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於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春遊龍溪山

于都縣城東南二十五華里的固院龍口村,有一座古老的寺院龍溪山,俗稱龍口庵。她不但以佛教勝地吸引著十方的善信香客,而且以她秀麗的景色,傳奇的故事予觀光旅遊者以賞心悅目和留連忘返的遊興。

龍溪山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水松竹。從龍口壩內通往龍溪古剎的一條石階曲徑,兩旁挺立的青松,在山風的吹拂下婆娑起舞。將折轉“石靈洞”時,猛聽得曄嘩的水聲。向右望去,只見龍溪小河的溪水從“神仙陂”奔流而下。潭上浪花飛,銀光四射。這便是“神仙作陂”龍溪奇景之一。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據傳龍溪古剎的開山祖天圓師,在龍口村王家財主當牧童時,村裡要在此修建一座水陂。由於天圓師在財主家過於操勞,到工地做工時總是睡覺。其中有人故意留下兩個缺口要他在收工時完成。誰知人們前腳剛走,天圓師後腳就跟上來了。眾人問他作好沒有,天圓師說:“你們作好的沖掉了,我作的還在。”人們趕去一看,果然如此,“神仙陂”便以此得名。至今尚見兩塊大岩石立在水陂上。現在人們已在上游修建了一座“大山裡水庫”,既控制了水位,又調節了水源。

過了“神仙陂”,兩旁岩石千奇百怪,有的如蛤蟆,有的似虎豹,有的像雄獅,令人驚歎不止。

不遠就是“石靈洞”,洞長三華里左右,直通“石子背水庫”。出口處有一個數丈深的腳盆塢,解放前有不少人藏於裡面躲避抓壯丁。轉過大灣,沿著石拱橋便到了柯樹灣,只見一棵百年大柯樹挺立一旁。前面數十步遠有塊路標,上書“左龍溪山,右大山裡”。過了柯樹灣,山越登越高,景色越來越奇。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現著一幅絕妙的風景畫。

走到半嶺,只見人們正在籌建一座風雨亭,以便遊人香客棲身休息。據說當年天圓師作好水陂後,村民知道他是個異人,便問他有何要求,天圓師答道:“我只需你們一件衣衫大的地方。”說完,便帶領村民登上龍溪山頂,脫下衣衫往山下一拋,把整個龍口村全蓋住了。眾村民趕忙向他求情,才把地盤縮到半嶺,這就是後人傳說的“半嶺遮天”。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從半嶺的迂迴曲徑,踏上古人砌鋪的石階路向上攀登,龍溪古剎漸漸呈現在眼前:圍牆外,一片翠綠的竹林高聳挺立,有的如仙鶴獨立,有的像蒼龍騰空,有的酷似猿臂舒伸,在微微的清風吹拂下搖曳生姿,這是龍溪山的又一奇景“寺苑修竹”。

龍溪古剎,就座落在這深綠色的山林中。那古色古香的飛簷垂瓦,畫棟雕樑,金鎖窗戶,朱漆殿門,經過整修更顯得雄偉壯觀。抬頭暸望,峰巒重迭,雲霧繚繞;低頭俯視,古剎倒映在殿前一泓波光粼粼的水田中,猶如一座海市蜃樓。庭院中,各種花卉散發出陣陣馨香,沁人肺腑。側耳聆聽,“鏘鏘”的鐘聲,像天涯沉雷,久久迴盪在山谷間。

據《雩都縣誌》載:龍溪古剎為明成化年間天圓師創建,曾一度設龍溪書院於此,邑人兩廣僉事袁慶祥及其從孫袁淳(袁淳為袁慶雲之孫、袁時之子,編者注)先後在此讀書。至民國二十八年法蓮師父住持以後,始大大規模整修,使荒廢已久的古寺重振容顏,一些頻於滅跡的鐫刻也煥然一新。

