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有個女孩兒,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是為啥?

寒石冷月


當老師教書時間長了,什麼樣的學生就都會看到。”上課不學,考試不考,啥都不會”的學生一般在低年級會出現,到了初高中一般就不會有了。因為”上課不學,考試不考”的學生是升不到初高中的。家長把這樣的孩子送到學校,可能有其背後的原因。

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就是為了孩子學習知識、本領,學習為人處事的能力,提高對社會的認知能力、與他人的交往能力,為以後在社會上發展打下基礎。

一、如果這個學生上課不學,考試不考,拋開智力因素、認知障礙之外,這和家長的教育有直接關係。

1.家長沒有文化,也不能在孩子小的時候引導孩子看書學習,導致孩子不會、不懂學習。錯過了學習習慣的養成階段,孩子也沒有為學習打下基礎,她聽老師上課如聽天書一般,當然就聽不進去,也就不聽課了。

有人可能不相信這個時代還有家長沒有文化的?還真有。我就遇到過家長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

2.家長不懂教育,孩子起步晚,與其他孩子有差距。

現在的孩子在上學前就進了各種班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如果家長不懂得這些,自己的孩子就會被同齡孩子甩開,跟不上進度,聽不懂就放棄課堂學習了。

3.家長不重視孩子學習,也不要求孩子學習。

這樣的家長往往是文化不高,但通過自己的付出、打拼,掙下不少錢財的人。他們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他們的心中,能掙錢是第一位的,瞧不起知識分子。認為你考上大學又怎麼樣?還不是沒有我小學文化的人掙錢多?所以,他們就不要求孩子學習。

他們把孩子送進學校,主要是讓孩子養身體的,對學習沒有什麼要求。等到孩子長到一定年齡,就帶孩子出去掙錢了。


二、在當今社會,我們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只有認真學習才是好的出路。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增長才識。個人的學識、能力都要靠後天學習才能獲得。

生活也不是隻有掙錢,還要有精神方面的追求。正像一個笑話裡所說的那樣,當你看到好山好水要品味欣賞的時候,口裡會說出什麼呢?“別人讀書我睡覺,現在只能說我靠”!那是真的可悲了。尤其是在自己孩子面前,對下一代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別的家長出口成章,自己的父母只會說“我靠”,他會不會覺得很丟人?

所以說,不管什麼情況下,什麼時候,學習都不能放下。




【結束語】

學生上學就是為了學習,增長見識。上課學習是前提,如果”上課不學,考試不考”,當然就會有”啥都不會”的結果。

家長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孩子的學習。學習是孩子的終身大事。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引導他學習,認識到學習的重要。在應該學習的年紀荒廢了學業,到想學習的時候再想學,悔之晚矣。孩子不懂事,家長可不能短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