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山西省晉城人的印象如何?

老貓ABC


1.晉城 - 晉東南的一顆明珠

地理上,晉城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的東南角。和長治一起構成長治盆地,相對比較封閉,在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和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幾條盤山公路“下河南”,以及走長治通過幾條古陘和外界聯繫。受河南省的輻射程度比較大,開車到焦作40分鐘,濟源60分鐘,洛陽90分鐘,鄭州2個小時,太原四五個小時。方言也和傳統的山西“老西兒”話不太一樣,外省理解的山西方言多是太原盆地(太原,晉中一帶)。飲食上,典型的黃土高原,兩年三熟,小麥大豆交替種植,麵食為主。氣候上,在山西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當然,我們只在山西省內比比,最多加上旁邊的河北(哈哈哈)。

2.典型的北方四五線城市,“北方” -> 國營集體經濟為主.

主要經濟也就是幾個國營大廠和煤,江淮(江淮重工),晉煤集團,二化(第二化肥廠),晉鋼(晉城鋼鐵集團),蘭花等,其實本質上也是煤。

集體經濟帶給父輩們根生蒂固的觀念就是,穩定壓倒一切。而且他們多為子女包辦一切,為子女操碎了心。說好聽點叫最無私的愛,一切為你好。換個角度講,他們控制慾極強,讓子女沿著自己設計的路線一步一個腳印,覺得這就是最好的道路。當然,結果有好有壞。

這裡的人們觀念比較老舊,走出去的人比較少,覺得自己的小日子挺“入吃”。確實,五年之前還是很”入吃“的。但是隨著煤價下跌,傳統能源的種種弊端,國有經濟轉型等等等等那些教科書式的問題,晉城經濟現在很掙扎。父母輩也開始懷疑?我給子女的路是對的嗎?也鼓勵大家出去闖。總感覺晉城比別的地方慢一拍,你們其他城市是不是早就經歷過這些陣痛了?

3.當然了,以上兩點讓晉城的生活節奏相對較慢,人們大多是國企和公務員,生活其樂融融(不過近幾年好像晉城銀行越做越大)。小城市“熟人”文化挺明顯,大家辦個事,三兩下總能找到認識的人,人們非常淳樸熱情,近幾年城市建設如火如荼。

至於旅遊文化方面,我就不做搬運工了,“地上文物看山西”,這裡自春秋戰國起就是北方政治文化中心,我們還是國際花園城市。

盡善盡美,盡在晉城!歡迎大家到晉城來!


用戶5843905038


我在晉城生活了快八年了,給我的印象是晉城城市傳統落後但不貧窮,物價很高,本地人很好,善良誠實但生活很悠閒,大多數人不賣苦力,最應該說的是交通,這是個非常閉塞而小的地級市,交通十分不便,除了十分有限的高速公路,火車幾乎可以說沒有,更別提高鐵機場了,根本沒有,跟四通八達的一個小小的縣城都沒法比。


耳不聰目不明


作為一名晉城土著,就讓我來談談對晉城的一點看法。


晉城地圖可以看出晉城的地域分佈,四縣一市組成了大晉城,(高平市是個縣級市)晉城人很傳統,幾十年了,本地人還是過著以前的生活,和大多數山西人一樣,不願意出門掙錢,都希望在家找份安穩工作,晉城做生意的大多都是河南人。

這幾年晉城大力發展旅遊,比較有名的有皇城相府,王莽嶺,炎帝陵等。

煤礦資源豐富,前幾年煤價高的時候也使得房價飛漲,從之前的均價3000到現在均價6500,不過平均工資還在3000左右,每個月累死累活掙不到一平米,現在大多數人還是為一套房子而舉家奔波。

晉城的高鐵正在全力修築,飛機場也批下來了,往後的出行更加方便。

總體來說晉城正在飛速發展,只希望物價房價再低點人民生活水平就會更高了。


曉東說遊戲


因為探親.我經常去晉城市。感覺山西人對人很熱情。對外地人是很友好的。由於不熟悉這座城。我經常要問路.而不論在哪裡問路,都能得到熱情幫助。感覺就像在自己家門口一樣。前幾天我又一次坐上城際公交去晉城。因為是周未.車票免費的。在晉城東客站下車,中午是學生放學回家的時侯。公交上人很多!一位女學生為我讓了座。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年輕人為老年人讓座的好傳統。我本人就是從一位年輕時代總是為老年人讓座.。而變成如今年輕人總為我讓座的老年人。沒有想到晉城人也一樣。我又再次坐上了免費公交。也就是說我去晉城玩個來回.沒有花任何路費錢。晉城大街上很乾淨.人穿衣服很純樸。這是一座去了還想去的地方。我的親人能在這座友善的城市工作,我很滿意!


