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為什麼不為了後代消滅強大的德川家康,反而始終對家康很客氣,臨終前還將他作為顧命五大家老之一?

AnitaSong


在這裡首先講到,德川家康一開始是作為織田細長的盟友,混入織田家的高層。在本能寺兵變之前,世界大勢已經基本定型。只要假以時日必能統一天下,可惜在這裡織田信長死於明智光秀的兵變。

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的關係是非常好,屬於惺惺相惜的感覺,藤吉郎(豐臣秀吉)也是對德川家康非常欣賞的,認為德川家康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在織田家,作為從平民成為織田家的重要家臣,豐臣秀吉的實力可謂不凡。從本質上講,豐臣秀吉肯定想要除掉德川家康。從現實來講,德川家康沒有給豐臣秀吉殺他的接口。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德川家康隱藏的是很深的,從少年作為人質,一步步成長過來,德川家康經歷過太多的一切,從岡崎的老家,到織田家重要的家臣,德川家康的閱歷增加了不少,也就城府了很多。在公開場合中,德川家康是臣服於風塵秀吉的,在內心,德川家康肯定不會屈服於豐臣秀吉。從出身來講,一個出身高貴,一個出身貧賤,一般在那個社會,豐臣秀吉有點像現在的暴發戶,雖然權力很大,也有一些人的鄙視。

豐臣秀吉之所以不殺德川家康,是為了籠絡織田家的人心,德川家康是織田家的盟友,得到織田家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德川家康能夠號召織田家的人,介於這一點,豐臣秀吉總要三思,因為豐臣秀吉是個聰明人。


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


這個原因我來說一下

首先是豐臣秀吉滅不了德川家康,他們曾經交手過,就是“小牧長久手合戰”,但那次豐臣秀吉吃了虧,德川家康則承襲著老烏龜的戰術,就是龜縮防守,不跟豐臣秀吉交戰。後來豐臣秀吉試探性進攻了進攻,結果進攻部隊被德川打了個防守反擊吃掉了。

觀察當時的形勢,豐臣秀吉還有日本東部的大片地區沒打下來,當時東部最強大的還不是德川家康,而是北條,所以為了能夠拿下北條,豐臣選擇了和德川和好。

實際上當時來說和德川結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北條因為實力很強,後來就和豐臣有些叫板了,而德川家康則始終沒有跟豐產秀吉叫板過。具體事情應該是北條攻佔了豐臣秀吉劃給真田家的地盤,這等於是挑戰了豐臣秀吉作為全日本老大的威嚴,不打的話豐臣秀吉老大的位子當然不好做了,不然以後誰聽你的?重點就在於,當時北條敢跟豐臣叫板,為啥?他們的如意算盤就是豐臣秀吉 有14萬軍隊,當時來說,東部的北條有6萬,德川3萬,伊達正宗那裡有2萬,加起來11萬,能跟豐產秀吉抗衡。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時豐臣秀吉選擇和德川家康結盟而不是滅了德川的原因了。首先是滅不了,其次是最大的敵人那會不是德川而是北條。

後來的小田原會戰也證明了當時豐臣秀吉的選擇是對的,豐臣秀吉出兵攻打北條,結果是德川和伊達正宗都加入到了豐臣秀吉的陣營,在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北條只能選擇了投降,結果北條被滅了。

至於後來的情況,就是德川裝孫子裝的太好了,畢竟他裝了一輩子的孫子,之前是給織田信長裝孫子,幹起老本行自然是駕輕就熟手到擒來的事情了。裝到了豐臣秀吉把他當最親密的朋友看待了。

之後豐臣秀吉野心膨脹,發動了朝鮮戰爭,那會就更不可能攻打德川家康了。而且那會豐臣秀吉已經到了晚年,判斷力也大不如前,再加上他晚年得子,在政治上的安排也出現了重大變化,給自己幼小的兒子做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殺掉了自己的養子(他看來最大的威脅)而德川等大的勢力(還有毛利、上衫等)自然在他眼裡就是仰仗的對象了。

當然,對於當事人來說,後面的事情他們是無法預測的,他們只能夠根據當時的情況作出最優的選擇,如果豐臣秀吉多活幾年德川也是不敢跳出來的,那會等到他的兒子成長了,自然德川也沒有機會,畢竟他兒子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小孩子,朝政大權基本是豐臣秀吉的老婆,他兒子的親孃組織的,一個被寵著的美女,沒啥政治頭腦,在關原大戰的時候該支持的沒支持,就釀成了後面的事情了。


