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餐叉劃桌子。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今年十二月,懸疑片《誤殺》作為為數不多出了口碑的電影之一,妥妥的為陳思誠的春節賀年檔打好了鋪墊。

在看完了這部國產《誤殺》後,小編又去看了印度原版《瞞天過海誤殺記》,因為聽說結局不一樣。

但不得不說的是,國產版在各個方面確實都高過印度原版。

一、演員

飾演父親的肖央明顯比印度男主更加接地氣。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無論是在面對誤殺後的處理,還是高強度的警局盤問現場,應該慌張的地方,能看出他的拼命掩飾。應該鎮定自若的地方,帶著篤定沒有猶豫。

而譚卓飾演的母親與被侵犯的女兒,將恐懼的感覺演繹出壓抑。

陳沖飾演的素察母親代表著無良權貴對普世大眾的冷漠:我的兒子手破皮了是大事,別人的孫子的眼睛就只值10萬。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這些,比起原版中盲目的一身自信和正氣,確實顯得更加有真情實感。

二、場景

原版和翻拍的拍攝地,分別在印度和泰國,都是陽光四射的地方。

但國產版經過調色,灰藍色調與懸疑的主題更加貼切。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自然也沒有印度特色的華麗配樂,讓人容易出戏。

三、線索

陳思誠在整部電影的各種畫面中埋下了許多的小細節。

比如男主其實猜到素察被埋時沒死。在看泰拳的時候,他跟旁邊的人解釋了“吞舌”,他還看過電影《活埋》。這點在男主在佛塔下與素察父母解釋一致“不想女兒再次受到傷害”。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比如大女兒在夏令營時,老師講解了那個國王的故事,國王殺死親生父親時不知情,暗指女兒打暈素察是誤殺,後來國王處死養母是知情的,暗指男主任由素察悶死是蓄意。

以及全劇最細思極恐的地方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有個畫面是小女兒用叉子在桌子上來回劃,發出刺耳的聲音,母親和大女兒都沒在意,只有男主阻止了。那是小女兒在模仿被活埋的素察在棺材裡拼命抓板子的聲音。

電影后面出現了男主更換屍體掩埋地點的鏡頭,他對挖出來的屍體的狀態和棺材板上的血手印沒有驚訝。因為他猜到了,並且執意報復素察致死。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四、結局

如果說《誤殺》的結局,僅僅是男主自首。那這樣的故事還不如印度原版《瞞天過海》的一身正氣,讓觀眾們來的暢快。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但如果說,彩蛋與電影開頭的部分相互結合,暗示出的結局才是導演真正想表達出的含義。

那這樣的故事結局安排,一定是讓電影更深一層含義的點睛之筆。

男主的自首代表了大眾的弱點——善良、軟弱、好騙。即使聰明,他也沒有清楚的意識到贖罪的自首其實是素察夫婦報復的開始。


《誤殺》最細思極恐的畫面,是小女兒吃飯的時候用叉子劃桌子


《誤殺》開頭即結局,男主被報復,進了監獄被素察夫婦用同樣的方式害死在棺材中,旁邊躺著的已經死了的人是準備接應他越獄的人,也暗示當初幫過男主的人後來都會遭到清算。

沒有真正的誰輸誰贏,邪惡或正義,這樣的結局安排,絕對能讓觀眾們體會心底深處的深深寒意。

正如臺詞“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有的父母是父母,而有的父母……

(圖片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