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山西省晋城人的印象如何?

老猫ABC


1.晋城 - 晋东南的一颗明珠

地理上,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的东南角。和长治一起构成长治盆地,相对比较封闭,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和外界交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几条盘山公路“下河南”,以及走长治通过几条古陉和外界联系。受河南省的辐射程度比较大,开车到焦作40分钟,济源60分钟,洛阳90分钟,郑州2个小时,太原四五个小时。方言也和传统的山西“老西儿”话不太一样,外省理解的山西方言多是太原盆地(太原,晋中一带)。饮食上,典型的黄土高原,两年三熟,小麦大豆交替种植,面食为主。气候上,在山西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当然,我们只在山西省内比比,最多加上旁边的河北(哈哈哈)。

2.典型的北方四五线城市,“北方” -> 国营集体经济为主.

主要经济也就是几个国营大厂和煤,江淮(江淮重工),晋煤集团,二化(第二化肥厂),晋钢(晋城钢铁集团),兰花等,其实本质上也是煤。

集体经济带给父辈们根生蒂固的观念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而且他们多为子女包办一切,为子女操碎了心。说好听点叫最无私的爱,一切为你好。换个角度讲,他们控制欲极强,让子女沿着自己设计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觉得这就是最好的道路。当然,结果有好有坏。

这里的人们观念比较老旧,走出去的人比较少,觉得自己的小日子挺“入吃”。确实,五年之前还是很”入吃“的。但是随着煤价下跌,传统能源的种种弊端,国有经济转型等等等等那些教科书式的问题,晋城经济现在很挣扎。父母辈也开始怀疑?我给子女的路是对的吗?也鼓励大家出去闯。总感觉晋城比别的地方慢一拍,你们其他城市是不是早就经历过这些阵痛了?

3.当然了,以上两点让晋城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人们大多是国企和公务员,生活其乐融融(不过近几年好像晋城银行越做越大)。小城市“熟人”文化挺明显,大家办个事,三两下总能找到认识的人,人们非常淳朴热情,近几年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至于旅游文化方面,我就不做搬运工了,“地上文物看山西”,这里自春秋战国起就是北方政治文化中心,我们还是国际花园城市。

尽善尽美,尽在晋城!欢迎大家到晋城来!


用户5843905038


我在晋城生活了快八年了,给我的印象是晋城城市传统落后但不贫穷,物价很高,本地人很好,善良诚实但生活很悠闲,大多数人不卖苦力,最应该说的是交通,这是个非常闭塞而小的地级市,交通十分不便,除了十分有限的高速公路,火车几乎可以说没有,更别提高铁机场了,根本没有,跟四通八达的一个小小的县城都没法比。


耳不聪目不明


作为一名晋城土著,就让我来谈谈对晋城的一点看法。


晋城地图可以看出晋城的地域分布,四县一市组成了大晋城,(高平市是个县级市)晋城人很传统,几十年了,本地人还是过着以前的生活,和大多数山西人一样,不愿意出门挣钱,都希望在家找份安稳工作,晋城做生意的大多都是河南人。

这几年晋城大力发展旅游,比较有名的有皇城相府,王莽岭,炎帝陵等。

煤矿资源丰富,前几年煤价高的时候也使得房价飞涨,从之前的均价3000到现在均价6500,不过平均工资还在3000左右,每个月累死累活挣不到一平米,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为一套房子而举家奔波。

晋城的高铁正在全力修筑,飞机场也批下来了,往后的出行更加方便。

总体来说晋城正在飞速发展,只希望物价房价再低点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更高了。


晓东说游戏


因为探亲.我经常去晋城市。感觉山西人对人很热情。对外地人是很友好的。由于不熟悉这座城。我经常要问路.而不论在哪里问路,都能得到热情帮助。感觉就像在自己家门口一样。前几天我又一次坐上城际公交去晋城。因为是周未.车票免费的。在晋城东客站下车,中午是学生放学回家的时侯。公交上人很多!一位女学生为我让了座。我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年轻人为老年人让座的好传统。我本人就是从一位年轻时代总是为老年人让座.。而变成如今年轻人总为我让座的老年人。没有想到晋城人也一样。我又再次坐上了免费公交。也就是说我去晋城玩个来回.没有花任何路费钱。晋城大街上很干净.人穿衣服很纯朴。这是一座去了还想去的地方。我的亲人能在这座友善的城市工作,我很满意!


