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一部《切尔诺贝利》带人们回到了1986年的那个灾害现场,一些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传闻又反复被人提了起来。


切尔诺贝利的老鼠真的和狗一样大!”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变异巨鼠真不存在


1986年4月26日清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泄漏,辐射尘遮天蔽日,几乎弥漫整个欧洲。


人们开始仓皇逃离,事故后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


整个切尔诺贝利,空无一人,成为没有人敢踏入的禁区。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科学家曾说这附近几千年不能住人,可三十多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周边的人口却一直保持正增长。


在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废弃村庄Steshchyna,那里有许多爬满了植物的房子、商店和图书馆。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科瓦伦科家就住在这里,她还有几个七八十岁的邻居。


尽管这里缺乏便利设施,但科瓦伦科还是在4年前带着女儿们收拾好所有的东西,穿越乌克兰数百公里来到这个距离切尔诺贝利只有几十公里的禁区。


她经常和自己的两个十几岁的女儿在后院踢足球,家里的狗和小鸡也欢快地参与着,仿佛这里是个世外桃源。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也许这里是有潜在的危险,但辐射不会像子弹一样,立刻杀死我们,生活在辐射中比生活在战争中要好得多。”


事实上现在的切尔诺贝利经过修复和改善后,已经开放一定的区域供人们参观,而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废土之下,竟像乐园一般生机盎然。


许多来切尔诺贝利旅游的人们,也是希望在这片废土乐园中,看到在外面世界濒危的物种,当然一米长的耗子和五条腿的狼是肯定看不到的。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切尔诺贝利池塘里的鲶鱼又大又多,每当游客问起是不是因为变异了才长得这么壮,导游都会指指池塘上飘着的面包屑。“每天吃那么多能不胖吗?”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禁区里的树木比魔幻电影里长得还要茂盛,因为没有人类涉足,里面的野生动物开始疯狂繁殖。


这儿狼的密度甚至比美国黄石公园还要高,我们学着狼嚎叫,没想到山顶上的小狼崽们听到后马上朝我们对吼起来。”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专家玛丽娜.斯科芙利亚说道。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甚至一些外面世界的濒危物种,在切尔诺贝利都生活得很好。


普氏原羚马是数量远远少于大熊猫的濒危物种,1988年,乌克兰动物学家因为发现切尔诺贝利鲜有人类活动,于是尝试性地在这释放了30只。


结果这些马儿在切尔诺贝利生活得很好,并没有收到辐射的影响,正常繁殖的它们,数量也翻倍增长。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2016年,禁区内的乌克兰部分被国家政府宣布为放射性和环境生物圈保护区。


这里广泛分布着棕熊、野牛、普氏原羚、200多种鸟类和其他动物。


许多人不禁感叹:曾经这是一片废土,如今却成为了一些人们和动物的乐园


切尔诺贝利成为了现实中的废土乐园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人类和所谓的文明世界,比核辐射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