老威觀史


歷史學家李明宇曾做個一個評價,在日本統一史上,織田信長相當於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相當於收麥子做餅的人,德川家康相當於吃餅的人。

(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從一個窮小子開始,最終站到了日本政治的最高舞臺上,就像中國的秦始皇結束了戰國亂世,統一了中國一樣。豐田秀吉也基本結束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實現了統一。然而,歷史竟然有驚人的相似,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二世而亡,豐臣秀吉的帝國,傳到第二世豐臣秀賴的時候,也被德川家康給取代。

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的狀態,又有點像三國時期司馬懿和曹操的狀態。很多人提出過一個問題,曹操當年就知道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絕不會“久居人下”,可是,他為什麼沒有殺掉司馬懿,以至於司馬懿與他的後代奪取了曹操的帝國呢?同樣的,當初本豐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對他兒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為什麼也不預先除掉德川家康呢?

說豐臣秀吉防備德川家康,是因為他生前並沒有給予德川家康很高的權力。而且,為了防備德川家康一枝獨大,把控權力,他還像咸豐皇帝做的那樣,把權力交給了很多人。

咸豐皇帝給年幼的同治選了八個顧命大臣。就算這樣,他還是害怕顧命大臣們擅權,因此,又把朝廷印璽交給慈安、慈禧兩宮,顧命大臣所有的政令,都要交給慈安和慈禧兩宮蓋章後,才能發出去。

豐臣秀吉也是一樣,他為只有5歲的幼子豐臣秀賴選了元老派的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又選了少壯派的石田三成等“五奉行”,這樣一共有10股勢力來管理國家事務。還沒完,除此外,豐臣秀吉再選了“三中老”3股勢力,以此來牽制以上的10股勢力。

(德川家康)

可以說,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比漢朝的時候,漢武帝所搞的“推恩令”還分散權力。在豐臣秀吉看來,就算德川家康的家族勢力有抬頭之勢,這麼多人分散權力,德川家康能獲得的權力也不過只有十三分之一,翻不起什麼浪子了。

但是,實際情況和豐臣秀吉想的完全不一樣。豐臣秀吉去世後,他所選定的那些大臣們,不是互相制約,而是為了爭奪權力,打了起來。畢竟豐臣秀賴很小,管不了事,他們當然要爭奪權力了。首先就是“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不滿“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雙方發生了關原合戰。結果,以石田三成為代表的“五奉行”,敗在以德川家康為代表的“五大老”手裡,石田三成被處死,“五奉行”解體。

在“五大老”和“五奉行”中,“五奉行”這些少壯派,實際上是豐臣秀吉的親信。豐臣秀吉正是用他們來制約“五大老”勢力的。現在“五奉行”解體,便意味著豐臣家族的勢力減弱,豐臣秀賴一個小屁孩,更加掌控不了“五大老”這樣一些大臣了。此事後,德川家康被朝廷封為徵夷大將軍的官位,實際上意味著德川家康已經掌控權力。再後來,又爆發了“方廣寺鐘銘事件”,德川家康家族與豐臣秀賴家族開戰,這就是有名的“大阪冬夏之戰”。這次大戰之後,豐臣秀賴和他的母親在大阪城內切腹自殺。整個日本的權力,由此徹底落入德川家康的手裡,日本迎來了德川家康的江戶時代。

這樣的結局,相信如果豐臣秀吉地下有知,他是怎麼也不願意看到的。

(豐臣秀賴劇照)

那麼,原本想得好好的政治體制,為什麼卻沒有按照豐臣秀吉設計的劇情往下演下去呢?

