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家,是永恆的話題,對中國人來說尤甚。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對於“家”,中國人有與眾不同的詮釋與理解:從家院到家庭,從家園到家族,從家室到家學,從家教到家風……

家之一字,其重千鈞。而豐富抽象的家文化,則建立在繁多具象的“家”之上——她們,是星羅棋佈在960萬平方千米土地之上的眾多民居,是“中國人的家”,有各自鮮明的地域印記、獨特的建築特色,也有的不同的民俗風情,和平實的煙火氣息。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為啥咱的家,造型不一樣?

從北京的四合院,到江南的天井院;從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到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碉樓;從東北地區朝鮮族的矮屋,到西南地區侗族的木樓……

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中國人聊起“家”的時候,總會產生一個共同的疑問:都是中國人,為啥咱的家“長得不一樣”?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依次為:四川甘孜丹巴縣的藏族碉樓。圖/ VCG;安徽黃山黟縣宏村。圖/VCG;山西祁縣喬家堡喬家大院。攝影/李文博

八個字:因地制宜,順應自然。

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時間裡,中華民族的先祖,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造型多樣的民居,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物質財富。法天象地,是他們創造文明的智慧,當這種智慧運用到構屋築室時,縱橫三萬裡的土地上,便產生了各類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的民居。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你家比我家還美?我不信。

沒有最美,只有更美。

十幾年前的這句話,放在民居上似乎更貼切。因地制宜、順應自然,使得中國的傳統民居,都像是從土地上長出來的一樣,與周圍的環境完美融合為一體,依山的渾厚,臨水的精巧,每種建築,都有她獨一無二的美。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不是吹牛,我家真住“城堡”

若到過河北蔚縣,你會懷疑《稻香》裡那句“還記得家是唯一的城堡”,就是為蔚縣的古堡量身打造的。

蔚縣的蔚,音為“玉”。古代燕雲十六州的蔚州,就是現在的蔚縣。她位於河北省西部,是連接華北平原和張北平原的險關要塞。明朝時,北方遊牧民族經常由此南侵,為防禦侵擾,屯駐此地的軍民,自發修建了大量城堡,“有警則入城堡,無事則耕種,且種且守”。由於這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官府還會出資幫助修築民堡。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圖1:蔚縣上蘇莊古堡。攝影/ 何嶸;圖2-4:蔚縣卜北堡、堝串堡、邢家莊,攝影/紀睿泓

蔚縣以南,千里之遠的福建,也有城堡形建築,當地叫做土樓。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的漢人,為躲避戰亂,南遷到偏僻的山區定居。顛沛流離的生活,讓他們深深體會到了團結互助的重要性,因此,土樓裡的人,都是以血緣為紐帶,聚族而居的大家族。

永定縣的承啟樓,是客家土樓的典型代表。她由四個同心圓建築環環相套、組合而成,中心是第一圈祖屋,由一個小的圓形院落構成;第二圈高一層,設32個房間,充當書房;第三圈高兩層,每層有40個房間;第四圈高四層,每層有72個房間。第三圈和第四圈的房間,一把用作臥室、廚房、穀倉等。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承啟樓外圈圍裡圈,不正是“家“的意義嗎?圖/ VCG

我家的樓和你家的樓,不是一種樓

當與南方一些少數民族朋友談論“樓”這種建築時,一定要先確認,你們說的是不是同一種樓,因為,有可能你說的是鋼筋水泥建成的樓,而他/她所說的,卻是吊腳樓和竹樓。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吊腳樓,通常建在山坡或者水邊,除了房屋主要區域的宅基外,在房屋後面或兩側,可以挑出一部分地板,下面用木柱支撐,形成架空的樓閣。這種營造方法,不但可以節省耕用土地資源,而且可以有效增大建築的可用空間。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鳳凰古城,沱江兩岸是密密麻麻的吊腳樓。圖/ 盧文

湘西是吊腳樓集中分佈的地區,而湘西吊腳樓中,最知名的莫過於鳳凰古城的吊腳樓。許多人帶著一本沈從文的《邊城》來這裡尋找他的詩意故鄉,卻意外被沱江邊的吊腳樓吸引了目光:

纖細的支柱斜插入牆壁或立在水中,支撐著上部沉重的建築,彷彿一陣風來就能吹倒,看一眼就心驚肉跳,禁不住要為樓裡的人擔憂——萬一塌了可怎麼辦?其實,這種結構相當堅固,可謂有驚無險。臨河的岸邊,連排的吊腳樓,被細密的支柱網撐在空中,只有親眼見過,才能理解什麼叫真正的“臨水而居”。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湘西的土家人用木頭搭建了吊腳樓,雲南西部的傣族人,卻用竹子搭建了竹樓。

由於雲南西部雨水多、空氣溼潤,且靠近江河常有水患,所以傣族人便創造了適應本地氣候的幹欄式民居——竹樓。幹欄式建築,距今已有10000多年曆史。傳統的傣族竹樓,整體建築結構都由竹子捆綁而成,牆壁也是由竹篾(薄竹片)做的,屋頂由竹篾夾住稻草覆蓋。竹樓沒有庭院,因此佔地空間極少,加上成本低、建築符合當地氣候和地形,所以一直保留至今。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西雙版納竹樓。圖/ VCG

現在,大多數竹樓的柱樑都採用木料,再以竹子搭成上下兩層的小樓,上層是居住空間,分為前廊、堂屋、臥室、曬臺四部分,下層用來圈養牲畜、堆放雜物。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這些美輪美奐、宛如天成的民居之外,還有新疆的阿以旺、內蒙古的蒙古包、貴州的石板房、雲南白族、納西族的坊院、梅州的圍龍屋、開平的碉樓……

中國人的家,有多了不起?

星羅棋佈在960萬平方千米土地之上的眾多民居,是“中國人的家”,有各自鮮明的地域印記、獨特的建築特色,也有的不同的民俗風情,和平實的煙火氣息。

特殊時期,我們有更多時間在家裡,和家人在一起。我們一起保持家居清潔衛生,維護家人間的溫馨和睦,拾起家的溫暖妥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