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疫线”故事——战“疫”,青春最美的标记

我叫孙贵花,90后,甘孜州丹巴县人,道孚是我的第二故乡。

还是小学的时候,老师曾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老师,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医生,因为医生可以给村里的爷爷奶奶看病。"

天真幼稚的话语,却表达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也从小在我内心深处萌芽。从考入甘孜州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再到毕业后2016年有幸被道孚县人民医院聘用,时光像流水一样匆匆流过,而我在成长的路上学到了很多。一直以来,我都为梦想追逐着,辛勤耕耘着自己深爱的这份职业。


我的“疫线”故事——战“疫”,青春最美的标记


我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终于可以回家好好陪陪家人,而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打破了春节的祥和,看到微信里发布的疫情信息时,虽然暂没接到单位通知,但总觉心里有几分不安。可能是职业病的原因,那几天几乎每天都要关注,年三十正当和家人团年时,接到通知要求必须全部返岗,当时我没有给家里人说,可爸爸还是看出了我有心事,私下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告诉他:"因为这次疫情,院领导通知让我们返岗"。爸爸沉默了一会,跟我说,你明天就收拾东西赶快回去上班,这是你的职责,现在医院需要你、病人需要你、你快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直以来教导我们,干国家的工作就要尽职尽责。

回来以后,按照院领导安排,我一头扎在工作中,多了一份紧张感,到隔离病房开展工作是最艰巨、最重要的工作,稍不注意就有被感染的危险,在这期间我们都纷纷写好请战书,随时待命进入隔离病区。说实话我内心更多的是期待。终于,2月10日下午,我接到通知:准备好进入隔离病区!我以最快的速度向护理部主任报到,在办公室里主任再次向我详细的介绍了穿脱隔离衣的步骤,虽然之前我一直在练习穿脱防护服,但还是认真的记着主任的叮嘱。

在我进入隔离区的时候心情是忐忑的,有说不出的感觉,心中闪现出很多个"万一",但是,没有"万一",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全副武装的我向护士长报到,进入隔离病区,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开始和其他姐妹上班了,这期间没休息日,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从早上八点多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后,首先要为每个病房送饭、普测生命体征、抽血、采咽拭子、输液、收集垃圾、打扫卫生、陪同病人照 CT、消毒等等。忙碌在医院的楼层里,有时候实在走不动了就在楼梯间休息一下,因防护服完全封闭,护目镜里要起一层厚厚的雾,当时有没办法用手擦拭,只能利用空隙看地面,大家都已经汗流浃背,甚至都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都没有一句怨言,实在累了就靠着墙休息一会相互鼓励。

我的“疫线”故事——战“疫”,青春最美的标记


我的“疫线”故事——战“疫”,青春最美的标记


在隔离病房的这些天,我突然间成长了很多很多,深深感受到医务人员这份职业伟大的深刻含义。当患者把寄托希望的目光投向你时,才知道什么叫争分夺秒和死神作斗争,而每当此时,我刚进病房的忐忑已跑到九霄云外。那天,我主动找到杨嬢孃捐出自己攒下的1000元,希望给需要帮助的人,钱不多,但是是自己的一点心意。晚上休息的时间,浏览着各地疫情信息,看到一幕幕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职工日夜奋战的画面,鼓励着我越在危险时刻,越要迎难而上。于是,在隔离病区,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我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这几天,每天晚上准时能接到爸爸妈妈及亲戚朋友们的电话,因为他们知道我晚上才有时间。妈妈每次第一句问的都是"你还好吗?没什么不舒服的吧,相信你是最棒的!"、"你要好好吃饭,保护好自己"等等,让家人们担心了……

那天下午,我走出了隔离病区,像是上了战场的战士归队一样,脱下笨拙的防护服,身体感觉轻松了许多,而心却始终在里面,担心着里面的病人是否有所好转······

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事,跟其他人相比,我的经历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内心深处埋下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我是护士,让我先上。也很庆幸我是一名护士,有机会参与到抗"疫"一线斗争中,这也许是我的青春里最美的标记。

记者:戴建伟 兰强(道孚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