最根本的原因,是豐臣秀吉選了他這麼個5歲的兒子作為他的繼承人。

其實,在選豐臣秀賴之前,豐臣秀吉還是選過其他人當他的接班人的。由於豐臣秀吉和他的正妻寧寧不生育,與其他側室也沒生育,因此,豐臣秀吉早早就選定了寧寧的侄兒小早川秀秋為繼承人。但是,不久,他和側室生了個孩子,於是取消了小早川秀秋的繼承資格。沒想到這個孩子沒養活,死掉了。因此,豐臣秀吉又選了自己姐姐的兒子豐臣秀次為繼承人。然而不久,他的側室又為他生了豐臣秀賴。因此,他再一次奪了豐臣秀次的儲位,並且逼迫豐臣秀次切腹自殺。

豐臣秀吉經過這些一番折騰,不但嚴重地削弱了他豐臣家族的勢力,還讓他的妻妾們互相之間都產生了巨大的矛盾。再加上被選為繼承人的豐臣秀賴年幼,豐臣秀賴的母親淺井茶茶也不過是一介女流,又和豐臣秀吉的正妻寧寧等人有矛盾。這樣,豐臣秀吉的後人中,既勢力大減又沒有一個主心骨。最終,德川家康輕輕鬆鬆就奪取了豐臣秀吉後人的權力,豐臣秀吉為別人做了嫁衣。


張生全精彩歷史


因為在豐臣秀吉死之前,德川家康並不強大。

豐臣秀吉死的時候,豐臣家直屬領地超過600萬石,還控制著日本最大的兩個外貿港口堺和石山,這還沒有算上豐臣家的家臣福島、加藤、前田這些獨立大名的地盤。

而德川家的領地只有230萬石,而且德川的家臣也沒有獨立大名。

兩個比較,德川家完全就不是豐臣家的對手,德川家康聯合織田信秀在小牧長久手合戰佔了豐臣秀吉一點便宜,但要看到豐臣秀吉是帶了12萬大軍遠離老巢在德川家康的場子上待了整整一年,這財力和後勤能力絕對不是德川能比的,德川家康吐了血湊出6萬人馬卻只能守不能攻,因為只要主動出擊他的財政估計就得破產。所以豐臣秀吉撤軍後給了個臺階德川家康就順坡下驢了,否則豐臣家再來一次德川家就頂不住了。

在豐臣系統裡,德川家雖然是領地最大的大名,但基本上和前田、上杉、毛利等屬於同一檔次,離豐臣本家的實力還差的很遠。所以豐臣秀吉根本沒有拿德川家康當做特別大的威脅,尤其是老烏龜一向只當縮頭烏龜,從來不惹事,豐臣秀吉想找茬都找不到。

德川家的強大完全是在豐臣秀吉死了之後才發生的。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利用澱姬的政治白痴,以豐臣家臣的身份拉攏豐臣家的附屬獨立大名,成為豐臣家武將派的首領,同時挑動豐臣家的武將派和文官派的矛盾,成功挑動豐臣家的文官派和武官派的內訌,引發了關原之戰。關原之戰其實就是豐臣家的內戰,交戰雙方都是豐臣秀吉的手下,德川家的嫡系軍隊和鐵桿同盟基本都沒有出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利用豐臣武將派消滅了豐臣文官派,又削弱了武將派的實力,順手又將豐臣家的直屬領地削減大半,最終成功成為了日本實力最強的大名。而且德川家康後來在消滅豐臣家的時候也是進行了分化,只消滅了豐臣本家和死硬的豐臣附屬大名,但保留了大部分豐臣家的外圍大名甚至還給他們增加了領地,包括豐臣秀吉好友前田家、豐臣秀吉小舅子淺野家這些大名都在德川手下過的很不錯,前田家甚至是德川幕府時代最大的大名。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與無月一樣,對日本戰國史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無月,謝謝


豐臣秀吉坐上日本的關白寶座後,在日本全國大大小小的大名中,有一個大名,是最有實力與豐臣秀吉抗衡的,這個人就是德川家康。

一代梟雄織田信長殞命本能寺之變後,獲益最大的是兩個人。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是憑藉軍功一步步爬上來的草根軍閥,為人機智,善謀略,在得知織田信長死訊之後,第一時間從與毛利家戰爭的前線撤回,在撤離前還用計簽下和約,並逼迫毛利家臣切腹自殺。此後,擊敗明智光秀、以及織田家的幾支主要派系,最終問鼎天下。

德川家康,三河貴族,幼年在今川家為質,桶狹間合戰後,德川站到了織田信長的身邊,成為了織田最可靠的盟友。在戰國風雲變幻中,家康總能選擇正確的站隊,他早有大志,卻能一直隱忍不發。

