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醫美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3.5個百分點,成“醫美版百度”?


新氧醫美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3.5個百分點,成“醫美版百度”?

出品|鈣媒體

作者|陳蓋茹

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20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餘座城市……有著中國互聯網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科技,在今年5月2日於美國上市,其運營矩陣中最主要的產品新氧App,也隨著中國逐年擴大的醫美市場規模,躋身行業“獨角獸”行列。

據公開資料顯示,新氧醫美(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於2016年03月28日在朝陽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金星,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經濟貿易諮詢;醫院管理(不含診療活動);醫學研究(不含診療活動)等。

第三季扭虧為盈 但毛利率同比下滑3.5個百分點

醫美APP新氧(納斯達克證券代碼:SY)發佈該公司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顯示,新氧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3.024億元(約合423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9.6%;淨利潤為3160萬元(約合440萬美元),同比實現扭虧。新氧第三季度毛利率從去年85.7%下滑至82.2%。

具體看來,新氧第三季度總營收為3.024億元(約合4230萬美元)。其中,新氧第三季度信息服務營收為2.143億元(約合3000萬美元);新氧第三季度預訂服務營收為8810萬元(約合1230萬美元)。

新氧第三季度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為342萬人,較去年同期的140萬人增長143.8%。新氧第三季度用戶總數為17.25萬人,較去年同期的10.77萬人增長60.2%。第三季度在新氧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服務提供商總數為3230家,較去年同期的2418家增長33.6%。第三季度訂閱新氧平臺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總數為2104家,較去年同期的1389家增長51.5%。新氧平臺第三季度促進的醫美交易總價值為9.76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586億元增長74.7%。

新氧第三季度總運營支出為2.285億元(約合3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64億元增長37.3%。新氧第三季度銷售與營銷支出為1.566億元(約合21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84億元增長44.4%。

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氧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定期存款、短期投資總額為27.785億元(約合3.887億美元),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12月31日為12.069億元。新氧持有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定期存款、短期投資總額的增長,主要是該公司在2019年5月完成首次公開募。

新氧預計,該公司第四季度總營收將在3.20億元(約合4480萬美元)至3.40億元(約合4760萬美元),同比增長74.9%至85.8%。

涉嫌違規項目照常上架

此前新氧被媒體曝光的一大問題是存在涉嫌違規銷售肉毒素、人胎素等藥品和服務的行為。記者發現,這一問題仍然存在。

新氧APP內多個帖子兜售國內違禁藥品“人胎素”

根據進一步查詢發現,除了人胎素,平臺上還存在幹細胞療法、PRP自體血清美膚等其他多個國內尚未獲批的醫療服務項目。

以幹細胞治療為例,目前,除了已有規定的、未經體外處理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被允許的,包括醫美整形在內的其他各類型幹細胞療法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並未獲批上市。而新氧平臺上,此類“治療”項目不在少數。

新氧平臺上存在不少幹細胞服務項目

不過記者注意到,在新氧上架的幹細胞療法,大多由韓國的整形機構提供,新氧展示的醫院資質,也均為韓文,國內普通用戶難以分辨。記者致電新氧官方客服,詢問如何辨別這些機構是否具備開展幹細胞治療資質。對方表示,建議直接諮詢院方線上客服。

PRP自體血清美膚也是如此。早在2005年,原衛生部就發佈了《關於加強“血液療法”管理的通知》,要求相關醫療機構立即停止“血清療法”等臨床治療項目。至今,該療法臨床效果和安全性尚無基礎研究結論,也未獲批。

而記者粗略統計,在新氧平臺上,上架該項目的機構有近200家,其中有的項目預約量高達6600多例。

新氧是如何讓這些涉嫌違規產品、項目上架的?

新氧官網發佈的《新氧平臺產品審核標準》提到,所上傳產品名稱及文字介紹內容不得觸犯廣告法,不能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敏感性用語,醫院所添加產品應符合國家相關醫療安全規定。

但在實際操作中,新氧某一線城市商家運營鄭女士告訴記者,新氧對項目的審核標準主要是不能用第一、最好等形容詞過度包裝,一般提交當天就能完成審核上架。

競價排名悄然上線

“除了做大單量增加權重,還要開廣告,不開廣告排不到前面。”新氧某二線城市商家運營王先生告訴媒體。

也就是說,單憑做高預約量為新氧貢獻佣金,還不足以讓機構衝到榜單前列。廣告投入也不能少。

廣告投入分兩種,一是購買資源包和廣告位,二是參與競價排名。

根據鄭女士提供的刊例價文件,新氧推出了包括首頁推薦、首頁日記流、安心購項目排名、品牌機構排名、分品類名醫大咖排名、超級品牌日大促入場等門類齊全的資源包和廣告位,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簡言之,不論是日記、項目、機構還是醫生,最先進入求美者視野的,都是推廣的結果。

更“打臉”的是,3年前已被金星定義為“過去式”的競價排名,2019年在新氧平臺開始“進行時”。

一位醫美機機構人士向媒體透露,2019年年初,在醫院工作後臺首頁,出現了“優享拍華麗登場”的通知,其模式為機構通過報名和出價來競拍每3天一期的新首頁feed流廣告,共有6個固定廣告位。

代運營商家楊先生告訴媒體,這些廣告位競爭激烈,一般機構很難搶到,建議藉助其開發的軟件來搶。

固定廣告位之外,新氧還推出了“優品達”“優量通”兩款付費點擊廣告。以“優量通”為例,其核心是機構針對用戶單次點擊出價,出價越高,排名越靠前。

“例如,產品目前排第50位,如果把單次點擊出價提高到20元,可能就會前移到第30位。但這個排名是根據機構出價高低實時調整的。”一家名為“橙色網絡”的代運營告訴記者。

商家運營王先生表示,其所在的城市,只有30多家機構入駐新氧,但即便如此,要想達到比較好的引流效果,每月廣告投入大多在5萬元以上,花費二三十萬的機構也不在少數。

在上述大型醫美連鎖機構負責人看來,新氧成立之初,一些機構確實嚐到了甜頭,但近年來隨著平臺廣告營銷勢頭不斷加劇,如果不砸錢,基本沒什麼流量支持。新氧正在一步步將機構們“套進去”,也間接將消費者“套”了進去。

因為,不論是固定廣告位還是競價得來的排名,新氧都沒有對相應機構、產品及日記等進行“廣告”或“推廣”標記。排在前列的機構和產品究竟靠的是技術、服務,還是廣告,消費者無從分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