園766


我土生土長的太原人,距離近300多公里,我所瞭解的晉城,早年是從皇城相府開始的,還有當年轟動一時的陽城電廠,後來有朋友在哪裡搞旅遊,去過趟沁水,柳氏民居,鈺山,當地人純樸、聰慧、好客,還有那裡的和子飯👍


晉正能量


去之前先就聽說了它的許多美名,晉城,因著這美名,在我心中霞光萬丈。再碰到朋友,就已經是逮到誰就跟誰吹噓一番,若是有誰不知道,就認為人家才疏學淺,先在心裡把人家鄙視一番。進入晉城,才發現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

誠如大家所知,晉城位於山西省。處在中國最有權力顯山露水的部位,它又顯得那麼不動聲色,即使出個把名人,享一時美名,風頭便盡。這一點與中國的周莊特別相似,有著一些純屬老莊哲學在罩著這裡,不要大富,不要大紅,不要為一時的某種異己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而產生焦灼的衝動。其實憑著它“煤海”的外名而賺的錢,有何不可?但它沒有豔豔紅塵上靡荼的繁華,整個城市,只是那麼坦然地,把它本來的面目呈現給你,只有乾淨,俐落,大方。管你是喜歡上海的風月無邊還是北京的渾然天成。

來晉城旅遊的人,第一印象一定是它的好氣候。因為處於較南的北方,所以能夠吸收北方夏天的涼爽和南方冬天的溫暖。晉城人在這點上特別能與他人過得去,來這旅遊,他們從來也不會誇耀晉城的天氣,一是這實在很顯而易見,二是不願過多的引起我們內心的忌妒。畢竟我們也算他們的衣食父母。不過作為一個外鄉人,我誇獎一下也並不為過。住在長沙太久,我已經本能的不計較它的天氣,可是這裡,又重新把我在長沙城裡消弭殆盡的渴望重新調動起來。在晉城不過住了幾天,我就產生了對它的依賴感,大部分因素是因為這裡的天氣。吹夠了幾天“晉風”,我便不能想象會到我的家鄉—長沙應該如何生活。

晉城地方並不小,但總給人一種沒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只感。房屋之間,總隔著不算太小的距離,即使是最繁華的商業區,也怎麼也擠不攏來。沒有車水馬龍,沒有人頭攢動,沒有人在這條購物街上瘋狂血拼。晉城人在穿上是不講究的,與逐年上漲的煤的價格大相徑庭,讓人懷疑莫不是提前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特意留白的一段空檔,全被我在對各色商品的審度中揮霍一空。

想要重點談的是晉城的吃食,因為晉城偏於北方,所以麵食玉米類成為他們的主食。就像皇宮貴族吃慣了山珍海味一樣,突然吃到青菜蘿蔔,很容易就被攫住味覺,古樸厚實的外表,沒有沃若的光澤,可以渺小到讓人僅僅是掃過。想要真正在這裡品嚐到美味,沒想到還要經過的這樣考驗。正因為如此,才讓許多華而不實的人錯失良機,可能一輩子也與此無緣。很容易聯想到這也許是糕點師思慮許久才想出的良策,可以既不丟工作,又能讓真正的有心人與他遙相呼應。

木耳圪貝:木耳圪貝是晉城有上百年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頭道菜,因製法特殊在當地廣為流傳。其色澤潔白清亮,柔軟利口,湯味清香。 燒豬肝:燒豬肝是陽城的地方名吃。以鮮豬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經煎、蒸、炸等工序達焦黃酥軟即成。其特點是外焦裡脆,味美適口,佐酒佳餚,熱食不膩。 燒三鮮:沁水縣名菜。三鮮為猴頭、木耳、黃花菜,皆是沁水境內特產。

晉城的名人,在我看來,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的老師陳廷敬了。最後一天我們一行去了他的故居。陳氏七代為官,可算得上是貴族,再加上家教正統,門規森嚴,在當地很富有名望。它擁也所有一切傲人的資本,但同時這些不容破壞的名譽,必然犧牲了一些人。一經瞭解,果然就有一個陳氏家族的女兒因該嫁不成,被軟禁,最後鬱鬱而終。在這樣的家族裡,此類事在所難免,即使是晉城,也不例外。

在大城市裡混得光鮮亮麗的人們,也許到了這裡,便像坐牢一般,誰立不穩。可是對於這裡的人,卻像要把牢底坐穿一樣年年住下去。其實它什麼都有,又什麼都不夠。晉城的難題在於:怎樣實現多元與個性的統一化?


北派三叔


只要是外地人,晉城人一律有稱呼,河南,安徽,河北一律草灰,記得老驛後,南寨一帶,江浙人員較多,一律(方言)扎扣(浙寇),長治方面都是追漢(方言)意指扒手,只要不是晉城本地人,誰都瞧不起。


94128488



阿飛侃社會


我是一個拿著晉城身份證在這裡工作12年的外地人。山西晉城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本地人純樸,包容,友善。市區綠化不錯,消費偏高,交通擁擠,城市基礎建設和管理急待提高。目前只有不多的普快列車途徑本市,高鐵機場籌建中。出行主要靠高速公路。希望晉城主要領導擔當負責,讓晉城的明天,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加潔淨,人民更加幸福!


旭日148197626


晉城本地人還是不錯的!倒是晉城現在本地人沒有多少了,河南人佔一半,剩下長治人在晉城也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