豐臣秀吉不是不想消滅德川家康,是沒有能力消滅他。

日本的戰國時期,別看國家不大,箇中曲折一點不亞於美劇《權利的遊戲》。

秀吉只是憑藉實力使各大名順從,但大名仍是大名,並不是秀吉的私人部隊。德川家康的地盤也不小,盟友也很多。能夠讓家康選擇服從秀吉,已經是秀吉所能達到的最好程度了,兩個人誰都沒把握戰勝對方。

德川的實力有多強,從以下兩個事例可以看到。

秀吉成為關白後,為削弱各地大名實力,詔命各地大名參與修建大阪城,德川家康沒有參與。

秀吉狂妄無知,兩次發動朝鮮戰爭,幾乎所有的大名都奉命前往朝鮮前線,看穿此戰必敗的家康也沒有參與。

而以上兩件事例,秀吉都沒有懲罰家康。

秀吉沒想到自己死在了家康面前,臨死前,秀吉與其說是任命,不如說是拜託家康,請他照顧年幼的秀賴母子,請求他不要出手。

可是家康是出了名的老狐狸,秀吉死後,年輕的秀賴母子怎會是家康這政治老手的對手,最終德川家康開創了德川幕府,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家康的實力要比秀吉強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因為豐臣秀吉不會占卜、扶乩,他並不知道德川家康會顛覆豐臣政權。

在豐臣秀吉執政的時代,他不將德川家康視為必須除之而後快的理由至少有三個:

1,實力上無從挑戰豐臣本家,德川家在從三河和武田舊領轉封到“關東”之後,封地是相模國、伊豆國、武藏國、上野國大部、下野國小部、下總國、上總國,至關原之戰時,總石高數約為255萬7000石。

而豐臣政權中的“五大老”,上杉景勝為120萬石,前田利家為115萬石,毛利輝元為120萬石,宇喜多秀家為47萬4000石,看似德川家康一枝獨秀,但是要知道,豐臣本家的豐臣家直屬領地超過600萬石,還控制著日本最大的兩個外貿港口堺和石山,這還不計入分封出去的從屬家臣的領地,簡單地說,“豐臣本家”只需要將跟隨豐臣秀吉征戰的諸將,如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如水等人團結在旗下,哪怕是“五大佬”一同反叛也可以抗衡;

2,在信任度上,德川家康並不低,首先德川家康在織田信長時代即臣服於安土桃山體制之下,作為附庸大名長期有“長者之名”,另一方面,豐臣秀吉層層加碼地增加與德川家的姻親關係,包括自己的妹妹朝日姬(也稱旭姬)嫁給德川家康作為正妻繼室,德川家康的孫女千姬也遵循豐臣秀吉的遺願,嫁給了豐臣秀吉的兒子、繼承人豐臣秀賴為正妻,這種親緣關係也無以復加;

3,臨死前的權力結構安排上,實際上是決策與執行分離的路子,即“五大老”擁有輔助決策權,而“五奉行”則分別控制各方面的內政,在此條件下,就變成了大事“五大老”說了算,小事“五奉行”說了算,而在具體的執政中,到底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實際上是“五奉行”說了算的格局。

按照豐臣秀吉的構想,這樣一個相對完美的“分權牽制”的權力結構,至少能夠順利運作到自己的幼子豐臣秀賴成年,並得以主掌政權的時刻。

然而,德川家康作為更老奸巨猾的政治人物,敏銳地利用了“五大老”的身份,尤其是在地位最顯赫、親近的前田利家死去之後,他一直對豐臣家內部的“文治派”和“武斷派”的爭鬥推波助瀾,最終促成了“關原之戰”。

其實“關原之戰”的主力還真不是德川家,而是豐臣家自己的舊臣們,無論誰勝誰敗,都會面臨著處罰和轉封,也就是對豐臣秀吉設計的這個“靜態體制”的撕裂和破壞。

德川家康在消滅了石田三成,馴服了“五奉行”之後,實際上就已經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府主宰,豐臣政權已經傀儡化了,又通過不斷地轉封和蠶食,最後將豐臣政權的實力優勢也一步步推倒,等到大阪之戰時,已經是瓜熟蒂落,摘果子了。

