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克艱,上集鎮鎮直小學先鋒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戰“疫”

——上集鎮鎮直小學教師全彥平戰“疫”不停學紀實

戰“疫”克艱,上集鎮鎮直小學先鋒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現在是7:30,孩子們該起床了,趕緊洗洗臉吃飯,8:30準時上網課”

“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儘量不要出門,勤洗手,多通風,適當鍛鍊,提高免疫力”。

“馬佳藝同學,今天的體溫測試表怎麼沒有填寫呢”?

……

這只是全彥平老師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工作的一個縮影。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全彥平老師身處平凡崗位,卻默默付出和奉獻,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而堅守著。

戰“疫”克艱,上集鎮鎮直小學先鋒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用奉獻彰顯教師本色

全彥平老師是淅川縣上集鎮鎮直小學五三班的班主任,由於疫情的影響,學校開始了“在線上課”這種新型學習方式。如何讓學生迅速適應這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全老師一直在苦苦思索。課前她做好聽課動員,確保同學們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她認真備課、觀看教學視頻、打磨課件、積極教研、精心設計自學導綱。課中她與群裡孩子們互動、與家長及時交流,時刻關注同學們的學習動態。課後合理安排作業、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傳達疫情信息……每天都重複這樣的工作,加班加點,熬到深夜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

學生的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發展,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如此。為了更好地讓孩子們寫好字,她對重點筆畫和難寫的字自己先對照字帖反覆揣摩、練習,然後做了詳細的講解視頻,孩子們看後感覺既直觀又親切,在全老師的鼓勵下,每天堅持認真練習一頁硬筆字,學生書寫有了很大進步。如今得語文者得高考,學生的閱讀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而閱讀興趣和習慣必須從小培養,作為班主任如何督促孩子們閱讀好課外書?全老師採用了遊戲闖關,點名朗誦,寫閱讀記錄卡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地孩子們讀書的積極性提高了,每天班級群裡讀書聲清脆悅耳,讀書筆記乾淨漂亮,很多學生還寫了讀書感悟在班級群裡分享。

學生的新課本到了,由於情況特殊,不能讓學生都聚集到學校來領書,學生們遍佈上集鎮各村,那怎麼辦呢?為了儘快把書發到學生手裡,她和老公又當起了“快遞員”。2月29日早晨7:00他們駕車按照先近後遠,劃片送書的辦法,用了1天時間,就把全班57位學生的書全部送到手裡。由於有些山村防控疫情卡點封堵,不能駕車通過,只能下車步行,硬是跑幾里路給學生送書。每到一家全老師都要詳細詢問學生的網課學習,疫情防控情況,並與家長溝通交流。他們回到家裡已是晚上九點多,全老師累得飯也沒吃,倒頭就睡。

此外,她還積極瞭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向學生傳達防控指示精神,積極發送疫情防控安全保護措施的文件,每天要求學生測量體溫,報送測量體溫圖片及數據,及時發現安全隱患,確保學生不受感染,為國家疫情防控大局工作作出最基本的貢獻。

戰“疫”克艱,上集鎮鎮直小學先鋒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用關愛詮釋師者仁心  

“在家不比在學校,沒辦法面對面溝通,在這段特殊的時期,如何指導家長和孩子們科學防疫,調整心態?作為班主任的她除了經常在群裡轉發一些文件外,還積極開展了很多主題活動,如:為疫情錄製加油小視頻,製作“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手抄報,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雷鋒精神 伴我成長”講故事比賽,手工作品DIY,親子小遊戲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孩子們的居家生活,增強了科學防疫的信心,也增進了親子感情。

由於班級有些孩子無法線上學習,她就用打電話和視頻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安排學習讀書任務,定期檢查。還有的家長打來求助電話,說孩子在家時間長了不願學習,鬧情緒,全老師就給孩子做悉心的引導,讓他們擺正心態,學會學習。

“親愛的孩子們:肆虐的“疫情”延遲了爸媽“掙錢養家”的行程,但也陪你們度過了當學生以來最長的寒假,是如此的溫馨,又如此的幸福,何以言表?愛要說,愛要做,爸媽們馬上要復工了,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用行動感謝他們為我們辛苦的付出和無私的愛!例如:深情的擁抱;牽著他們的手,相互凝視1分鐘;端杯熱茶;做一頓飯;洗一次鞋襪;洗一次腳……請用相機記錄下這感動的時刻,讓我們在感恩行動中,伴他們再次踏上征程;在回憶中,期待他們再次回家……”疫情當前,作為學生不能“一心只讀聖賢書 兩耳不聞窗外事”。2月22日晚19:00她在班級群裡給可愛的孩子們寫下了這一段話,她希望同學們能夠從小帶著感恩的心做人,處事,做“四有”新人,長大成為國家棟梁。

戰“疫”克艱,上集鎮鎮直小學先鋒行動系列報道(十一)

戰“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身處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但又不平凡的職業,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的使命,她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爭取早日取得這場防控戰“疫”的偉大勝利。

組稿:淅川縣上集鎮鎮直小學 溫文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