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新冠病毒肺炎——首批疫苗動物實驗已產生抗體——神秘“巨人”施一公,

這一串詞句的出現,令世界矚目,令國人欣慰,令中國驕傲!

在抗病毒疫苗研製的背後,有一位重要人物——施一公……


施一公,清華大學畢業,應邀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後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他的研究被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在他之前,還沒有任何華裔學者獲得此獎項。他在美國的年薪高達1000萬美金!


但是他回來了,2007年,40歲的施一公,毅然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從教授,到生命科學院院長,到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再到2015,創辦西湖大學,深入研究生命科學,他的志向是,“為了改變人類命運的軌跡”!


現在,正當新冠病毒在中華大地肆虐的時候,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中國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在整個世界都企盼的時候,他們的研究成果出來了——首批疫苗動物實驗已產生抗體,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表明了疫苗研發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施一公


一、遵從父親為他起名“一公”的寓意,立志走向一個以天下為公的未來


1967年的5月,在河南鄭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誕生了一個小男孩,父親為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為公”,這是一個帶著時代烙印的名字,也是蘊含了他父親一生秉承的準則,以及對他未來無限的期望。


施一公年輕的生命裡充分了坎坷。2歲那年,全家人隨爺爺下放到農村,住在一間破舊的牛棚裡;20歲那年,父親因車禍去世,那一年,他在清華大學。不管身處怎樣艱苦的環境裡,施一公始終奮發向上,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同學們眼中的“學霸”“學神”,他參加各類數學物理競賽,無論是在省內還是全國,一等獎都非他莫屬。1985年高三的時候,他被保送進了清華大學。


父親的去世對他打擊很大,但他沒有忘記父親給他起名“一公”的期許,它帶著父親的願望,帶著父親的遺志,他對父親最好的懷念,就是像父親希望的那樣,做一個“一心為公”的人,要走向一個以天下為公的未來!他告誡自己,不能因為小我而消沉,他的肩上,負有人類的使命,時代的責任!


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他知道,很多時候,父母的話,是應該聽的。


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喜歡跑步追戰爭劇的院士


二、以科學的精神,敢於挑戰權威,成為最出色的學生


1989年,他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提前從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畢業,以全額獎學金,赴美國深造,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那是全美一流的大學。


在這裡,他高度自律,勤奮鑽研。英語有差距,他每天規定自己背誦25個新單詞,蒐集大量的英語資料,閱讀大量的英語讀物,很快將這塊短板補上。在科研上,他勤於鑽研,善於思考,堅持實驗,做了大量的研究筆記,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和見解。


他不盲從權威,敢於提出質疑。有一次,他的實驗室導師,也是系主任,發現了一個生物物理學中的重大理論突破,非常激動地向大家進行演示。施一公敏銳地發現了一個演算上的錯誤,並且當場指出。導師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對他刮目相看,並且公開宣佈,施一公是他“最出色的學生”。


他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治療癌症的藥物研發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破解了這一領域的生命科學之謎,當年的施一公36歲,獲得了“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獎”,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學會頒發的,而這一獎項設立17年以來,他是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一個有為的科研者,他知道,權威的話,不能盲從,路要靠自己走。


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施一公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三、懷抱赤子之心,學成歸來,報效國家


這樣的施一公,成為美國各大學、各研究院最搶手的人才,其經濟待遇也是非常的優渥。但是,他放棄了,他拒絕了——他牢記父親的教導,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那是2007年,那一年,他40歲。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祖國還不夠發達,在世界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地位;他看到,國內的教育亟需發展和提高,年輕人在理想教育、愛國情懷上,需要好好培養。


他帶著一身的才華,一身的學識,滿腔的熱忱,回到了祖國,回到了清華,開始了他事業的新徵程。


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不知疲倦地忙碌著。當一個人很有理想、心情愉快地時候,他的工作會特別地有勁。他保持著年輕時就養成的體育鍛煉的習慣,每週都會爬一次香山,他覺得,回國也好,事業也好,就像這登山,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


的理想,不僅僅是科研,他不僅要在科研上改變人類的命運,他更要在精神上,帶領年輕人登上新的高峰。他說:“現在很多人缺乏理想,缺少那種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不會放棄的精神。”


他在清華為本科生開設一門思想政治課,他的學生這樣評價他:“施教授常常結合自己豐富的經歷,給海外的中國學子講愛國,他就像是我們的輔導員,說出來的話讓我們更信服,而不是唱高調。他是真正的赤子,他回國到清華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施一公的拳拳之心,影響了一大批海外學者,他們紛紛遠渡重洋,回到祖國,僅回到清華的人才就達到70多人。他們像施一公一樣,精忠為國。


這件事甚至驚動了《紐約時報》,他們感到震驚不已,文中這樣說道:“因為施一公,中國對美國的人才流失居然開始反轉,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的曙光。”


而施一公也希望,通過他的努力,加強中美學生的交流,使普林斯頓、耶魯、哈佛等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機會到清華來、到中國來,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讓他們能真正瞭解中國。


一個愛國的科學家,他知道,只有回到祖國的土地上,才能真正的精忠報國。


施一公,一個很純粹的名字,是什麼讓他成為今天中國最酷的科學家

做祖國發展的參與者


現在,疫情當前,挺身而出的,不光是那些逆行而上的醫護人員,更有許多像施一公這樣的科研人員。這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怎樣才能讓它們遠離人類,還人類以健康寧靜的生活?就在全社會都十分焦慮的時候,施一公領導的西湖大學科學實驗室宣佈,他們已經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神秘面紗!真正從源頭上攻克病毒,我們看到了曙光!


願中國有更多的科學家,能夠像施一公一樣,一心為公,潛心研究,上下求索,為國效力,為民造福。


謝謝你們!


[ 我是七彩成長路,我手寫我心。希望我的人生充滿陽光,希望你的路上有七彩相伴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