所以,本質上講,真正幫助德川家康顛覆整個“豐臣秩序”的不是別人,而是豐臣秀吉自己,他想要實現權力傳承,自身的草根團隊卻並不配合,希望獲得更大的權柄,也就是“人心樂亂”,房子不塌是不可能的。


劉三解


日本戰國時代,大將軍沒落,二兄弟不合,大家都想進京勤王,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今川失敗了,將家康送給信長做兒伴,各自成年後,家康信長聯手擊敗了武田,助信長進京勤王,二人結為兒女親家,統一天下,各大名派送人質,不服的,發佈天下布武令!但是信長信神抑佛,最終被明智光秀殺死在本能寺

然後信長家族內亂,秀吉最終勝出,繼承信長實力,但是實力大減,為了日本統一,將家姐和母親質押給家康,聯手治理天下,因為傳統制度,秀吉非出於源平二家,做不了大將軍,只能由天皇特賜一姓豐臣,做到關白,當時情況,秀吉家康合則二利,分則天下重新四分!

然後征服不服,重新分配天下,將近在眼前功勞最大的家康分到遠離京畿的關東,從80萬擔大名變成300萬擔大名,而京畿附近都是秀吉家臣分封的大名,家康繼承人秀忠作為人質,然後大建大阪城以示和平,這個時候,可以說天下是秀吉的了,但是秀吉子孫調零,本來繼承人是他的侄子,可惜他晚年得子,為了兒子,令侄子剖腹,又讓各大名出兵朝鮮,消耗自己有生之力,在兒子還沒成長起來之時,自己掛掉了!家康逐步得勢,最終家將石田三成和家康之戰敗北,大阪城毀!

秀吉在初期試過家康實力,唯一的一次戰爭是小牧山長久手之戰,雙方實力,秀吉略勝一籌,但是天下未平,各自收兵,轉為合作!因為他們都是出自信長系,有共同的政治目的,秀吉通過他姐姐聯姻母親質押,又讓家康兒子過繼過來,可以說是唇亡齒寒的關係!到了秀賴出生,又迎娶將家康孫女!如果秀吉能等到秀賴長成,基本天下可定!秀吉的魅力還是大於家康的


浮沉大地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我第一次閱讀有關豐臣秀吉的相關歷史時,也想到了假如豐臣秀吉殺了德川家康,那麼豐臣氏就不會滅亡。而在歷史上,豐臣秀吉卻沒有這般,始終對德川家康敬重有加,並委以大任——而豐臣秀吉之所以這麼做,也是不得已為之啊,並非不想殺。我們可以看看不同時期下,秀吉的處境與德川的作為。

第一時期,豐臣秀吉取代織田信長,同時也繼承了他的雄心壯志:做統一日本的天下人,面對勁敵德川,他在統一日本的道路上只能善待重用德川。當秀吉在織田家族內部紛爭中取得實質控制權之後,他開始統一日本的步伐,而他前進中的一個巨大阻礙就是德川家康,如果德川不臣服於他,他的統一日本之夢將難以實現。為此,豐臣秀吉先是用兵,但與德川、信雄一戰中卻以失敗告終,最終通過外交手段制服了德川。面對德川,他在武力上不一定能戰勝德川,即便戰勝也必定會使自己喪失許多力量,那麼在將來征戰其他群雄的時候、必定會有所不利啊。因而在此時期,豐臣秀吉不得不親信,籠絡德川,以謀求天下統一。

第二個時期,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面對治國問題,不得不依靠德川家康。俗話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豐臣秀吉是打天下的好手,軍事上的天才,但治國理政上卻是差了一些,從其前期推行織田信長的治國策略,到後期治國的昏聵就可以一二。天下初定的前期,豐臣秀吉推行的一些英明政策都是延續織田信長的政策;後期,豐臣秀吉在治國方面就顯得昏聵無能了。由此可見豐臣秀吉在治國方面的欠缺。反觀德川家康,德川出生三河,把三河經營的有聲有色,之後被移居江戶(今天的東京),將荒蠻之地的江戶變成一片繁華之地,可見德川的治國理政能力。在天下初定的時候,急需要像德川這樣的治國能手才能穩定天下。於是豐臣秀吉不惜將自己的親姐嫁給德川,官至大納言,一切的籠絡手段,都是為了留住德川的心,不再反叛秀吉,好好治理秀吉的天下