寺院建築宏偉,大雄寶殿聳立在正中,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建築藝術。右邊為觀音大殿,兩旁樓柱浮畫的飛龍好似騰雲駕霧。殿內泥塑金觀音苦薩,邃眼微閉,幾座蓬萊仙閣漂浮在雲海裡。觀音菩薩出外傳教時的百衲衣,彷彿被風徐徐吹動。正中一朵大蓮花,由八朵小蓮花團團圍繞,本叱蓋財站立左右兩旁,仙鶴長唳鼓翼相隨。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正殿門楣大書“龍溪山”三字,兩旁對聯寫道:“龍立高山扶持佛子精修志,溪流清水洗滌眾生雜念心”。寥寥二十餘字,將龍溪山奧妙神奇濃縮於此,耐人尋味。

大雄寶殿前堂內,彌陀佛塑像兩眼半閉,面帶微笑,半尺闊的大嘴微合著,兩隻肥碩的大耳朵垂至肩膀,雙手平放在盤著的大腿上。他心安理得篤篤定定的神情,不禁惹人發笑。左右兩旁是使人望而生畏,神色威嚴的十八羅漢。他們手持武器,豎眉睜眼,齜牙咧嘴,躍躍欲試。乍一看,好像立刻會從牆上跳下來。牆壁後是神態莊嚴,瞪著銅鈴般大眼睛的韋馱菩薩。兩旁對聯寫道:“菩薩生天善伏魔,將軍立地能成佛”。後接“天一堂”,正中為容貌端莊,體態安祥的釋迦牟尼佛像,左右為地藏觀音菩薩,稍前為天圓祖師手持佛拂。諸多不同姿勢的座像,系用整塊樟木精雕細刻而成。工藝逼真,形象動人。兩牆浮畫著二十四位諸天,有的面帶笑容,合掌盤坐;有的口中念念

有詞,慢條斯理數著頭頸上的佛珠;有的威風凜凜,揚眉睜眼。真是千姿百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寺裡那用三百多斤生鐵鑄就的古剎佛鐘,懸掛在大雄寶殿右邊的殿樑上,與懸架在大殿左邊的佛鼓相互對稱。一槌下去,洪亮的鐘聲震撼四方,方圓數十里內都可以清晰聽到。禪堂前堆放著諸多碑刻經書,最聞名的是前清舉人、贛南教育界知名人士周蔚先生撰寫的《龍溪山記》碑刻。可惜在“文革”時被毀,殘缺不全,令人遺憾。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龍溪山為于都重點佛教古寺,是贛南佛教聖地之一,不僅聞名省內,而且在香港也負聲譽。香港大與山昂平村波般佛林參德師,就是從龍溪古剎出去的佛門弟子。她曾多次回龍溪山拜望她的皈依恩師,現在龍溪山住持法蓮師父。每次回來學佛取經,並把帶回的經典廣為傳播。

走出寶殿,佇立龍溪山前,飽覽這山林景色,怡然自得。俯瞰山下,只見那樹圍水繞的龍口村莊,分佈散落在無數縱橫交錯的阡陌間,農田水塘,星羅棋佈。舉目遠眺,“果盒寨”猶如一面佛鼓面向龍溪山脈;左邊生龍山脈群峰陡立,蜿蜒連綿,尖峰突起處,人們稱之為佛鐘。古剎右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山谷間還有玲瓏剔透的石岩溶洞,上面生長著無數悟覺般的勁松。瞻仰後嶺,巍峨的龍溪山峰高入雲霄。龍溪古剎就像一顆燦爛多彩的寶珠鑲嵌在這絢麗多彩的山水畫圖中。

在這春暖花開,風和日麗的季節,一簇簇,一叢叢,紅彤彤的杜鵑花和五彩繽紛數不盡的植物花,點綴在綠草松柏林中,把龍溪山裝扮得更加鮮豔奪目,婀娜多姿。望著這仙境般的風光,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前人說過的一句話:天下名山僧佔多。

一九九四年春於潭頭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作者:吳志強,選自《常融大師與龍溪山》)

