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安江確實是一個好地方,說起這個地名可能你一點也不清楚,但聊聊袁老和他的雜交水稻,你就明白了,這裡是中國雜交水稻的發源地。

(目前租的地方條件有限,廚房太窄,以及食材的缺失,少了粗粉)

安江從五代時置硤洲開始,稱硤洲新城,宋熙宗年間(1068——1077年)改置安江寨,元襲舊制。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改為安江堡,又名雙巖城,後裁堡置安江巡檢司。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裁安江巡檢司,置安江驛,後改為安江塘,復置安江鎮。民國改元,廢裡分區設鄉,安江鎮是禮字區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11月1日,建立安江鎮人民政府。

我對安江的印象來自於兒時父親帶我回雪峰山裡的老家,那一年下著鵝毛大雪,我們要去江對岸,每天中午需要在大沙坪坐渡船過沅江,那個年代的渡船是很原始的那種,需要人力划槳,再然後時代發展,在江對岸修了馬路,後續渡船也就沒了。


這個渡船的地方,很容易讓我想到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也是有這麼一個白塔,有這麼一個老人和一條黃狗,當然翠翠,大家就不要想了。

以前在碼頭,有吊腳樓,我走訪過一些做粉的師傅,這個幹挑粉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別的地方粗是細的,而我們這裡的是粗的,而且是幹挑。

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大部分都是從勞動人民的經驗中而來。

在古時這裡是商賈之地,不遠處的黔陽,下游的洪江,上游的鳳凰,一起在這大湘西地區,為來往客商提供落腳之地,西出清水江(這就到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走就到了湘東平原和洞庭湖。

這裡的氣候,水稻,以及船靠岸需要很大的力氣牽引,粗粉,幹挑,可以吃飽以及快速。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於是就有了今天的安江干挑粉。

米粉依然需要泡發: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我做的這碗牛肉乾挑粉(缺少了粗粉,這個粉不好弄),牛肉挑裡脊肉,切成小塊。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有一些配料,如:幹辣椒,八角,生薑,冰糖,花椒等。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先用寬油過一下牛肉,然後再炒,需要放鹽,老抽,蠔油,老抽是因為需要過色。

倒入水,大火燒開,然後小火燜三個小時。

接下來的蔥花和香菜,少不了,底料就只需要鹽,醬油,胡椒粉。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將米粉在燒開的水中過一次,倒入碗中,一定需要一勺熬製的牛肉湯: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然後攪拌30秒,均勻一些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最後食用之,是:

做一碗好吃的牛肉乾挑粉,一週也不算太長

安江干挑粉,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辣椒油和粗粉,這裡缺了一個粗粉,不過辣椒油的熬製,特別是這種特殊的辣椒味和牛肉味融合,產生的味道和色澤,我想,這就是我這一生最舒心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