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很多时候,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就是案牍杂事,是领导、同事、朋友,是无尽的工作,是繁琐的关系。整个人是工作的载体,唯独不是自己。不可以嬉笑怒骂,不可以任性摔东西。只有在车上,可以享受片刻安宁与自在,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完全属于自己。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一颗香烟,一首歌曲,滋养着内心。整个人,只属于自己。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很多时候,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自己。哪天陪老爸看场电影,剪剪指甲、唠唠往昔;哪天陪爱人逛逛街,什么时间段陪姑娘打球去;给大姐打打电话,亲戚邻里还有哪些人需要考虑......只有在车上,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抽一颗烟,感受着这个躯体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只属于自己的。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成长的代价就是会这样失去自我,只能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车里。打开车门,走出去,就必须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做好每一件事情,处理好各种关系。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有的人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风趣儒雅,谈笑间一笔生意。外表平静如水,人前意气风发,充满影响力。有时冷峻,有时和蔼;有时严肃,有时诙谐。仿佛四方得志,八面玲珑。可是谁能理解这光环背后的沧桑,那日益稀疏的头发隐藏的焦虑,以及岁月累积的鱼尾纹背后的哭泣,还有那经常通宵达旦的努力。

在生活中,每个人不断的攀爬。无论爬的艰难,还是活的精彩,都会在内心深处,不断的思考:什么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李渔生于明末清初,自幼聪颖,擅长古文词。19岁时参加童子试,名噪一时。随着动荡的时局,满人入关。面对清政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李渔从达则兼济天下的仕途观转为戏剧创作,并成为国内第一位喜剧大师。“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他的戏剧班子走遍大江南北,他也广交了许多朋友。有文字记载的就有800多人。这些人上至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平民大姓。做到了快意人生:“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景,且食所未食,尝所未尝。”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常年的奔波忙碌,影响了身体状况,让他静下心来,选择回到家乡浙江兰溪隐居。在此期间,他筹资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且停亭”。并题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净且停停”。建亭,为的是供人们歇歇脚,落落汗;劝停,为的是让人们暂时放下荣辱得失,欣赏一下周边风景,留下惬意心情。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固然,人生需要赶路,因为那是安身立命的需要。但是生活更需要停留。因为那是成就幸福的法门。迷茫时且停停,为生活寻找方向;疲惫时且停停,为心灵找找港湾;麻木时且停停,为自己寻找感动。意气风发时,且停停,让我们走的更稳健。春风得意时,且停停,让我们不辱使命。人生漫漫旅途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适时放下,适时停停。歇歇脚,落落汗,静静心,看看风景,然后轻装前进。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这亭子,可以是一段光阴,一片山水,一杯酒,一支烟,一本书,一首歌,是一切能涵养内心的载体。

且停亭中且停停,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看看身边的风景,留下惬意心情……

适时放下,适时停停。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Cache-Control\":\" no-store, no-cache, must-revalida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