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淵晚年生活得如何?

歐媚媚


李淵在打天下時,所依靠的最主要力量,就是自己的三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相比於外人而言,自己的親兒子自然是李淵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在最高權力面前,親情往往也會顯得不足為道,所以,為防止某個兒子實力過強而對自己造成威脅,李淵在讓李建當太子的同時,還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李淵的本意,是希望有人能夠制約太子李建成的權力,因為李建成作為未來皇帝的繼承人,本身就擁有強大的政治班底,加上他和齊王李元吉的關係又非常密切,他們聯合在一起,李淵自然會有所擔心。因為,當年隋文帝楊堅就是在立楊廣當太子後,隨著楊廣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就莫名其妙的死掉,李淵不得不防。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開始全力扶持李世民,不僅讓他掌管軍權,還允許他在自己的府上開設文學館,收攬四方人才,並由此招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當時文學館與秦王府相結合,儼然形成一個獨立於大唐政府之外的小政府機構,並和太子的東宮形成東西兩宮並立的局面。



大家知道,皇族親王廣交賓客,自古以來就是政治大忌,因為你作為一個親王,卻廣泛招納天下人才到自己府中效力,這是想幹嘛?所以,在當時的背景下,李淵允許李世民這樣幹,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擁有牽制太子的能力。

因為,既然李建成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太子黨勢力,就必須得讓一個人牽制他。否則,太子一旦想提前接班,李淵就只能提前退休。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李世民趁機發展壯大起自己的勢力,並開始對太子之位蠢蠢欲動。

在玄武門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早已經是劍撥弩張,雙方暗地裡已經爭鬥過好幾次,並且,在李世民決定發動玄武門時,其實有人提前向李淵稟告過李世民的一些不尋常的舉動,但是,李淵卻擔心這可能是太子李建成故意陷害李世民,所以並沒有放在心上。

於是,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入朝經過玄武門時,趁機發動政變將兩人射殺,並趁勢對太子東宮進行圍攻。此時,李淵正在宮內的海池上划船,李世民便讓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予,徑直闖進來逼李淵退位。

眼看宮廷的整個局面已被李世民控制,為避免自己也被殺害,李淵果斷將國家的軍政大權全部讓給李世民,三天後,李淵又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下詔曰:“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三個月後,李淵正式向天下頒佈詔書,將皇帝位傳給太子李世民,自稱太上皇。李世民作為回報,仍然讓李淵居住在大內皇宮正殿——太極殿,他自己則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也算是他給李淵保留的最後一份尊榮。

李淵在太極殿居住了快三年,直到貞觀三年,他才從太極宮遷出,搬到了大安宮,李世民則正式入主太極殿。總的來說,在李淵晚年的9年時間裡,他和李世民的關係比較冷淡,雖然說在物質生活上,李世民並沒有虧待李淵,都是按照太上皇的標準供應。

但是,在人生自由上,李淵顯然是處處受到制約。最開始在太極殿的三年,李淵幾乎是被軟禁,畢竟當時李世民剛登基,而李淵作為大唐開國皇帝,在朝中還有很多自己的勢力,尤其是一些身居高位的老臣,包括名將李靖和李績都是持中立態度,所以李世民只能將李淵徹底“宿衛”起來,讓他不得與外界有聯繫。



後來,等到貞觀三年,李淵搬到大安宮,鑑於李世民已經徹底掌控朝政,而且大唐比較重要的軍政職位都已由李世民自己的嫡系所擔任後,他對李淵的監視開始有所放鬆,可以允許他參加一些宴會,這其中最出名的宴會,就是李靖滅掉東突厥後,大唐舉國同慶,李淵和李世民把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都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

宴會上,李淵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而李世民則親自為其伴舞,父子倆其樂融融,好不愉快,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這次宴會,也是玄武門之變後,史書上所記載的李淵和李世民兩父子僅有的溫存畫面。

