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走心的傾聽者

職場中,處理好職場關係,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是每個職場人都夢寐以求的,然而身在職場的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做一個走心的傾聽者

我們能夠通過一個人的行為來判斷他的性格和對人或事的態度,因為潛意識有一整套嚴格的程序,在你意識到前就替你進行了好惡評判。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行為規律,在職場上或談判時做一個讓人感到舒服的人,一個情商高的人。

1.尋找歡迎你的微笑但也別自作多情

有一種肢體語言,可以表現出你想要塑造的友好、開放、溫暖的形象,它就是:微笑。

當你走進坐滿一堆陌生人的房間時,你當然會走向那些微笑著的人,而不是那些滿臉焦躁不安的人。因為微笑是最能夠讓人看起來隨和的動作。

但並不是所有微笑都是因為你的到來,為了避免自作多情的尷尬,還需要觀察一下微笑者的腳。如果他的雙腳轉向了你,就表示了他真心實意的歡迎;如果並沒與移動雙腳,只是轉身,則表示他並不怎麼願意你加入,這時候最好做個識趣的人。

2.向對方求助讓自己好感度up up

回想一下你幫助他人的經歷,當對方的請求簡單、短暫且不具有威脅性的時候,你會更傾向於接受它。

做一個走心的傾聽者

其實從生理上來說,我們都有救世主情節,當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對被幫助者產生好感。因為大腦皮層會合理地認為,“我才不會幫助我討厭的人”,而是會更喜歡他。

3.多問問題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

為了表示你對他人的認可,一個好方法就是:提問。但務必等到他們說完之後再開始問:“幾分鐘前你說到……我想問……”

這種做法既讓他們能自由愉悅地講故事,也表現出了你確實對他們感興趣且在認真地聽。簡單,且有用。

而問什麼樣的問題比較合適呢?有一個很簡單的技巧:問開放式問題,讓對方有空間可以發揮。

比如,在跟一個創業公司的總經理聊天時,不要問:“創業階段應該努力招聘人才吧?”因為這樣對方可以輕易地回答一個“是”字結束戰鬥。

而是問:“幾分鐘前你說到,你的創業項目拉到投資後,就招到了很給力的人才。我很想知道當時您是怎樣招聘的?”

做一個走心的傾聽者

4.慢慢講話,講那麼快誰要聽啊!

講話很快通常會被別人認為你很緊張,像豌豆射手一樣蹦出一串串的話還會給人留下幼稚的印象。而當一個人從容又清晰地表達自己時,則會讓人感到更可靠。

但從容並不意味著說話遲鈍、單調。在慢語速的基礎上,你依舊能通過改變語調來讓自己顯得熱情有一個走心的傾聽者

與他人相處,並不是你自己,重要的是他們!

人們不會記得你具體說了什麼話,只會記得你帶給他們的感覺。所以你可以試著:

在傾聽過程中把眼睛睜大——這個動作可以表現出十足的好奇心和充分的好感度。

眉毛上挑和眨眼——這是人在積極情緒中常見的動作,可以鼓勵對方說下去。

最佳傾聽者就是最好的交談者,他們最擅長於建立快速長久的親密關係。

6.理性對待自己,沒有人是萬人迷

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或物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用手臂或其他事物為自己築起一道壁壘。

所以如果在談判中對方突然繫上釦子,那可能就是因為談話讓他感到不適,你可以考慮換個話題。

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或物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用手臂或其他事物為自己築起一道壁壘。所以如果在談判中對方突然繫上釦子,那可能就是因為談話讓他感到不適,你可以考慮換個話題。

但無論怎樣,請記住,你所能做的,只是確保他人在與你接觸之後能感覺有人願意去傾聽,感覺到有人對自己感興趣,對自己感覺更好。

一個人的神態和動作都能簡潔的反映個人最真實的情況,行為側寫,職場讀心術也行能幫你成為職場萬人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