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就被淘汰?砸錢=成功?受傷的只能是中國足球!

末位就被淘汰?砸錢=成功?受傷的只能是中國足球!

廣州恆大5-0大勝天津權健,賽後眾多恆大球迷紛紛歡慶,球隊更衣室裡球員們歡坐一堂,唯獨只有郜林卻有些實心渙散。當晚他在微博上發表一張圖片,聲稱稱自己心已累。隨後社交媒體內容被刪,這件事最終被傳出,是因為郜林替補出場,沒能分得獎金所致。

末位就被淘汰?砸錢=成功?受傷的只能是中國足球!

為了刺激球員的狀態,恆大俱樂部實行了“末位零獎金制”。這就意味著恆大自行組建的一個技術評估小組,通過數據對出場球員進行技術評定,評分排在最後一位的球員獎無緣這場比賽的獎金分成。這樣的數據評定辦法出臺之後,瞬間引起了眾人的關注,這種方法是否科學有效?能否真正體現反應出一名球員在場上的真實情況呢?

末位就被淘汰?砸錢=成功?受傷的只能是中國足球!

據廣州恆大俱樂部相關人士透露,郜林之所以評分差,是因為他在場上有效跑動數值低,因此才無緣了獎金。試想如果為了刷這一數據,運動員可以在場上肆無忌憚的奔跑,但如果一味刷個人數據而忽略場上局勢,這難道不是更可怕的一件事嗎?如果這樣的評審制度一直延續下去,恆大隊無論輸贏每一場比賽都會有人遭殃。即便是球隊再度大勝,也會有人心情失落,影響個人情緒和競技狀態。這樣的做法勢必會給一些球員帶來負面影響,久而久之破壞球隊氛圍,影響團隊和諧發展。

末位就被淘汰?砸錢=成功?受傷的只能是中國足球!

另外廣州恆大作為國內最為成功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很多措施方法都較為新穎。歷來他們傾向用“錢”來做文章,贏球就發放高額獎金,輸球卻要罰錢。現如今贏球之後若被評定小組認定表現最差,就將面臨無緣獎金的尷尬境地。恆大屢奪中超冠軍,又先後登上亞冠之巔,難道他們的成功與砸錢管理之間有必然關係麼?顯然這並不成對等關係。

一個成熟的俱樂部,會啟用一些措施針對球員場上和場下的表現進行約束管理。並且會想方設法激勵球員們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然而一旦出現情況就只想著與錢相關聯,很容易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但中國足球高薪聘請多位洋帥,卻依舊不見世界盃希望。恆大這種用錢管理的機制,向中超和中國足球傳遞了一個錯誤的價值觀——錢能搞定一切!有錢對於投資商和俱樂部固然是有利的,但若認為用“好”錢這個殺手鐧,就能成為出色的管理者,變成王者之師。這種觀念的存在,絕對會給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