李淵總共在大安宮待了差不多六年,然後病逝。這六年期間,李淵除了偶爾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就是每到夏天,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李淵也不願意出行,更別提打獵遊玩泛舟,所以李淵的日子,總的來說是過得很苦悶的。



當然,這還不是最苦悶的,最讓李淵痛心的是,李世民為證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不惜篡改歷史,將矛頭對準自己的父親李淵,把他一生奮鬥的成就都給抹黑掉,於是乎,大唐就變成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只不過是個庸人,他能夠當皇帝,只是因為他是李世民的老爹,所以運氣好坐上皇位。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幾乎成為中國所有王朝中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並且普遍人都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大唐天下好像是李世民打下來的。這些也是讓李淵最最痛心的,不僅自己被迫提前退位,一世英名也毀得啥也不剩。

而且,在李淵死後,李世民將他陵墓也一再縮水,不按照帝王的標準來安葬。本來,帝王之墓一般都是九丈高,但李淵的獻陵缺只有六丈,標準差了足足三丈,相當於諸侯王的標準。而且,李淵被安葬後,李世民也很少去祭拜,最後搞得魏徵都看不過去,好幾次嘲諷李世民。


我是趙帥鍋


不得不說,李淵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玄武門之變後,在悲傷痛苦中,將自己的位置讓給了李世民,自己成為了太上皇。

那麼李淵其後的生活過得如何呢?

李淵是孤獨的

玄武門之變,給李淵帶來了無法說清楚的巨大傷害,二個兒子,一堆孫子統統去見了閻王爺,昨天孫子們還繞膝而坐,今日已經是天人永隔了,這能怨李世民嗎?

沒辦法怨,因為如果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倒下,就是李世民倒下,隋朝的宮鬥,李淵早就見識過了,自己那些表兄弟們在宮廷裡的互相殘殺,自己再清楚不過了。

恨,只能恨自己,對於兒子們的安排缺乏整體的考慮。也許李淵考慮過了,但沒想到兄弟殘殺來得這麼快,血淋淋的現實,讓李淵痛不欲生。

玄武門之變後,朝廷上下基本被李世民掌握了,如果不立李世民為太子,朝廷還會亂。於是,李淵立了李世民。因為李世民雄才大略,而且人脈眾多,李淵感覺到了極大的威脅,痛定思痛,李淵禪位,讓李世民登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

李淵退了位後,住在了太極宮,除了一眾妃子們的陪伴,朝廷官員基本接觸不上,關鍵是李世民也不願意臣子們來看太上皇,話說回來,李世民真讓看,又有幾個人敢來看望呢?

因此,李淵退位後的生活是孤獨的,沒有朋友,沒有權利,只有自己的一堆女人和幼子們來看看自己。

當然,李世民為了不那麼絕情,讓裴寂在他授權下來看看。後來,裴寂因為各種原因,被髮配了,李淵就“徹底孤獨”了。

李淵是沒有自由的

如果說李淵是被軟禁的,應該沒有多少人反對。

李淵早期一直在太極宮,吃穿住行都在這裡,哪裡也去不了,關鍵是不讓去,因為有專人看管,這其實就是軟禁,就像野生動物園裡的老虎,給你一塊地,隨便你跑,就是不能出那塊區域。

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李世民將太上皇李淵遷到了大安宮。大安宮完全不能和太極宮相比,狹窄不說,各種設施也相對簡陋。此時的李淵可能對於禪位有些後悔,但是世上哪裡有後悔藥吃?相比隋文帝楊堅受到的遭遇,李淵應該感覺幸福多了。

夏天天熱之時,為了讓老爹消消暑,李世民也曾經邀請李淵一起避暑,但李淵沒有同意,也許是看著兒子前呼後擁,自己心裡會痛苦。

在公元634年,李世民決定給老爹李淵建一所避暑的宮殿“大明宮”,只是李淵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還沒等宮殿建好,就一命嗚呼了,死時高齡70歲。

