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吃過飯了,突然接到朋友電話,請去飯店吃飯,就去了。眼見一桌子好菜,吃不下呀,勉強夾幾筷,肚子就生氣。

肚子就那麼大,裝滿那些了,就裝不下這些。人心也如此。

人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別聽人這麼一說,咱就美得找不著北。胸懷比天空更寬闊的人,指的是站得高、看得遠、底氣足、踩得實的人。這樣的人當如鳳毛麟角。

很多人的胸懷別說是比不得天空,當然也不敢說就如蛙見的那一小片天,但頂多也就是幾鋪炕那麼大的,還是傻綴著幾朵雲的一片天。

本來就不大的胸懷,裝了這個裝那個,還淨裝沒用的,所剩的空間就小得可憐了,再想裝有用的,就裝不下了。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胸懷不是天生就大的,你得先讓自己變“大”,胸懷自然而然也就大了。

自身變“大”,不是銀行裡有多少存款,不是事業做多高,不是企業做多大。如果心中只裝著錢或權,胸懷反而會隨著多、高和大變得越來越小。

要想自身變“大”,有再多的錢,都視為身外之物,再高的職務都視為工作的附加,再大的企業都視為勤奮的獎章。

要想自身變“大”,得開開門出去走走,看許多的景,閱無數的人,然後取景之長,在心裡建造一方只屬於自己的景,再取人之長,在心裡打造一個站直了的自己。

要想自身變“大”,得關上門好好讀讀,看許多的書,識許多的人,懂許多的理,然後在心裡寫一寫自己的書,可以長篇、中篇或短篇。不必感人,只求感動自己。感人易,感己難。

要想自身變“大”,得打開窗,遠看天上白雲朵朵,近看鄰家炊煙裊裊;遠知白雲的純淨和高遠,近知煙火的瑣碎和平常。然後關上窗,用純淨和高遠做佐料,烹調瑣碎和平常,再喝一口由雞毛蒜皮釀造的老酒,咂咂聲中,日子悠遠而切近,高雅而日常,濃烈而素淡。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要想自身變“大”,得點上燈,細細想,三省吾身,“信、忠、習”三項缺一不可,都天天落實著,就吃得飽,睡得香,就體胖了,就心寬了。

要想自身變“大”,得持一念:善。善待世間一切:親的、疏的、近的、遠的、善的、醜的、生的、死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一山一水、一丘一陵、一獸一鳥。

眾生平等,眾生生而是緣,死當都無憾。己生不必為他生,但必當己生不妨礙他生。生生相息,你的眼中才有無盡的繁華,心中也盛得下無窮的錦繡。

要想自身變“大”,不必了卻平生事,只須盡人事,聽天命。所有的承擔都是命中定,我們只是承擔,擔了,才會放下;沒有擔,何來放下?

擔了,就直起腰擔;擔了,就邁開步走。擔著走了,有朝一日放下了,命運也就被你安安穩穩地放到了前面或高處。前面和高處一定有別於後面或低處的景,不一樣的景就開闊不一樣的心境。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要想自身變“大”,還得先清除心中的塊壘,把心熨平,這樣的心才有彈性,才能裝得下各色的人、各樣的物、各種的事,才能不被人事物的稜角硌疼。

要想自身變“大”,還得將心中的慾望分分類,該留下的留下,該丟掉的丟掉。如果心被慾望填得滿滿的,就像人剛吃飽了,再好的宴席上,也只能“望宴興嘆”。

人說,飯要七分飽。其實,慾望的滿足也應是“七分飽”,就是適可而止。不要讓慾望成為剎車失靈的車,只顧往前跑了,想歇歇時才發現,根本停不住。

慾望有時是你的朋友,它激勵你奮進,而有時又是你的敵人,它會以朋友的身份一步步地將你引向深淵。所以,既不要當慾望的朋友,也不當它的敵人。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慾望的滿足也要“七分飽”

要讓慾望成為正途上的服務區,你開車走啊走啊,服務區到了,你吃飽,加滿油,這個服務區就永遠留在你旅途的回憶處。

千萬別走歪道,歪道上有黑店,你進去了,油可能被摻了水,飯裡有可能被下了毒,或直接將你做成了包子,你的日子就了結在了黑店中。或許你勉強打著了火,可跑不了幾米就得拋錨。

正途有慾望,歪道有陷阱。但正途中慾望的服務區也不會少,你得在需要時才去滿足,否則,見到慾望就奔過去,撐死就是結局。

所以,要想不被撐死,就少些慾望。少些慾望,心就空出一些地兒。空出的地兒裡,你就種些花,栽些樹,心就永遠美著綠的,美著的心才能為世間的一小朵野花駐足;綠著的心才能凝眸一棵小草的執著。

當你的心肯為一朵花一棵草彎腰低頭,你再昂起頭,天會更高;你再低下頭,地會更廣,你的心也會裝得下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