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中國古代的《易經》把世界的形成歸結為“陰陽”,認為陰陽二氣演化並操縱著世間萬物。這個遠古的理論當然只是我們祖先的想象,不過卻和當今的粒子研究有一點契合。如果我們把組成我們的物質看成“陽”的話,那麼反物質就可以稱作“陰”了。理論上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對稱的,有組成世界的物質,就有與之相反的反物質存在。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誕生之初,應該產生出同等量的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今天,反物質只能在宇宙射線和質子加速器中才能找到。那麼那些反物質都到哪裡去了呢?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為了解釋反物質稀缺之謎,科學家提出了幾個假說。

反物質躲在宇宙深處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當一個粒子與它的反粒子相遇時,就會發生湮沒,在相互湮沒的過程中,正負電荷抵消了,不過並不是說兩個粒子會同歸於盡,什麼也不留下。粒子和反粒子具有相同的質量,這兩份質量是不會因為湮沒而消失的。質量其實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在湮沒的過程中,它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表現形式的。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顯然,地球和我們一樣,都是正物質。月亮呢?既然美國阿波羅號上的宇航員能夠登上月球而安然無恙,那麼月球也是由正物質組成的。太陽雖然讓人畏懼,無法登陸,但是太陽會利用太陽風影響周圍的空間,它向外散射一些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顯然是正物質組成的,否則我們的地球就會被它侵蝕掉。因此,太陽也是由正物質組成的。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太陽系是正物質統治的國度。

正物質與反物質不共戴天,因此假如有反物質穿越宇宙空間要拜訪我們的地球,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它將穿越這個國度,幾乎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某個“反反物質”即正物質的熱烈擁抱。於是,這個反物質將改變自己的性質,很可能變成不帶電荷的粒子,或者成為一縷射線,這都是我們人類可以觀察到的形式。可是,我們怎麼知道這些粒子或射線的前身是天外來客反物質呢?

根據上面的考慮,一些人認為,反物質是存在的,反物質形成的星系也該存在,只是對我們來說,實在是難以觀察。它們也許躲藏在遙遠的宇宙深處,偶爾派遣過來的“觀光團”在路途中就遭遇了湮沒。這些物質都是我們目前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它們躲在宇宙深處,自己組成了反物質的樂園。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一些思想更開放的科學家認為,我們不用擔心有一天反物質會襲擊我們的星系,因為它們根本就不和我們處於同一個宇宙中!

1933年,那個預言了反粒子的狄拉克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發表的演說中稱,他相信存在一個“反物質”構成的宇宙。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之後,一些物理學家提出了“反物質宇宙模型”學說,他們認為原始宇宙由一半正物質和一半反物質構成,隨著宇宙的膨脹,宇宙中的正、反物質彼此分開並各自聚集為以正物質為主和以反物質為主的團塊,在正、反物質交界處,由於正、反物質湮沒而產生巨大輻射壓,從而把正物質區域與反物質區域分隔開來,形成了彼此孤立的宇宙,兩個宇宙被“宇宙地平線”分隔開,因而不能相互觀測到。

像我們安心地生活在正物質宇宙中一樣,很可能也有人居住在反物質宇宙中,他們自身由反物質組成,如反質子、反中子、正電子等等,他們周圍的世界,是由反物質統治的,只有極少的正物質存在。不過,他們是不會把自己定義為“反人類”的,在他們看來,我們的宇宙才是反的,而他們是正的。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正、反物質不均衡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粒子世界中,如果一個世界完全由反物質組成,那麼在性質上應該和完全由正物質組成的世界一樣,它們之間存在著三個基本的變換守恆:一個是粒子和反粒子互換的正反粒子變換,一個是空間三個座標軸都反向的空間(鏡像)反射變換一個是時間反演變換(把時間顛倒)。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正粒子形成的世界完全替換為反粒子,在性質上這個反物質世界是完全等價的,我們看不出有什麼差異。

物理學家長期認為這三個變換守恆和能量、動量等的守恆定律一樣,都是粒子物理學中的基本定律。後來人們發現,這只是我們從宏觀世界中得到的“偏見”。在1956年前後,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就提出,在微觀世界中,空間鏡像變換是不守恆的。很快,科學家們發現正反粒子變換也不都是守恆的,宇宙並不平衡。

此後的研究相繼發現,粒子和反粒子之間確實存在著細微的差別。比如在2001年,物理學家通過讓電子束和正電子束相碰撞,產生出了大量的重子和它的反粒子,比如B介子和反B介子。反謂重子,是指那些質子、中子和比它們還重的基本粒子。這些產生出的粒子和反粒子都十分短命,迅速轉化為其他更輕的亞原子粒子,比如K介子等。

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

如果物質和反物質沒有區別,B介子和反B介子就會顯示出相同的衰變模式。然而,科學家發現,這兩種粒子顯示了不同的衰變狀況。通過對2億對B介子和反B介子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了物質和反物質的不對稱現象。他們發現了910例B介子轉變為一個K介子和一個其他的介子,但是在反B介子中,只發現了696例。

不要小看這個細微的差別,在宇宙大爆炸的時候,正物質和反物質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點的細微不同,而在數量上出現了不同,不斷產生的正物質恰好比反物質多那麼一點點,於是在“陰陽大搏鬥”之後,反物質被消滅掉,而正物質保留了下來。整個宇宙於是由正粒子統治著,偶爾有極少量的反粒子由於不明原因出現,也很快被鎮壓,屍骨無存。

但是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喜歡正物質,討厭反物質,依然是個沒有解決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