一個人沒有自由,也很孤獨,他會快樂嗎?絕對不會。李淵的晚年過得不悽慘,但過得並不快樂。

從玄武門之變開始,李淵的一生彷彿“結束”了,剩下來的九年時間,李淵只不過是被動地被日子過著,失去了得力的幾個兒子,失去了一堆孫子,還失去了自己的皇位,李淵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也許,只剩下“活著”兩個字,就是單純地活著。


藍風破曉


李淵晚年的生活實在不好,宮殿缺乏修繕,生活受到限制,甚至讓李世民的臣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監國,不久退位。退位之初,待遇還是不錯的,仍然居住在皇宮的正宮太極宮中,而李世民則在太子的居所東宮處理政務。但李世民顯然心有不甘,所以,對父親開始不斷“打臉”。首先是廢除了李淵在位時的大部分政策,這也就算了。緊接著,李世民不斷在公開場合批評李淵武德年間的朝政:諸如“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武德之時,政刑紕繆,官方弛紊……”這些都在史書中有明確記載。更是將李淵最信任的宰相裴寂評論的一無是處,貶謫出京,說他一切都是仰仗李淵為非作歹。這些對父親毫不掩飾的批評無疑就是在暗示李淵,趕緊搬出去。

所以,李淵也識相,在貞觀三年四月,“主動”提出,願意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居住,理由是那裡“有山林勝景,雅好之……”實際上,弘義宮就是原本的李世民秦王府。裡面根本沒什麼好景緻不說,更是在規模上遠小於太極宮,甚至比太子東宮也要小上不止一個規模。


李淵遷入弘義宮後,改名大安宮。那大安宮環境如何?不好!因為有監察御史馬周的奏書為證。貞觀六年,馬週上疏說:“臣伏見大安宮在宮城之西,其牆宇宮闕之制,方之紫極,尚為卑小。臣伏以東宮皇太子之宅,猶處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雖太上皇遊心道素、志存清儉,陛下重違慈旨、愛惜人力,而蕃夷朝見及四方觀聽,有不足焉。臣願營築雉堞,修起門樓,務從高顯,以稱萬方之望,則大孝昭乎天下矣。”大安宮在宮城外,顯得卑小,而東宮都還在城中,所以希望能夠修繕大安宮,以彰顯皇帝孝道,結果李世民不駁回也不採納,擱置……

另外,李淵生性好動,在武德年間即使公務繁忙,戰爭不斷,他也會四處遊獵。但是自從成為太上皇,再也沒有出過宮門。當年夏天,李世民前往九成宮避暑,馬周又一次上書“臣又伏見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宮。臣竊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視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餘里……非可以旦暮至也。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見陛下者,將何以赴之?且車駕今行,本為避暑,然則太上皇尚留熱所,而陛下自逐涼處,溫清之道,臣竊未安!”意思是太上皇年事已高,皇上應該日夜伴隨左右,現在跑這麼遠,太上皇想你怎麼辦?更重的話在後面,你自己跑到清涼的地方避暑去了,卻把太上皇留在酷熱難耐的地方,這是孝道嗎?李世民依然不理,此後貞觀七年五月和貞觀八年三月,李世民又兩次巡幸九成宮,都沒有帶李淵同行。


如果僅僅這樣,也還罷了,關鍵是李世民後面的舉動就有點不厚道了。貞觀八年七月,李世民居然一反常態“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是他幡然醒悟了嗎?不是,是李淵去不了了!因為那時候,李淵患了“風疾”,也就是中風了。對於一個年近七十的中風病人,再怎麼想出去,也不可能捱得起舟車勞頓了。李世民卻乘此機會大獻殷勤,你早幹嘛去了?貞觀八年,李世民以為太上皇興建清暑之所為由修建大明宮。但所有人都知道,李淵那時候已經病入膏肓,不可能入住了。李世民不過又一次借盡孝的名義給自己造了個宮殿而已。果然,大明宮尚未完工,李淵撒手人寰。而李世民也順理成章從太極宮搬入更為豪華的大明宮。

