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具有獸性,而不是所謂的人性

在人類實現文明化以前,世界是從來沒有戰爭的,這話是什麼意思呢?也許你會認為我想說,戰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而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人類文明化的進程,實際上就是人性道德敗壞的進程。

人類文明的發展會伴隨著人性道德的敗壞,對於這個觀點,或許你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也或許你會直接否定掉。

但你要知道,在人類文明化以前,人類群體跟動物群體是沒什麼兩樣的,種群之內所產生的衝突絕大部分都是雄性為了爭取雌性的繁殖機會而爆發出來的個體衝突。

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具有獸性,而不是所謂的人性


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具有獸性,而不是所謂的人性

在動物世界中的這種個體衝突通常都是點到為止的,戰勝的一方絕不會乘勝追擊,然後置對方與死地。

可我們現在的人呢?在很多情況下,人與人之間只要爆發衝突,彼此之間總會有那麼一種想要掐死對方的慾望,只不過礙於理智上的剋制,最終都沒有使這些悲劇發生而已。

但我們要知道,對動物而言,它們是沒有理智的,在它們身上只有一種獸性,可今天的我們似乎都對獸性產生誤解,對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貶低,以它來比作是人類種群內的那些最敗壞的個體分子,可本質上,那個最敗壞的分子該應說他有人性才對的,而不是說他有獸性。

因為人性本就是隨著人類文明社會的發展而逐步被敗壞的一種東西,而這種東西通常是會越來越爆裂,越來越殘忍,越來越互相殘殺的。

換個角度去想想,這倒是挺可笑的,在很多的情況下,很多人所理解到的人性都善良的,不過這也沒錯,畢竟在我們身上都會因為意識的作用而產生一種叫作感同身受的機制。

我們依靠著這種機制來包裹著自己的人性,使它能呈現出善良的形態,然後再用理智來剋制那種所謂獸性的爆發,最終呈現出人的真善美。

可是,當我們從整個物種及文明層面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人性的話,也許你就會發現,人的真善美只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

就拿戰爭來說,人類文明早期的氏族部落發生衝突,打一次仗死十幾個人就已經不得了了,因為一個氏族部落通常就那麼幾十個人。

但隨著人類文明化的發展,部族戰爭開始發生,比如被我們所稱道的黃帝、炎帝、蚩尤等帶著自己的部落打成一片,隨後還出現了商滅夏,周滅商等大規模戰爭的發生,一次就死好幾百人。

到了戰國時代,這戰死的數量直接躍升到了上萬的地步,文明發展到了近代的高度文明所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場上就直接死掉了1200萬以上,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直接戰死人數更是達到了半個億之多。

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具有獸性,而不是所謂的人性

這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狀態,文明越是進步,人性中的利益佔有慾也就會越高,爭奪的慾望也就會越強,同時道德水準也就會隨之而降低。

文明未發達之前,人主要跟動物一樣以本能上的獸性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可發展到了現在較高度發達文明卻只能以法律來對人們進行強制性的約束,而這一點,從在不違背法律的基礎上,什麼道德不允許的行為都能有人做得出來的現象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古人曾說,世風日下,其實這說明了古人早意識到人的道德水準是會一路的走低的,而並不會隨著文明的發展而提升。

人類的道德,淳樸性都會隨著文明的發展而逐步消失,因為社會生活會隨著文明的發展而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狡詐,越來越敗壞。

淳樸守德之心已經沒辦法再維繫得了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的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