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思想形態的不一樣,會帶來很多方面觀念的不一樣,農村和城市就是最明顯的寫照。現在正值春節,拿農民和城市人對過年的態度來說吧,對農民來講過年意味著團聚,所以各行各業,就算是活兒不幹,錢少掙,也要停下來,抽時間回農村老家看一看,見一見老家人,待上幾天,可城市人就不這麼想了,城市人過慣了早九晚五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一個短暫的假期,最想的事情就是到外地去看一看,就算是出不去了,也要到商場裡狠狠購物消費一番,至於說團聚的氛圍,則要比農村弱化多了。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同樣的差異還體現在城市人和農村人對子女的態度是,一直到現在,農民還是“養兒防老”的堅定支持者,農民不會像城市人一樣,想著子女靠不住,要給自己存點養老的本錢,農民哪怕到了六七十歲,只要子女有需要了,還是會義無反顧的把打工種地的那點所得拿出來,能頂多大事算多大事。不過伴隨著農村娶妻難,“少奶奶”增多,農村“不孝子”也逐漸的多了起來。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眼看已經老眼昏花,不能打工掙錢了,但是子女終年不在身邊的農村老人比比皆是,有人說這是因為農村老人手裡沒養老金本,不能按月拿錢,再加上老了不能打工了,年輕人覺得伺候他們對自己也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就不願意伺候了。這樣說其實也有點片面,因為在農村,有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

第1種農民:事兒少又閒不住的老人

人到了老年,雖然說對外不能出去打工掙錢,幫著兒子兒媳分擔壓力,對內不能扛著鋤頭到田地裡幹活,但這不意味著人到了老年就沒任何的價值了。村裡就有不少的老人雖然身體不怎麼好,但是格外的閒不住,把家裡的院子裡裡外外慢慢打算的井井有條,乾乾淨淨,把屋子裡的犄角旮旯裡邊都收拾的妥妥當當。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不僅如此,有些農民還很有智慧,知道兒女自有兒女的難處,所以不管是家裡有什麼事兒,一般也不發表意見,說白了有點“裝聾作啞”,除了吃飽飯頤養天年之外,不多摻和家裡的事兒。別看老人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活兒,但起碼讓兒媳兒子出去打工的時候,心裡沒什麼牽絆,隨時回到農村老家了,家裡邊也不會荒草落葉一片,給人很淒涼的感覺。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第2種老人:拎得清,明事理的老人

農村“兄弟盼著兄弟窮”現象時有發生,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有親兄弟關係不如陌生人,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千奇百怪,但一定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家裡的父母一般都拎不清利害,該由父母出面緩和矛盾的時候,沒能起到該有的作用。有些農村老人罔顧事實,在生活上一味地偏袒家中的一個子女,哪怕其他子女掏心掏肺也看不到,最終導致原本孝順的子女也看不下去,走到了孝順的另一面。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相反,有些老人大事小事都能分得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管是分家產還是讓子女間相處的時候,都一視同仁,從來不輕易要求子女為自己做什麼,也不亂花子女的錢。真是子女間因為金錢出現矛盾了,也能站出來當個和事佬,這樣的老人子女一般打心眼裡都很尊重,自然也很受歡迎。

第3種老人:不針對兒媳的老人

不敢城市還是農村,婆媳似乎都是個無解的問題,好在城市婆媳不在一起住,見不著面,矛盾自然也會少一點,農村可就不這樣了。不過說婆媳無解也不對,因為農村有些家庭當中,婆媳相處得也不錯,秘訣其實就一點,那就是婆婆不要拿著看外人的心態來看兒媳,兒媳買個衣服,貴一點就貴一點,只要不是天天買,兒媳吃點零食就吃點零食,畢竟農村現在窮的揭不開鍋的家庭已經找不到了。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再說伺候孫子這事兒,農村老人雖然沒義務幫忙,但如果身體還算硬朗,幫著帶帶就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想著在城市買房,本身確實忙得不可開交而且壓力巨大,這時候作為老人的,不說經濟上分擔了,能幫一點算是一點吧,也算是盡心了。如果農村老人都能做到這些,試問還有哪個兒媳婦兒子不孝順的呢?

農村“不孝子”多?這3種農民,能不能掙錢,都受歡迎,但願有你

以上就是不管能不能打工掙錢,都會很受歡迎的3種農村老人了,如果你剛好在這其中,那麼恭喜,您是這個家庭當中的模範,也會為後世子孫立下榜樣,如果您做的還不夠還,也可以趁早修正下。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