李世民對李淵的態度,著名的直臣魏徵也看不下去。李淵去世一年後,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去世,李世民萬分悲痛,常常思之落淚。更是在宮中造了一座瞭望臺,時時眺望安葬長孫皇后的昭陵。有一次,李世民帶著魏徵一起登上瞭望臺,讓魏徵一起看,魏徵卻回答看不見。李世民很詫異,當即指給他看。魏徵說,我還以為陛下說的是高祖的獻陵,原來陛下說的是昭陵,那我早就看見了。李世民知道這是魏徵在指責自己不盡孝道,只好悻悻然拆除了瞭望臺。


伊耆角木


玄武門之變後,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淵晚年生活得如何?

唐高祖李淵萬年的生活實際是極為瀟灑,即位開心的,放到現在來說,肯定會讓很多的“宅男”,羨慕不已。

  • 首先,唐高祖李淵是否是被逼退位,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我認為,唐高祖李淵退位,更多的是李淵,因為三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才心灰意冷,放棄了自己的權力,將皇位交給了李世民。

或者說,唐高祖李淵,真的在起兵之前,就將皇位許給了李世民。但是,在後來又改變了主意,故意偏袒太子李建成,造成了三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更是心灰意冷。

而李建成,能夠在李淵的支持下,威脅到李世民的權力地位,並且間接促成了,李建成向李世民下手。可以說,李淵手裡肯定是掌握著唐朝的一部分兵力。這些兵力也許不足以讓李淵誅殺李世民,但是,保證李淵能夠安享晚年,還是沒有問題的。

  • 所以,李淵肯定是主動退位,將皇位傳給了李世民。或者說,李淵直接撂挑子不幹了,將治理國家的重擔,交給了“接盤俠”李世民。

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的功過,已經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之後,到底做過什麼,做出了什麼樣的傑出的貢獻。當然,事實證明,唐太宗李世民在皇帝的位置上幹得不錯。

  • 那麼成為唐太上皇以後,李淵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實際上,唐高祖李淵晚年的生活是相當的瀟灑。

不說唐高祖李淵退位的時候,就已經是60歲了。在此之後,唐高祖李淵,在太上皇的寶座上,一共坐了九年。也就是說,在69歲的時候才去世。所以說,李世民完全沒有虧待李淵的想法。

  • 李淵想要什麼?跟李世民說一聲,李世民當然是得全部獻上。

其次就是在唐朝的重要宴會上,只要李淵想要參加,也可以出席。至於唐太宗李世民,還要向李淵稱臣。不存在說李淵心存怨言,被李世民幽禁,不讓外出、不能跟大臣們交流之類的的情況。

  • 甚至於,李淵還能夠讓,投靠的突厥大汗,給他跳舞助興。

在宮裡生活的待遇,那就更不用說了。要什麼樣的美女,李世民都會給他獻上去,全都是漂亮年輕的。就說李淵在當上太上皇,60歲以後的九年中,還為李世民添了30幾個弟弟妹妹。

  • 這樣的李淵真的是被迫退位,被幽禁的太上皇嗎?這是真的當太上皇供起來了。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玄武門之變之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作為一國皇帝,退位之後,李淵還能幹些什麼呢?難道會被李世民迫害了不成?


當然,事實並不是這樣,李淵雖然在李世民的逼迫下退位了,但是他依舊是太上皇。李世民也是好好的讓他當上了這個太上皇。實際上,李淵雖然被李世民搶去了黃偉,但是他的下場卻還不至於那麼的悽慘。

為什麼這麼說呢?