第三個時期,日本國內逐漸太平,但隱隱中藏著憂患,作為天下人的秀吉逐漸老去,且日漸昏聵,做出了許多錯誤決斷,讓德川家康一次次躲避被殺的命運。秀吉自己並非不知道德川家康的謀逆萌芽,但日本國內的治理,秀吉又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才。對於德川,豐成秀吉是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

殺又殺不得,德川的江戶領地就佔了日本國內很大領地,一殺德川日本可能就會因江戶而再次大亂,就算不怕江戶大亂,天下人也會指責秀吉不任用賢能之人,殺掉為天下人負責的大納言——天下大亂,是秀吉最不希望看到的,至於天下人的指責,晚年的秀吉似乎也是不能揹負的。於是,秀吉就繼續運用自己的外交手段,不斷軟化德川,希望德川氏與豐臣氏的血脈相依,譬如將德川的兒子德川秀康認為養子,此時的秀吉希望通過親情的交融,讓德川可以一心效忠豐臣氏,但這個決定歷史證明是錯的——一個人的謀逆之心不會因為親情而消除。

晚年的秀吉發動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個錯誤戰爭:萬曆朝鮮戰爭(文祿慶長之役)。這一仗是日本侵華的根源,也是豐臣秀吉人生的重大拐點,自此一戰,豐臣氏的軍隊得到極大的消耗,而作為後備軍隊的德川軍隊基本上未受損失,這為日後西軍與東軍的關原之戰中西軍豐臣氏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豐臣秀吉自此身心俱疲,逐漸病入膏肓,面對日益強大的大納言德川家康,還有豐臣氏內部的矛盾,他已經是有心無力了,而德川也依然偽裝自己永遠忠誠豐臣氏的樣子,而擅長外交的秀吉在生前也沒能給德川家康致命一擊,直至死前也依然抱有德川家康忠誠於豐臣氏的幻想,讓他做五大老之一~就這樣,德川終於熬到了豐臣秀吉的死亡


歲七夸父


秀吉防範德川的手段是有的,而且有很多。大致分軟硬兩種手段。但總體來說,秀吉一直是個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傢伙。秀吉在鞏固自己家族統治力量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指定繼承人。他一直想要兒子,但秀瀨出生之時秀吉已經等不及他長大繼承自己的位置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掃清秀瀨身旁的潛在威脅,不如挑一個威脅最大的為己所用,至少求個平安。秀吉是政治家,他肯定明白如果找家康幫忙輔佐秀瀨,某種程度上你只能盼望秀瀨能活下來就不錯了。想要完全杜絕家康的野心?誰也沒這麼幼稚,大家都是道上混的。總而言之,作為一個並沒有實質解決大名間矛盾而是通過發動戰爭來轉移矛盾和政治斡旋和許諾緩和矛盾的秀吉政府,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專門對付家康。而三成是秀吉這一政治政策實施的核心人物,他必須時刻跟著秀吉參與各種事情的處理,而不是在封地厲兵秣馬地防範家康。做這些事情的大有人在,只不過關鍵時刻都反水了。秀吉與家康在小牧長久手時期實力水平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假使豐臣在西面做關白,家康在東面成立幕府,他們倆也是有實力彼此對立的。只是家康選擇臣服秀吉,有性格原因也有政治考量,算是和則兩立吧。

所以自小牧長久手以來家康的官位一直在上升,這不是偶然,而是秀吉的意思。人升官發財總得感謝提攜自己的人,而且秀吉和家康也是臉紅的時候少,畢竟秀吉崛起的時候,家康的意見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擊敗家康不如拉攏他,既能避免麻煩又能使輿論變得對自己有利。家康也樂不得圖個清淨,向東一點點進行自己未盡的事業。

秀吉把家康側室生的兒子結成秀康收為養子,一方面是當成人質進行政治脅迫,另一方面也是情感投資,秀吉不僅把他培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能力上遠勝過德川秀中的將才,甚至於到最後結成秀康在秀吉沒有達到任何實際目的的時候就被送回了家康家。可惜秀吉看錯了家康,至少在這件事上,秀吉輸了。因為秀吉認為家康對結成秀康多少應該有感情,看在父子的份上,家康是應該感激秀吉替他培養兒子的。秀吉政治手段高明的地方就是他有時會像劉備一樣賣你人情,在別人面前營造一個積極熱情的形象。