春遊龍溪山

位於于都縣城東南二十五華里的梓山鎮境內有一座風景名勝,它叫龍溪山。也許是在古代的某一個時期曾在這裡建過縣城的緣故,我對這座名山很是嚮往。

我的好友王學偉老師就住在龍溪山山下的龍口村裡,他生前曾多次邀請我去遊覽龍溪山。因那時還在職上班而無法抽空成行,現在想一想王老師已經去世,沒有和他一道遊覽龍溪山,實在是一件遺憾之事。

陽春三月的一天,局老年體協決定組織退休職工去遊覽龍溪山,這總算了卻了我多年的心願,我想王老師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龍溪山古剎,約建於明朝的成化年間(公元1465年—1487年),清朝康熙庚子(1720年)重修。一座保留了五百多年的古廟,至今香火旺盛,自然讓我想前去遊覽。

我原來想龍溪山位於偏僻的大山之中,路肯定不好走。其實不然,這條山路卻是非常好走,我們租用的公交汽車可以沿著盤山公路一直行駛到山上的古剎門前。

我們一下車,我就被一座巨大的山門所吸引。走近一看兩旁是一副地名聯:“龍立高山扶持佛子精修志,溪流清水洗滌眾生雜念心。”門首書有“龍溪古剎”四個大字,筆鋒蒼勁雄渾,格外耀眼。漂亮的山門為這座名山增色不少,也引起了我們三十二名同事的極大興趣。

儘管這時天空還在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不影響大家觀賞名山的熱情。大家不願意進寺廟裡暫別風雨,紛紛舉著雨傘四處奔波,生怕錯過漂亮的美景。我也是一手舉傘,一手舉著相機咔嚓咔嚓地拍過不停。

龍溪山為本縣東南鄉的風景名勝一點也不遜色,我舉目四望,山上峰巒疊翠,古木參天。甘甜的溪水,讓我飽嘗大自然恩賜的甘露。我俯瞰山下,農田村舍,樓臺亭榭,清晰可辨。彎曲的傍山公路更增添名山的氣勢磅礴,好一派綺麗的南國風光。

在寺院的一側牆壁上,我看見了王學偉老師為龍溪山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佳作《重修龍溪山記》,該佳作將與名山一道永存。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在山上,我聽到了美麗的傳說:該山的始祖天圓大師,原來是一個在龍口村王家財主的牧童。當年村裡修一座水陂,村民都忙著挑石填土,惟有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小牧童卻躲藏在樹蔭下睡大覺。大家對此感到不解,收工時,就特意留下兩個大缺口讓他補填。誰知,大家剛一離開,他就很快也趕上回村的村民。於是,眾人都責怪他為何不去修陂,他卻輕描淡寫地說:“我已經把缺口填補上了。”村民們不信,紛紛返回去觀看,果然,兩塊大巨石把缺口堵的嚴嚴實實。這時,村民們再也不敢小瞧這位小牧童了。還特意把這水陂命名為“神仙陂”,並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說:“我只要你們一塊衣服大的地方安個家。”說完就登上龍溪山,脫下衣服往空中一拋,竟把整個龍溪山全籠罩住了。村民們驚呆了,紛紛向他求情,他才把地盤縮小到現在的半嶺上,並在山上修建了龍口庵,終於成了龍溪山古剎的開山祖。

「方誌于都」春遊龍溪山(二篇)


為了尋找當年的“神仙陂”傳說的真偽,我下山時,還特地步行到龍口水庫去察看了一番哩。

雨後的龍溪山,空氣格外格外清新。盛開的桃花和梨花,更加增添了這裡春天的氣息和美景。我陶醉在大自然中,真實地美景定格在我的相機裡,以便於隨時都可以瀏覽。

在回程的車上,我還不時地回頭觀看雄偉壯觀的龍溪山,我還會再回來的。(

選自搜狐博客作者:新長征路上的老漢

(供稿:于都縣志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