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絲瓜長到食指大小就枯萎了?

老殼


您好,我看了您發的問題以及圖片,您這是屬於陽臺絲瓜種植後期搭理不到位造成的。陽臺種植絲瓜有些注意事項,請您參考一下。


陽臺種絲瓜需要找一個大的容器,容器的體積和深度越大越好。應保證至少15釐米的土壤厚度和10升以上的土壤容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後期絲瓜的發展。然後找到合適的土壤,加入些肥料混合拌好,或直接購買營養土,因為容器空間有限,所以土壤中加入些肥料能給絲瓜提供非常多的養分。


需要的空間

絲瓜種植和其他蔬菜不同的是,它需要爬各種藤,必須在陽臺上絲瓜爬藤的牽引規劃。因為陽臺構造的不同,所以您可以自己隨意規劃,只要絲瓜有爬藤的地方就可以。還要注意保持光線和通風,這尤其重要。


平時日常的打理

01 絲瓜喜歡充足的光照,每天需要8小時以上的陽光。耐高溫,怕極寒,生長溫度28度左右最好,最低溫度不應低於12度,高溫不缺水肥依然可以旺盛生長,需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氣候乾燥時每隔一天澆水一次,夏季氣溫較高時早晚各澆水一次。

02 絲瓜主幹長到差不多50釐米時,排土夯實一次,高70釐米時,再排土夯實一次,將蔓盤放在土面上,並移走側蔓。修剪通常在下午好的時候進行,如果發現快要開花時,就要開始搭建支架了,把絲瓜的藤蔓指引到支架上,隔大約20釐米的距離用繩子綁起來固定它。

03 絲瓜結果實的時候側面藤蔓應該全部移除。如果側蔓太多,在發育後期,應根據葉間無重疊遮光的原則,適當去除黃葉和老葉。最好是在生長期間實時去除卷鬚、大部分雄花和發育不良的瓜。必要時可以進行人工授粉,通常在下午5-6點取合適的雄花進行授粉。

04 絲瓜結瓜前每10天撒一次有機肥,共撒兩次,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施肥,不要只撒氮肥。結出瓜以後每週施有機肥一次,14天左右就可收穫絲瓜。這時,花冠開始枯萎,瓜皮顏色開始加深,抱著抱著感覺有彈性。如果你需要保留種子,你可以在收割前等待皮膚變黃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需要諮詢的直接留言。


互聯網工匠小李


在農村種植絲瓜的人越來越多,以前在農村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絲瓜”能吃,直到後來才知道這也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蔬菜,在這之前我們幾乎都會讓絲瓜自己長成熟,也就是自然的在絲瓜秧上長到沒有水分,並且採摘下來晃一晃可以聽到裡面種子“呼啦”“呼啦”的響聲就可以用來做成刷鍋的工具了。


想必很多農村的朋友們在小時候都沒少用過吧,用來刷鍋刷碗還不傷手,而且還不損壞鍋底,這就是絲瓜在以前的用處,直到今天現在還有很多人一直在使用。

但是種植絲瓜和絲瓜在前期和後期的生長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就比如問題中“絲瓜剛長出來的時候就枯萎掉落了”還有如何種植以及如何管理來講一講。


“絲瓜”

絲瓜和黃瓜的外形非常相似,這種植物在現在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種植業,在我們村就有很多的農戶以種植絲瓜來增加收入,再一個就是這種植物的產出率也非常高。

絲瓜對於生長的環境和土壤要求不是太高,但是在種植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第一就是對於種子的處理,由於絲瓜種子的外殼比較堅硬,外皮顏色是黑色的,因此在種植之前一定要對種子進行浸泡處理,泡至種子的外表有一層白色的薄膜脫落以後就可以種植了。



種植絲瓜種一般不需要育苗,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把種子點播到土壤裡,然後蓋上一層黑色的薄膜,大概1個星期左右就可以露出萌芽。


“絲瓜向至拇指大小脫落的因素以及防治的方法”

絲瓜在掛果的階段要特別注意管理,那麼造成脫落的原因一般是因為其根部缺水,或者是由於前期的一些灰黴病害影響的,要知道如果缺水的話那麼剛結出的小絲瓜就會出現枯萎的跡象,嚴重的時候就會造成掉落。

