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坚不摧的责任担当,凝聚强大能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国梦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然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叫做责任感的东西正悄无声息的从我们身边慢慢流逝,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冷漠。作为孩子第一任且永不退休的老师——父母,却不怎么如何教育孩子,作为失败教育产物的他们仍然处在教子的蒙昧时代。

在当今社会中,有多少教育者成为“辛苦的失败者”,在慌乱中茫然,在茫然中盲目,因繁杂而厌烦,因厌烦而平庸。我们从道德理想时代进入了社会理想时代,就要让社会人尽其责、物尽其用。然而,在作为启蒙,作为根基和最大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实施者,父母却没有从小正确引导、教育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只关注学科成绩,忽略健全人格的培养;溺爱孩子,满足孩子所有要求……越来越多病态的家庭教育养育出的孩子不仅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反而连基本自控都没有。于是,这些孩子学不会担当负责,学不会控制自己的责任行为,又可能继续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恶性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

即使有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影响力,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他们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生命的代价,却是一场又一场无意义的战斗。不懂也不学习科学家庭教育的父母,一定会受到反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因为孩子是将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的家庭教育更值得注重,这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求。

现实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责任丧失使我们的责任教育变得刻不容缓。即使不能完全否认我们在道德上已经取得的效果,但也必须指出:社会公德失落、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混乱、生态观念淡漠却是不争的事实。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

责任商数,是自我责任行为的掌控能力,也称“责商”RQ(Responsibility Quotient),它是个体掌握责任能力的简称,是个体体现社会人格方面的一种掌控自我行为及情绪的能力。责商有两个外延,一是展示才能,创造价值;二是约束行为,遵守规范。责商可以决定和转化智商,情商和逆境商。如果用木桶来比喻:责商是木桶的桶底板,智商、情商、执行力商数、创造力商数、逆境商数等等就是木桶的一块块墙板。

“责任”二字虽然古老而人们广为认知,回答的仅仅是“是什么?”。“责商”二字则回答了“为什么?”,包括“为什么负责任?”,“为什么不负责任?”。“责任管理”则回答了“怎么样?”,“怎么样系统地担当责任达到个体、群体和组织目标?”,就是如何让个体、群体和组织掌控好责任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内科专家马渝根教授早在十多年前就明确指出:“责商乃万商之魂,现代的青少年都需要从小到大持续接受责商家庭教育,这是父母亲不可推卸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