可是他的對手家康,可能是戰國時代最不會感情用事的人。他當初就沒把這兒子當回事。甚至於,他還認為結成秀康這樣一個孽種送到秀吉那裡當人質終於能夠起到一點點價值而慶幸。秀吉送他回來,他反倒會認為秀吉有翻臉的意思怕家康隔牆有耳不得已送回來,這讓他沒了面子。所以結成秀康的一生也是個悲劇。還有:臨死前逼家康寫保證書

再有就是硬手段了。如果說結成秀康當人質這種事算軟硬兼施,那麼石田三成,這個硬脖子,說是秀吉最後一道防線也差不多了。他的作用是家康想要奠定自己的王朝需要掃清的最大的一塊石頭。至於這塊石頭為什麼沒有攔住家康,就兩條1.石田三成有實權沒兵權,就是個大總管。關原之戰之前在大阪被幾家軍隊富二代堵的滿城亂竄。2.這人把周圍人都得罪遍了,無論敵友一概無腦黑。想想看,你關鍵時刻會不會幫一個嘴賤當著領導罵你打你小報告的人?所以說關原之戰,勝負早就註定。一方是為了一個死去的關白正名的義勇軍,小混混,另一方面是討伐石田三成的加藤黨和三河遠江—以家康同志為中心—聯軍。所謂打仗就是這樣:你目的越明確,越容易贏。你說我打架的目的是對抗所有可能對秀瀨公造成威脅的人,和擊敗以石田三成島清輿一夥反革命集團,哪個目的明確?即使西軍贏了這局,三河遠江你去不去?宜將剩勇追窮寇你去不去?奧州也幫忙了你去不去打?打不動,遲早也是個輸。這個問題轉化成秀吉守成防範家康的問題,結果也是一樣的:根本贏不了。但是,秀吉也做了很多事情,只是失敗了。

話說到結成秀康,我夾帶點私貨。這是我所欣賞的一個人。出身不高,他娘連側室都談不上,也就是家康一時孤獨找了家養的洗頭小妹,孩子生出來還是後宮爭鬥劇家康一時被築山夫人擠兌拉了個偏架,這才活了下來。剛生下來他爹說他臉長得像條魚……後來作為人質,在秀吉那裡得到了父親的溫暖,發誓保衛自己義父的兒子。可惜被秀吉送回親夫家康那裡天天坐冷板凳,三成在被軍二代圍追堵截放學別走的好聲音中迷失,被秀康所救,寶刀贈總管,發誓用繩命保衛國家正統秀瀨公。


豌豆娛樂前線


秀吉之所以不殺家康主要是因為他殺不了或者說是不能殺。

第一,家康軍事實力雄厚,特別是在和信長聯軍一起消滅了武田家以後,大肆收買原武田家臣、國人眾,組建了一支屬於德川的赤備部隊一井伊赤備。家康本人也是軍略過人在與秀吉的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大敗秀吉,原織田家大將池田恆興、森長可也死在了家康軍的手裡。

第二,家康得人心,與柴田勝家不同。家康在三河威望頗重,而且領民、國人眾也對家康十分忠心(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秀吉一定把家康移封到關東的原因)家臣團大多是譜代家臣比如酒井忠次、本多忠勝、本多正信等人,所以家臣團十分團結,而勝家之所以敗給秀吉也是跟身邊有太多二五仔有關係(比如某犬)。

第三,家康特別會來事,小牧長久手之戰後,家康並沒有德意忘形,反而主動接受秀吉的和議,還割讓了伊勢等地盤給秀吉,也讓秀吉沒理由殺他。

第四,天意。就在秀吉在小牧長久手之戰後準備再次討伐家康的時候發生了著名的天正大地震,震區主要在秀吉地盤一帶,於是秀吉悲劇了不僅軍用物資付之一炬,而且還要調配物資、人員來救災。也要失去了消滅家康的最好機會。

第五,人望。家康在投靠秀吉後,表面上十分忠心,還多次營救過不少在秀吉晚年處罰的大名,拉攏了豐臣家上下人心。逼得秀吉不得不任命家康為五大老之首,實在是除了家康之外,再無壓服豐臣家上下的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