雖然李世民對於李淵有所忌憚,但是隨著自己的位置的逐漸的穩固,這種忌憚也就越來越小了,但是畢竟他們還是父子,感情上來說,在開始的矛盾衝突之後,也是逐漸的升溫,後來李淵搬出廣安宮之後,他們就算是緩和了許多了,這時候才貞觀三年。



李淵搬離了廣安宮之後,他住在了弘義宮之中,李世民對他算是畢恭畢敬的,好吃好喝的供著,還將李淵的一些年輕的孩子也搬到了這裡,讓他們陪伴著李淵。李淵也算是共享天倫之樂了。


後來,到了貞觀八年的時候,李淵還和李世民一起閱過兵,這個時候,明顯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間隙了,而這些也都是有著記載的。


是阿維啊


李淵的晚年生活,大抵是要比他的後代李隆基要好得多。

作為開國皇帝,為了給李世民讓位,他的歷史評價並不高,很多時候都成了彰顯李世民英明神武的陪襯,其實,李淵是極具政治智慧的,這種政治智慧也充分體現在了他高升“太上皇”之後的晚年生活中。

按道理而言,一個失勢的皇帝,在成為太上皇那一天,就已經徹底告別政治舞臺了,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太上皇雖然失去了權柄,但他依然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這從李世民成為皇帝之後對他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來。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武德九年6月,到了八月,李世民就把滄桑的老父親安排到了弘義宮,這本身無可厚非,畢竟太極宮是皇帝的住所和辦公場所,退休的皇帝自然不能再居住了,遷居弘義宮其實也沒多大問題,但李世民十分政治性地把弘義宮改了個名字,叫做大安宮。

這個名字政治目的十分強烈,擺明了就是告訴他老爹,既然你已經退下來了,那就不要插手國政,安安分分,老老實實地頤養天年吧。而李淵是怎麼應對的?

李淵不哭不鬧,還一副陳贊這名字取得好的意思,就十分痛快地搬到了大安宮。自此以後,李淵就深居簡出,極少離開大安宮,除了參加一些李世民舉行的宴會,哪怕是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李淵也從來不去。

現如今我們很難還原李淵晚年在大安宮是怎樣生活的、但從相關史料大致能夠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其一,李淵的退位放權是完整和堅決的,他對貞觀初年的政局穩定是起到相當重要作用的,正是他遷徙大安宮後深居簡出,幾乎不接見任何朝臣,一副完全把自己隔離在宮門之內的態度,才使得李世民集團迅速掌握朝廷,將貞觀的政治方針從容地貫徹到底。

作為剛剛退位的皇帝,李淵這一時期對上李世民並非完全沒有反手之力,特別是李世民在貞觀初年準備削減武德時大封的功臣爵位時,李淵對這一事件的表示完全是不理會的,也就是讓李世民以自己的主意來辦。

當時的情形對於李世民來說其實蠻嚴峻的,前太子李建成的勢力還沒有徹底肅清,又開始動手清除李淵的勢力,由此也導致了義安王李孝常的反叛。當然李孝常反叛的原因是因為新朝地位的改變,但在其中李淵如果想要再次復辟,其實也不是不可能。然而李淵並沒有這麼做。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李淵為了完成權力的過渡,是徹底隱退的,這比現在的一些家族企業,名義上退休把權力交給繼承人,實際上還牢牢把持著好太多,他真的做到了徹底遠離政治。

其二,從李淵能夠參與到李世民的非政治性宴會中,就能看出來,他在大安宮的生活是寬鬆和有保障的,他真的做到了“頤養天年”,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九年時間裡,還造了好幾個小人。由此也說明,李淵父子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僵到相顧無言,或者因為芥蒂而互相防備的境地。

同時,從後來,也就是貞觀八年,李淵決定營建大明宮作為太上皇“清署之所”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來父子關係已經正常化,早已經去政治化迴歸正常人倫關係,大明宮的富麗堂皇,雄偉輝煌不用說。李世民能捨得下這麼大的本錢,可見對待李淵是真盡了孝道的,從而也說明,李淵的晚年,失去了權力,但卻換來了更為舒適而愜意的生活。


江畔初見月


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將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殺死,之後又殺了他們家的所有男丁、搶了李元吉的老婆、自己封為太子、軟禁了皇帝李淵。