园766


我土生土长的太原人,距离近300多公里,我所了解的晋城,早年是从皇城相府开始的,还有当年轰动一时的阳城电厂,后来有朋友在哪里搞旅游,去过趟沁水,柳氏民居,钰山,当地人纯朴、聪慧、好客,还有那里的和子饭👍


晋正能量


去之前先就听说了它的许多美名,晋城,因着这美名,在我心中霞光万丈。再碰到朋友,就已经是逮到谁就跟谁吹嘘一番,若是有谁不知道,就认为人家才疏学浅,先在心里把人家鄙视一番。进入晋城,才发现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诚如大家所知,晋城位于山西省。处在中国最有权力显山露水的部位,它又显得那么不动声色,即使出个把名人,享一时美名,风头便尽。这一点与中国的周庄特别相似,有着一些纯属老庄哲学在罩着这里,不要大富,不要大红,不要为一时的某种异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产生焦灼的冲动。其实凭着它“煤海”的外名而赚的钱,有何不可?但它没有艳艳红尘上靡荼的繁华,整个城市,只是那么坦然地,把它本来的面目呈现给你,只有干净,俐落,大方。管你是喜欢上海的风月无边还是北京的浑然天成。

来晋城旅游的人,第一印象一定是它的好气候。因为处于较南的北方,所以能够吸收北方夏天的凉爽和南方冬天的温暖。晋城人在这点上特别能与他人过得去,来这旅游,他们从来也不会夸耀晋城的天气,一是这实在很显而易见,二是不愿过多的引起我们内心的忌妒。毕竟我们也算他们的衣食父母。不过作为一个外乡人,我夸奖一下也并不为过。住在长沙太久,我已经本能的不计较它的天气,可是这里,又重新把我在长沙城里消弭殆尽的渴望重新调动起来。在晋城不过住了几天,我就产生了对它的依赖感,大部分因素是因为这里的天气。吹够了几天“晋风”,我便不能想象会到我的家乡—长沙应该如何生活。

晋城地方并不小,但总给人一种没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只感。房屋之间,总隔着不算太小的距离,即使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怎么也挤不拢来。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头攒动,没有人在这条购物街上疯狂血拼。晋城人在穿上是不讲究的,与逐年上涨的煤的价格大相径庭,让人怀疑莫不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特意留白的一段空档,全被我在对各色商品的审度中挥霍一空。

想要重点谈的是晋城的吃食,因为晋城偏于北方,所以面食玉米类成为他们的主食。就像皇宫贵族吃惯了山珍海味一样,突然吃到青菜萝卜,很容易就被攫住味觉,古朴厚实的外表,没有沃若的光泽,可以渺小到让人仅仅是扫过。想要真正在这里品尝到美味,没想到还要经过的这样考验。正因为如此,才让许多华而不实的人错失良机,可能一辈子也与此无缘。很容易联想到这也许是糕点师思虑许久才想出的良策,可以既不丢工作,又能让真正的有心人与他遥相呼应。

木耳圪贝:木耳圪贝是晋城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名吃,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因制法特殊在当地广为流传。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烧猪肝:烧猪肝是阳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作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 烧三鲜:沁水县名菜。三鲜为猴头、木耳、黄花菜,皆是沁水境内特产。

晋城的名人,在我看来,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的老师陈廷敬了。最后一天我们一行去了他的故居。陈氏七代为官,可算得上是贵族,再加上家教正统,门规森严,在当地很富有名望。它拥也所有一切傲人的资本,但同时这些不容破坏的名誉,必然牺牲了一些人。一经了解,果然就有一个陈氏家族的女儿因该嫁不成,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在这样的家族里,此类事在所难免,即使是晋城,也不例外。

在大城市里混得光鲜亮丽的人们,也许到了这里,便像坐牢一般,谁立不稳。可是对于这里的人,却像要把牢底坐穿一样年年住下去。其实它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够。晋城的难题在于:怎样实现多元与个性的统一化?


北派三叔


只要是外地人,晋城人一律有称呼,河南,安徽,河北一律草灰,记得老驿后,南寨一带,江浙人员较多,一律(方言)扎扣(浙寇),长治方面都是追汉(方言)意指扒手,只要不是晋城本地人,谁都瞧不起。


94128488



阿飞侃社会


我是一个拿着晋城身份证在这里工作12年的外地人。山西晋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本地人纯朴,包容,友善。市区绿化不错,消费偏高,交通拥挤,城市基础建设和管理急待提高。目前只有不多的普快列车途径本市,高铁机场筹建中。出行主要靠高速公路。希望晋城主要领导担当负责,让晋城的明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洁净,人民更加幸福!


旭日148197626


晋城本地人还是不错的!倒是晋城现在本地人没有多少了,河南人占一半,剩下长治人在晋城也有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