再一個就是灰黴病的現象,一般這種病害前期就會出現在葉子的背面出現斑點,嚴重的時候根部就會有慢慢腐爛的跡象,如果根部腐爛就會導致絲瓜秧吸收養分跟不上,從而剛長出來的小絲瓜就會出現脫落。



綜上所述:

絲瓜脫落基本上是因為病害導致營養不良,只要我們及時施肥加以管理就會減少這種病害現象的發生率。


紀錄鄉土


絲瓜比較好生存,給人感覺有土有水有陽光就能種活。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陽臺上面種上幾棵,在盆裡弄點土,往上面扔幾粒籽,搭幾根架子就開始種了。不僅可以有絲瓜吃,還可以欣賞花朵,還可以打發時間。不過想要種好絲瓜也要用點心思,好好打理一下。

一、為什麼絲瓜長到食指大小就枯萎了?

看了一下你的絲瓜,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健康的,花朵、葉子以及瓜藤都長得很好,應該不是肥料不足引起的。葉子的葉片也比較完整,沒有看到有被蟲子咬過的痕跡,應該沒有病蟲害。那可能是這三個問題引起的:授粉不完整、土壤比較硬、種的太多太擁擠。

二、要怎麼辦才能讓陽臺的絲瓜長好

1、授粉不完整,長的瓜質量有缺陷

很多人種花也不會特別注意花朵要去授粉,一般都是種在那邊就好了,而且也不知道怎麼去看雄花還是雌花,看到開了很多花就以為能夠長出很多的絲瓜。

我奶奶種絲瓜就是這樣,扔幾粒籽就沒有去打理她,絲瓜後面能長的好的沒幾個。看了你圖片中絲瓜攀爬的位置,是在防護網外面,你看下是不是開花之後沒去管它,讓它自己開花結果,如果是這樣,就有可能是授粉的原因。

陽臺比較高的話飛上去的昆蟲也比較少,只能通過風吹來完成。風吹的粉有個缺點,就是會很少,你的絲瓜開始是長了,後面因為質量不好很快就會掉了。你可以自己把雄花摘下來,把粉抹到雌花上面,幫助授粉,這個可以讓你的絲瓜不會那麼小就開始掉了。

2、土壤比較硬不透氣

種在陽臺上的絲瓜,土都是裝在盆子裡或者泡沫箱裡面,土會比較少,種下去之後也不會經常去給它翻一翻土,加上平時的澆水,土很快就會變得很硬,根在裡面不透氣,結的瓜也就會容易掉。

可以拿一把小鏟子,輕輕的把土翻一翻,要小心一點,不要把根翻斷了。翻的時候可以從外面往裡面慢慢的翻,也可以把土挖出來放到旁邊拍細一點,然後把土裝回去就可以了。翻土的時候可以順便看下絲瓜的根正不正常。

3、種的太多太擁擠

種在陽臺空間本來就會比較小,和外面的露天種植相比透氣這方面就會差一些。很大一部分時間絲瓜都會被房子擋住,太陽能照到的時間也變少了,加上葉子太多太密,很多地方都照不到,這個也會讓絲瓜還沒長大就掉了。

要把一些不要的枝葉掐掉,想新長出來很多葉子還有須都可以不要。葉子長的很密的也要把它掐掉,特別是要結瓜的地方不要被擋到。花也不需要很多,一棵絲瓜植株保證能長出4-6個瓜就行了,把長的花摘掉,後面結出來的瓜不好的也可以掐掉。

總結:

絲瓜長的很小就掉了,應該就是我上面說的,授粉、土壤、空間不足引起的。看下是不是有這些情況,對照下平時種的絲瓜有沒有這方面的管理,沒有的話改善一下就可以了。我個人認為就是這三個方面出現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鄉村米粒


你好!農村老俗話來說說絲瓜種植的話題。絲瓜是我們生活之中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根據好多農戶反應,自己種植的絲瓜長到食指大小就枯萎了,這是在絲瓜生長期間收到溫度,溼度,病蟲害的影響,想要保證其產量和品質必須做好各個時期的管理。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絲瓜如何管理可以保證高產量和高品質。