同年李淵讓位給李世民,史稱唐太宗。
玄武門之變那一年,李淵60歲。對於一個老頭來說,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殘;可是由於自己的決策不當,最終還是導致了兒子之間的悲劇。

李家起義以後,作為長子的李建成根據傳統大部分時間都在看家。而二兒子李世民卻帶領著軍隊在外征戰建立了赫赫戰功,有一半以上的地盤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在權利的鬥爭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其他選擇;所以玄武門之變在李淵想要傳位給李建成時就已經註定。也許是李淵認識到了錯誤,也許李淵看透了世界,也許他是被李世民逼迫退位。

總之李淵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變成一個有名無實的太上皇。

政變以後李淵住在太極宮,三年後搬家到大安宮;聽說這宮殿不大,但是至少李世民沒有剋扣李淵的吃喝用度,依然為他提供豐厚的物質條件。

635年李淵駕崩之前的9年時間裡。李淵沒有自由,沒有權利過問國家大事、甚至沒有朋友可以聊天。

但是李世民給了他一個男人的基本需求:煙、酒、歌、女人一樣不缺。在這九年時間裡李淵給李世民造出了很多弟弟妹妹。

小編認為這就是一個太上皇應該擁有的生活。不為國家大事煩惱,只鍾情於享受生活和造人。也許這是無奈之舉卻今多少宅男羨慕不已。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然紙醉金迷的生活讓人羨慕;但是一個曾經擁有最高權利的男人在失去一切的之後,試問又該如何適應?

小編以為,李淵的晚年是不快樂的。他只是沒事可幹,所以只能造人;但相對來說李淵的晚年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在權利的更迭中倖存下來至少他還有晚年……


蟻史為諫


在隋朝的暴政之下,十八路諸侯紛紛起義,但是要知道成功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李淵,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李唐的江山,而這座江山有大部分的功勞都是李世民的。我想大家瞭解過這段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秦王李世民帶領著自己的部下,過五關斬六將的拿下各路諸侯,從而才有了唐朝的江山。


也正是因為這個江山也給李淵招惹了很多的麻煩,因為古代最限制的一個制度就是嫡長子繼承製,這就意味著在唐朝除了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能夠繼承這個皇位之外,就沒有人可以繼承,當然除非李建成死掉或者說謀朝篡位。 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由於不滿自己沒有得到這個皇位,便發動了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的政變那就是玄武門之變,在前一天晚上的時候,李世民早已在玄武門埋伏好了早已準備的八百死士,第二天李淵宣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進殿面聖。


就在此時李世民在經過玄武門的時候發動了玄武門政變,讓所有人都出其不意。當尉遲恭身穿盔甲,手拿兵器衝進皇宮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李淵的皇帝之位已經不保,而當時的李淵已經已經是無力迴天。 李淵做太上皇的生活如何呢?

其實李淵從一個皇帝瞬間的變成了一個太上皇可想而知他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他可是沒有一點閒著的,李淵後宮的生活的確也是有些的淫亂的,他給李世民也是生了很多的弟弟,不過李世民對待自己的父親也還算是不錯,他將父親的孩子全部照顧的很好,並且撫養他們長大,在他們長大之後並且高官厚祿,衣食無憂。



人皆可為舜禹


因為在兒子間取捨不定的李淵,終於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被迫退休。

作為曾經的最高權力者,李淵的退休生涯算不上灑脫。


他的退位,並非完全自願,兒子李世民已然誅殺兄弟,父親久戀權棧又有何意義?還不如早日讓位給這個咄咄逼人的兒子。

也許是怨恨父親當日立儲時的反覆,李世民對父親並不十分友好,將其從太極宮挪出後,遷往大安宮,此處狹小悶熱,高祖居住並不暢快,臣下也多有微詞,但太宗並未為父另擇他處,出宮避暑也不相請同行,可見得李淵晚年與李世民關係一般。


