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提起崔興武可能知道他的人很少,但若提電影或歌曲《嘎達梅林》,或許大家都不會陌生。崔興武的軍隊就是鎮壓嘎達梅林起義的主力,嘎達梅林本人最後也犧牲在崔興武的部下李守信手中。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崔興武是奉系軍閥湯玉麟的第十七騎兵旅旅長,他所屬的部隊長期駐紮在當年的熱河北部地區,也就現在的林西、大板、林東、天山、開魯和扎魯特旗一帶。此時他利用手中的職權,四處搜刮,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熱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間,他乘巴林左旗出荒(放墾)的時機,採取巧取豪奪手段,佔據了碧流臺與揚家營子兩個鄉鎮之間的大片土地,面積達一百五十平方里。範圍包括東到揚家營子海力根臺廟和南下段東山頭,南到大梁溝裡北山分水嶺;西到碧流臺五鄉營子東小河,北至二道井子南山分水嶺,共計有可耕地三百零二頃(30200畝),有大照四十五張。時人稱為⺀司令地″。這些土地開墾後,崔家便開始招人建村落,先後形成七個村子,名為上段、中段、北下段、南下段、蒙古營子、東山灣、西山灣,有的名字至今沒改。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有這麼多土地,崔興武因職務在身,無暇顧及,於是委託其堂二弟崔海山(人稱⺀崔二大人)替他管理。在崔海山當家的七八年時間裡,他採用收取封建實物地租的方式經營這份產業,倒也乾的有聲有色,收穫頗豐。全盛時期每年收入糧食超過3000石,養馬1000餘匹,牛200頭,羊2000餘隻,駱駝170峰到200峰,其中用於跑運輸的有12把(每把7峰)。估計年收入接近十萬銀元。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經濟基礎雄厚以後,崔海山在中段建起了一處豪華的莊園,佔地約十畝。有正房7間,伙房、門房、倉房30餘間。稍後,為了防備土匪襲擊,在原大院的外圍,又壘了周長640餘米的圍牆,牆基寬5尺,牆高1.2丈,四角設有炮樓。圍成的大院,分為東、西、中三院和裡外院。這所莊園大院被人們譽為⺀北宮″。北宮裡養著專職炮手二三十名,配有精良的快槍30多支,還有很多洋抬杆、大抬杆等土炮裝備,有如銅牆鐵壁一般。據說當年當地的一些聲名顯赫的土匪武裝,在經過北宮的時候,全都繞道而行。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進入偽滿時期後,因為崔興武把部隊交給了李守信(在林西逃跑至新京投靠日本人),便失去槍桿子,沒有了權勢。兼之崔二大人已老朽,失去了魄力,於是⺀北宮″的事業就慢慢地顯現出頹勢。雖然收入減少,但是崔興武在珠米桂薪的偽首府長春仍要維持其高額的花費,就不得不變賣自家的馬匹或駱駝來緩解燃眉之急。屋漏偏遇連夜雨,此時再加上崔家的所有槍支全被日本人收繳,這就直接導致曾經風光無限的⺀北宮″瀕臨破產倒閉的危局。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偽滿五年(1938年),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崔興武只好選派從原籍黑山縣老家來的遠方侄子崔玄機為經理,並指定原來大管家周玉亭為副經理,接管了崔海山的總管家的職務。崔玄機是個新派人物,具有現代思想,他上任以後,對⺀北宮″的現狀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措失。他首先賄賂官府和當地有權有勢的地主,很快就撈上海力根臺協和會會長職務。有了政治資本,他又開始對崔興武的這家莊園的人事制度進行變革。他將莊園的名字為改為⺀新興農場″,門口掛的牌子就寫這幾個字。他從原籍黑山縣招募了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充實到各個崗位,並撤換掉部分舊職員。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 探春(對大觀園改革)

崔玄機除了在體制上改革外,還在園莊進行了有益的科學實驗。他引進新式農具和良種,引進四套兩輪新式翻地鐵犁、手搖鍘草機、膠輪大車等。偽滿十年(1943年),從開魯引進日本進口的種公馬和母馬,同年還引進⺀大白臍″黃豆種,大葉揚樹種等。還使用過日本進口的化學肥料。他還在中院門房開設了⺀福興號″雜貨鋪。在西院建了曲房、碾房、磨房,打算把開魯將要倒閉的燒鍋遷回來重新開業。

赤峰巴林左旗解放前的大地主崔興武軼事

崔玄機採用了一些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將⺀新興農場″治理的井井有條,代表著那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因而莊園的經濟狀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於受當時日本即將戰敗大環境的影響,崔玄機所做的種種努力,終究迴天乏力,到一九四五年領土匡復之時,莊園的經濟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土改時期,黨發動廣大群眾對崔興武莊院財產進行了清算。參加清算鬥爭大會的蒙漢群眾有一千多人,鬥爭會連續開了七天。結果挖出浮財馬、牛三百多頭(匹),糧食一千多石。最後駱駝運輸隊、莊園大院財產收歸國有,土地按政策分給了百姓。這樣,崔興成在左旗的全部產業都煙消雲散,他後來也在一九四七年被解放軍擊斃於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