取得資質後人才流失,260家建築企業被查

以前拿完企業資質,人才就可以遣散了,這幾乎是建築行業的通病。近期對企業資質的檢查越來越嚴,如果再有以上情況發生,後果將十分不妙,廣州市就是個例子。

取得資質後人才流失,260家建築企業被查

5月14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關於2018年度建築業企業資質“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的情況通報》,本次監督檢查共有210家企業未通過電子化核查,被列入整改名單;共有54家企業整改期限屆滿後仍不符合資質標準要求,撤回相應建築業企業資質並已辦理資質註銷。

文件中明確指出這些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1)取得資質後主要人員流失嚴重,有的已空無一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空殼”企業;

(2)不重視“三庫一平臺”的信息管理,企業或人員發生變化未及時更新完善平臺信息;

(3)企業資質申報中所列的主要人員與企業實際情況不符,人員長期不在崗,存在“掛靠”現象;

(4)個別企業電話失聯,無法與政府監管部門溝通。

歸根結底就是:人員不到位。

這種情況在以前或許還能矇混過關,現在再頂風作案,嚴查掛靠之下後果得掂量掂量了。

取得資質後人才流失,260家建築企業被查

另外,註銷問題證書之後要及時補位,要不然會被認定為註冊人員不足,進而被撤銷資質,這種現象不在少數。

資質管家提醒:

招聘全職人員是辦資質的最佳選擇,同時要選擇靠譜的代辦商進行合作,切勿輕信不法中介機構的虛假承諾,積極培育自有的資質經辦人員,自主管理、申報企業資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