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羋月傳》中的羋月,最終能成功上位、稱霸後宮,靠得不是顏值,而是智慧和韜略。並且,她懂得審時度勢、趨利避害。

羋月早在楚國的時候,就喜歡博覽群書,而且還做了屈子的門生。羋月可能是屈子弟子當中,唯一的一個女學生。

而且,羋月還是楚國唯一一個讀過孫子兵法的人。孫子兵法是天下孤本,卻輾轉落在楚國,楚王羋槐昏庸好色,根本不懂得勵精圖治、珍愛“國寶”,所以,這部寶貴的兵書就落在了羋月手裡。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羋月本身喜歡研究兵書,而且還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比如她能在威後的手中“金蟬脫殼”名正言順地逃離楚國,就是借用了兵法中的策略。

羋月被義渠王劫持到義渠後,曾在義渠與義渠王談論管仲。義渠王都不知道管子是誰呢,羋月卻早已熟讀於心。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一般女孩子,誰會對這種人物感興趣啊?而羋月卻偏偏愛好此道。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像這樣的一個羋月,落在一心想統一天下、並具有宏才偉略的秦王手裡,怎能不如獲至寶,如虎添翼?雖然秦王對羋月寵愛有加,但也是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倘若羋月能自始至終忠於自己,那秦王自然也會對羋月委以重任、以心相托,鮮花美酒應有盡有;倘若羋月心生異念或朝三暮四,那不好意思,等待你的——也只有“獵槍”了。

黃歇死而復生苦糾纏,秦王天羅地網四方館

黃歇大難不死,恢復記憶後,不遠千里從楚國來到秦國,尋找羋月的下落。並曾在四方館邂逅張儀,張儀明確告訴他:“羋月已經成為了秦王的女人,被秦王封為羋八子。很受秦王寵愛,並且,羋月已經懷孕了。你再這樣糾纏下去,只會殃及自身,禍及他人。何苦為之呢?”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但黃歇不聽,黃歇說道:“只要見到羋月,我就還有機會!”黃歇的意思是:即便羋月已經嫁人,但,只要能見到羋月,我至少還有一線做“隔壁老王”的機會吧?就這樣走了,竟一絲機會也沒有了!

張儀再三請求黃歇回楚國,黃歇不肯,那張儀就只好釜底抽薪了。張儀把黃歇的真實身份爆料給了庸芮,而黃歇在秦國一直住在庸芮的府上。庸芮獲知此重大情報後,立刻感覺事關重大,絕不能放任黃歇任性胡為。庸芮當即與張儀進行了一次眼神交流,彼此心領神會。

於是乎,才有了接下來的羋月與黃歇的四方館幽會。而四方館的周圍,到處都是秦王的眼線,“四方館”看似毫無異樣,實則已經是天羅地網。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羋月與黃歇的親密舉動,甚至也被秦王的耳目盡收眼底,倘若是一般的肢體接觸,那自然無礙,一旦有什麼“不堪描述的深入交流”,那黃歇和羋月必定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之前,我一直認為撮合他們再次相見的是王后羋姝與玳瑁,但後來才發現:這整個事件的策劃者竟是秦王!無論是給黃歇送信,還是有人給宮中的羋月送信,都是秦王一手導演的。

那不明就裡的孟昭氏還跑到秦王面前去揭發羋月,殊不知,這正是秦王的手筆。孟昭氏當即被秦王罵回,灰溜溜地面壁思過去了。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秦王雖然做了兩手準備,因結果難料,也備受煎熬

雖然秦王做了這個決定,但十分冒險。於情於理,讓大難不死的黃歇再見一見曾經的戀人——讓彼此安心,是人之常情,也是非常人性化的。

但秦王卻難以預料結果,畢竟羋月與黃歇是青梅竹馬的戀人,感情深厚兩小無猜,他也摸不準羋月究竟會何去何從。雖然羋月已經懷了自己的骨肉,但黃歇也信誓旦旦承諾了“不嫌棄”,羋月到底會不會跟他走呢?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秦王自羋月與黃歇約會那刻起,就拒絕用膳,穆監多次勸秦王用膳都無果,可見其心亂如麻、忐忑不安。一旦羋月執意跟黃歇走,那秦王只能痛下殺手了,他絕對不會讓羋月這顆霸星再次落入楚國境內。儘管羋月懷了她的孩子,那頂多也只能是“緩期執行”。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秦王絕對不會容忍一個對自己心存異念的女人存活下去的,那魏長使也曾給秦王生過兒子,但後因受到公孫衍牽連,被嚴刑逼供後咬舌自盡了。秦王聽罷消息竟面不改色的說道:“可惜,再也吃不到她醃製的杏仁蜜餞了……”可見,秦王也是殺人不眨眼的。

秦王對羋月殺心已起,幸虧羋月接下來的一個舉動,才僥倖逃過一劫

羋月若跟黃歇走,後果可想而知。秦王先禮後兵,早已經在去往楚國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幸虧羋月臨時“胎動”才救了自己一命,若不然,魏長使的結局就是她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