首先是絲瓜的播種育苗,選擇營養豐富的基質作為苗床,應該選擇避風、光照充足的地塊作為苗床,然後配合農家肥進行混合,保證其養分比較充足即可,這樣播種之後對於出苗率是非常有幫助,而且在播種之前要噴施一些營養液,然後進行播種,覆蓋薄塑料膜即可。

同時播種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春季進行,因為這個季節的溫度開始有所回升,種子要先浸種,然後放置到通風之處晾乾,最後放置到溫箱之中進行催芽,待種子露出白色部位的時候即可播種,播種之後要進行噴施水分,保證基質比較溼潤,這樣有助於提高出苗率。

待絲瓜長出兩片真葉的時候要進行移栽,最好選擇在晴朗的上午,並且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暴曬,對土壤做好消毒工作,同時還要施一些有機肥來提高土壤肥力,移栽絲瓜的時候一定要帶土進行,千萬不要傷害到根系,不然會影響到成活率。


一般一畝地栽培五百株絲瓜即可,過密栽培的話會導致植株之間通風條件較差,從而影響植株生長髮育。

絲瓜一般都是直立生長,這樣有助於養分的運輸,待絲瓜長到十五釐米左右的時候要為其搭架,選擇竹竿或者鋼絲即可,棚架一定要做好穩固效果,一定要能承受住大風天氣和絲瓜的重量。

絲瓜生長速度是非常快,要定期的進行引蔓,保證其生長比較健壯,這樣對於管理和採摘都是非常方便。在引蔓的同時還有做好摘除副梢工作,這樣有助於集中養分促進絲瓜植株生長。

同時絲瓜生長期間的水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在絲瓜前期的時候要有充足的氮肥促進其植株生長,待開始進入結果期的時候要停止氮肥的時候,加大鉀肥的磷肥的使用量,有助於促進絲瓜坐果率和品質。澆水的話根據植株的生長勢進行澆水即可,澆水量一定要控制好,不然很容易出現積水問題,造成植株根系吸收養分困難。



絲瓜的結果能力是非常強,如果管理好的話一般三天左右即可採摘一次,最好選擇在上午進行,使用剪刀摘果,千萬不要用手使勁拉扯,不然傷口是非常難癒合。

絲瓜這種蔬菜種植起來也是非常簡單,只要把該補充的養分做好,就不會出現食指大小就枯萎的現象。以上就是農村老俗話對絲瓜種植的一些看法,有不同見解的老師和果農可以交流反饋。


農村老俗話


絲瓜枯萎病的危害症狀:

1、絲瓜苗期發病症狀:子葉先變黃,莖部或莖基部變褐縊縮成立枯狀。2、絲瓜成株發病症狀:主要發生在開花結瓜後,先是中午有部分葉片萎蔫下垂,似缺水狀,早晚恢復,後萎蔫葉片不斷增多,逐漸遍及全株,整株枯死。主蔓基部縱裂,縱切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溼度大時,病部表面現白色或粉紅色黴狀物。有時病部溢出少許琥珀色膠質物。

絲瓜枯萎病的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1、絲瓜枯萎病的病原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帶菌有機肥中越冬,成為初侵染源。病原從根部傷口或根毛侵入。播種帶菌的種子出苗後即可染病。地上部的重複侵染主要通過整枝或綁蔓引起的傷口侵入。

2、絲瓜枯萎病的病原發育和侵染適溫24~25℃。高溫有利於該病的發生和擴展,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易發病。

3、絲瓜秧苗老化、連作、有機肥不腐熟、土壤過分乾旱或質地黏重的酸性土,是引起枯萎病發生的主要條件。

絲瓜枯萎病如何防治?絲瓜枯萎病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絲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選種抗(耐)病品種和早熟品種種植。

2、與非瓜類作物實行5年以上的輪作。

3、種子消毒或包衣。

①浸種種子可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再催芽播種;也可用50%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浸種30~40分鐘。

②用種子重量0.2%~0.3%的40%拌種雙粉荊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③種子包衣。用0.3%~0.5%的種衣劑9號或10號進行包衣。