李淵退位期間,很少出席重大場合。

突厥擷利可汗於貞觀四年被俘,高祖十分興奮,召諸王公大臣慶賀,並稱讓位李世民“託付得人”,父子關係此後有所冰消。

由此看來,李淵老同志的退休生活在政治上是被邊緣化的(這幾乎是一定的),親情是寡淡的,物質上是降低標準了的,總的來說,不算太瀟灑。不知他屈居大安宮中,有沒有後悔過當初的猶疑,能怎樣呢?作為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吶。


錢多多讀文史


唐武德9年6月初4(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之變以後,李淵的小日子反而更輕鬆了,不用操心軍國事務;生活待遇不減反增;偶爾還可以參加宴請西突厥使者這類的外事宴會,受用受用使者和大臣們的恭維自己“亙古未有功績”的馬屁。

“玄武門之變”3天后,李淵就開始立李世民為皇太子,然後就將軍國事務,無論大小,都交給了李世民負責了。後來到了8月初9,李淵就乾脆退位稱太上皇,禪位給李世民了。

李淵的太上皇應該是沒有後來乾隆的太上皇過得糟心的,乾隆當了太上皇也沒有清靜日子過,嘉慶啥事都要麻煩乾隆,事事都請示。

而李淵則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因為畢竟由於自己的“玩平衡術”失誤,導致了自己親生兒子之間的火併,被動禪讓的。

但是李世民的掌權,徹底解決了武德年間“政令多出”的混亂局面,使得唐朝中央政令得於統一,開始逐步走向繁榮和強盛。

李世民對李淵,就像蘇明哲對蘇大強。


根據《舊唐書》記載,李淵當了太上皇之後,就從太極宮搬到了弘義宮,改名太安宮;住了3年以後,又搬到了大安宮居住。總之就像《都挺好》裡蘇大強住在誰家都不開心,因為他總覺得有人看著自己,不自由。

後來貞觀8年(634年)李世民感覺李淵沒有避暑的地方,就像蘇明哲給蘇大強買新房子一樣,那時候買不到,只能造,於是決定在宮城東北為李淵建“清暑之所”,也就是後來的“大明宮”。可是大明宮剛開始修建沒到兩年,次年李淵駕崩了。後來大明宮連李世民自己駕崩了也沒建好,最終便宜了李治和武則天。

李淵“為了彌補遺憾”,於是開足了馬力為李世民製造“兄弟姐妹”。


但是李淵在這些清靜無爭的太上皇的日子裡,“心情大好”,於是沒有白天沒有黑夜地幹彌補一個損失,那就是起兵前生的5個兒子就剩李世民一個了,一定要給李世民多“製造”點兄弟姐妹,以免李世民覺得孤單。

那就是開足馬力造人。經過不懈努力,李淵總共有22個兒子外加18個女兒,這還不包括夭折的。李世民自然也不嫌麻煩,按造禮制冊封了一個又一個的親王。其中在貞觀5年(631年)2月,一口氣封了5個親王。分別是封李元裕為鄶王,封李元名為譙王,封李靈夔為魏王,封李元祥為許王,封李元曉為密王。其中20子李元祥及以後的就是都是李淵當了太上皇以後生的。

也不知道李淵是故意的,還是自己真的沒有其他樂趣。總之,孩子是生了一堆又一堆。加上此前生的也都還年幼,李世民是又當兄長又當父親,有些弟弟妹妹比自己兒子女兒還小呢。沒辦法,誰讓李世民成了“大哥”?弟弟妹妹的“婚喪嫁娶”,李世民都包了。而且兄弟姐妹多了,是非還多,有的兄弟還想學李世民的成功案例。所以不但李世民自己操這個心,自己走後,這副重擔還交給了李治。


至於兄弟姐妹們製造出來的麻煩,已經跟李淵的生活無關了。他就像蘇大強一樣。只要管好自己的身體就好了。

以上是開個玩笑。玄武門之變後,發生在李淵身上的事情就是那些,至於李淵的真實心情和想法,新舊唐書都是沒有記載的。李淵究竟開不開心,炒米不清楚。不過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