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一個分水嶺,也是一個政局十分動盪的時期,這個時期各國開始爭霸,有合作也有對抗,為的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各個諸侯國之間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企圖吞併他國,成為一代霸主。

防禦和進攻成為兩個國家間必不可少的戰略,為了保障國家的安全,防禦系統也就應運而生,所以才有了長城。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長城的來源及作用

有吞併戰爭便會有防禦,那建築防禦體系便隨著戰爭的出現應運而生,一般我們便將這個系統稱為長城。

但是長城這個詞兒並不是特指萬里長城,而是泛指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所建立的防禦系統。

"長城"其實在各個朝代有不同的稱呼,長城這個稱呼是到了現代社會才有的,像是楚國叫"方城",齊國叫"巨防",明代叫"邊垣"。即使到了現代社會,學者也沒有對長城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專家根據其構成,作用,形式等方面做出分析,也得到了不同的名詞解釋。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比如羅哲文在《長城》一書中指:

“長城是由烽火臺和列城等單體建築發展起來的。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臺,或是連續不斷的防禦城堡,而後用城牆把他們聯繫起來,便成了長城。"

在《中國長城史》中則認為:

“長城是古代邊境禦敵的軍事工程,系以土、石,磚壘築的連續性高的城牆。"

這算是對長城比較系統全面的一個認知。

關於長城的起源,有人認為是起源於夏商時期的奴隸社會甚至是更早時期的原始社會,他們已經有了安全意識,在他們管轄的邊境地區就已經有了防禦措施,像防禦的院牆,便是最早的長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斷,為了擴大自己的疆域,便會討伐入侵各國,而反入侵的方式便是這個防禦系統。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在長城面前,戰馬受阻,騎兵無法馳騁,難以奔殺,為了御外而築長城,這是長城產生的外部原因。除了外部原因,長城的產生還有其內部原因,長城的出現與井田制的廢除有關。

齊長城的建設

齊長城修建於殺伐不斷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是個分裂的時代,有分裂便會有人想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的目的便是掠奪財富,競相征伐,而修建齊長城的原因便是用來防禦魯國的,這和當時齊國所處的國際環境有關,齊桓公爭霸的時候自然不必說,那個時候的齊國自然是無人能與之爭鋒,但是花無百日紅,齊桓公之後的齊國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光彩。

齊國最大的敵人便是晉國,而魯國和莒國也投靠了晉國,所以齊國面臨最大的敵人便是周邊離得最近的魯國和莒國,而晉國衰落之後,兩國又牆頭草倒向了吳國。

戰國時期,楚國成了後起之秀,除此之外便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後期秦國又成為了強國,所以到了戰國時期的齊國便更衰落,面對這樣的危機,齊國雖然鬥志下降,但是防禦卻是必然的,即使是在最強盛的齊桓公成為霸主的時期,也要有這樣的防禦系統,所以齊長城就是這樣修建起來的。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但是它從東到西貫穿了大半個山東省,這樣巨大的工程也並非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修建是階段性的。

在《山東周代的齊國長城》中有這樣的論述:

所謂齊國長城,應該分為兩部分:最初一段在西,絕大部分專為防魯而設,建於春秋時期;以後繼續向東展修直到濱海的一大段,專以防楚,則在戰國時期。"

所以這項巨大的軍事工程,其實是貫穿了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一整段歷史的。

齊長城的修建年代,一般認為始建於春秋時期。

《史記·楚世家》記載:

"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 東至海, 西至濟州千餘里 以備楚。"

《竹書紀年》 中則出現齊威王 "築防,以為長城" 的記載。"

最早的長城,大致在齊桓公時期就開始修建,最終完成在齊宣王時期。

齊長城也因此成為齊國重要的國防防禦戰線,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重要的地位。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整段齊長城的走向比較蜿蜒,途徑了山東的泰安,歷程,萊蕪,章丘,諸城等十八個縣市區,一直到青島的黃島入海口,跨了一千餘座山峰,充分利用其山脊線的優勢,修建在陡峭險峻的地方,就地取材避免了運送石料的麻煩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更利於達到防禦的目的,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系統

齊國的戰略地位

齊國在齊桓公的經營下成為了春秋霸主,自此後逐漸衰落,也就不斷面臨巨大危機,這個時候齊長城開始漸漸走上歷史舞臺,它作為重要的戰略防禦要地發揮了巨大作用。

這段長城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齊國和晉國、吳國兩國之間的恩恩怨怨。

齊國和晉國的和睦源於郄克出使齊國。

郄克,我們在《左傳。鞌之戰》中比較熟悉。

"郄克傷於矢,流血及屢,未絕鼓音。"

他作為使臣出使齊國得到了齊國不公正的待遇,因為自己的殘疾被齊國人所笑話,郄克受辱也成為齊晉兩國矛盾衝突的轉折點。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齊國悍然發兵伐魯,魯求救於晉,晉出兵援魯,也成為二軍交戰的一個契機。

此後齊晉兩國經歷了一段比較和平的時期,而後來晉越相約伐齊,這便是齊長城修建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個時候的晉國已經逐漸變成強國,而齊國卻逐漸衰落,為了更好防禦其進攻,所以進行了齊長城的修建工作,這個時候的齊長城主要用來防禦晉國和越國,所以在西邊,起到了很好的防禦作用,除了晉國,趙國也曾討伐齊國,而齊長城的存在便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護著齊國。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勢力就是這麼此起彼伏,吳國勢力開始強大起來,也不斷與齊國發生衝突。

哀公十年"公會吳伐齊。"

哀公十一年"齊國書帥師及吳戰於艾陵,齊師敗績。"

這與吳國爭霸的野心是分不開的,吳國要想爭霸北上,首先需要攻克的便是齊魯兩國,此外還有越國伐齊等等。

這些戰爭,齊長城均作為戰略防禦要地,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像是章丘和萊蕪段的錦陽關,是軍事要塞,所以這裡修建了城堡抵禦敵軍,另外在咸豐時期,為了抵禦捻軍,這個要塞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齊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通過齊長城的歷史,我們更為深入的瞭解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以及齊長城作為戰略要地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從齊長城的建設,探析齊長城重要的戰略地位

雖然現在的齊長城已經經歷了2500多年的滄桑,可那段歲月最為悽慘,也最為悲情。

戰爭與殺伐,戰火與硝煙。

更多的時候,長居於和平時代的我們,雖然早已無法真切的感知當時修建齊長城的困難,可終究,這段歷史值得我們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