絲瓜枯萎病如何防治?絲瓜枯萎病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4、採用營養缽育苗,移栽時用雙多懸浮劑(西瓜重茬劑)300~350倍液灌穴,每穴0.5kg,每畝用藥1千克;對直播的在播種和絲瓜5~6片真葉時分別灌雙多懸浮劑600~700倍液,每穴灌對好的藥液0.5kg,每畝兩次用藥1千克。

5、在絲瓜坐瓜後,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藥液灌根防治。藥劑可用: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60%防黴寶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6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50倍液,隔10天再灌1次,連續2~3次。






辰溪顧加城


選用抗(耐)病品種和早熟品種。

(2)與非瓜類作物進行5年以上輪作。

共4張

絲瓜枯萎病

(3)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在土壤中添加0.5%的s—H添加劑(稻殼、蔗渣、蝦殼粉等加尿素、過磷酸鈣、硝酸鉀製成),可減少枯萎病發生。對酸性土壤應施用消石灰,每667平方米/100~150kg把土壤pH調到中性。

(4)種子消毒或包衣。

①浸種種子可用40%福爾馬林15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再催芽播種;也可用50%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浸種30~40分鐘。

②用種子重量0.2%~0.3%的40%拌種雙粉荊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③種子包衣。用0.3%~0.5%的種衣劑9號或10號進行包衣。

(5)採用營養缽育苗,移栽時用雙多懸浮劑(西瓜重茬劑)300~350倍液灌穴,每穴0.5kg,每667平方米用藥1kg;對直播的在播種和絲瓜5~6片真葉時分別灌雙多懸浮劑600~700倍液,每穴灌對好的藥液0.5kg,每667平方米兩次用藥1kg。

(6)坐瓜後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除採用上述藥劑外,還可選用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60%防黴寶超微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12.5%增效多菌靈濃可溶劑200~300倍液、6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5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100毫升,隔10天再灌一次,連續防治2~3次。對枯萎病一定要早防、早治,否則效果不明顯。此外,於定植後開始噴灑液體法生產的細胞分裂素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共噴3~4次,可明顯提高抗性,如能加入0.2%磷酸二氫鉀或0.5%尿素或噴灑噴施寶每毫升加水11~12升、植寶素7500倍液、惠滿豐活性液肥,每667平方米400~500毫升,對水400~500倍液,也可噴灑促豐寶600~800倍液。

苦瓜專用砧木絲瓜新品種蓉砧

(7)絲瓜枯萎病發生重的地區或田塊,提倡選用雲南黑籽南瓜或南砧1號做砧木,用適合當地的優良絲瓜品種做接穗進行嫁接。嫁接苗對枯萎病防效達90%以上。方法參見西葫蘆枯萎病。採用靠接或插接法,進行嫁接後置於塑料棚中保溫、保溼,白天控溫28℃,夜間15℃,相對溼度90%左右,經半個月成活後,轉為正常管理


雁北小土人


造成絲瓜枯萎的原因很多,比如缺水、病害、肥害等等。根據絲瓜的生長特性看,絲瓜的根系發達,適宜土壤深厚、質地疏鬆的沙壤土中生長,由於您是種植在花盆中,絲瓜的根系生長必定受影響,容易導致缺水枯萎。

絲瓜的吸肥能力強,耐肥耐旱,如果施肥過多造成的枯萎,可以用水多澆幾次,稀釋濃度,減輕肥害


村上車車


這是因為你的絲瓜種植的密度過大所致,一棵絲瓜秧最少應該有0.8平方米的空間把絲瓜的主蔓打尖,留2-3條子蔓(根據空間定),當子蔓長出3-5片葉子時就可以了,你陽臺才那麼點地方,陽光不夠


當歸小二


假如只是絲瓜的雌花(小絲瓜)蔫了,整株絲瓜藤還是好的的話,那是因為沒有授粉,再過一段時間,雄花多了,天氣晴好後,就會好起來,不是什麼病。


南雜北貨鄉品


如果水和肥都做得很好,苗勢長相很好,應該是沒有授上粉,要做人工授粉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