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記者調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國汽車報

隨著“復工潮”來臨,復工期間的防疫管理和安全出行成每為一位上班族最關注的熱點問題。政府及一些業內人士針對出行提出了相關建議,如中國疾控中心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之私家車預防臨時指南》指出,相對於公共交通而言,私家車的安全性更高。然而對於有駕照但沒有車的人來說,就只能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通勤了嗎?諸如共享汽車、共享單車這類的共享出行方式就成了這部分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出行的重要選擇之一。然而,一直以來針對共享出行安全性的種種吐槽,在疫情期間更加凸顯。針對共享出行的衛生安全性,本報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疫情期間,防止交叉感染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共享汽車衛生狀況的問題在這一時期則更為重要。相關服務商有無針對性舉措?如何保證共享汽車都能得到有效消毒?實際情況如何?無不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

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

網約車安全係數高

與以往擔心的網約車出行安全不同,這次消費者擔心的安全是網約車中是否會有存留病毒,成為病毒傳播媒介。新聞報道中關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方式似乎讓人躲無可躲,有的是與患者同乘大巴時被感染;有的是同樓鄰居為確診患者,因為同乘電梯被感染。另外,在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檢測出病毒的核酸等一系列報道,讓消費者不禁更加擔憂共享出行的安全。對此,曹操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疫情期間的運營安全已有考慮,“平臺已為首次出征的數百位司機配備了防護服等裝備和消毒液,堅持每日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殺菌工作,同時在全國司機群體中宣傳貫徹科學預防、隔絕病毒的相關防護知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杜絕傳染的可能性。”這位負責人說。

一位疫情期間仍在運營的網約車司機對記者表示,疫情期間他在每一次接送完乘客後都對車輛進行一次消毒,既保護自己,也保證下一位乘客的安全。他說:“心裡一點不擔心是不可能的,家裡還有妻子和孩子,我不能出問題。在現在這個特殊時期,保證乘客和自己的安全都很重要。”

同樣,行業巨頭滴滴發佈公告稱,已在全國106座城市設置了司機防疫服務站,為服務一線的司機免費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並幫助司機完成進行全車車輛內外的消毒工作。然而,全國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都十分緊缺,網約車平臺也不例外。此前滴滴總裁柳青曾在微博上為醫護保障車隊求助口罩、防護服以及體溫計。

據瞭解,目前各座城市的網約車都配備了防護工具,在近日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表示,根據北京市防疫領導小組交通保障組要求,巡遊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車輛每日消毒兩次,引導乘客優先在後排就坐。

新冠肺炎疫情為網約車增添了一層新的“不安全”,但在病毒面前,有司機面對疫情的勇敢和盡責守候,降低感染幾率,為共享出行增添了一份心靈的溫暖,使人類擁有更強戰勝病毒的力量。有人認為,此次疫情將會拉動汽車銷量的上漲,緩解車市銷量不濟的局面,同時網約車也將面臨客源下降的危機。然而也有觀點認為,此次並不同於與2003年非典時期的車市環境,如今我國車市已經進入存量時代,長期銷量將不會產生巨幅波動。

從這次疫情可以看出,無論私家車多麼重要,網約車都沒有無聲的消失,反而是更好地彰顯了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愛比疫情蔓延的更加迅速。共享出行安全與否,在這場戰“疫”中體現地十分明瞭。

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

分時租賃多措應對疫情

共享汽車的衛生狀況一直是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問題,如今消毒工作備受各方重視。在對某共享汽車平臺員工李女士的採訪中得知,正常時期共享汽車企業一般每10~15天會對車輛進行一次集中消毒。“在如今的特殊時期,消毒工作進行地更加頻繁,車輛被使用後便會停運一段時間,由專人消毒之後才會繼續上線,所以在手機客戶端上能夠觀察到,汽車數量的更新頻率相較往常有所下降。”李女士說。

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在特殊時期,配備相關物資、要求員工報備健康狀況、高頻次消毒等舉措,是減少交叉感染的必要之舉。出行服務相關優惠政策推出,能夠讓出行人群擁有更經濟、多元化的選擇。記者調查發現,相比於公共交通而言,用戶更認可自駕出行的安全性。為此,面對疫情期間的出行需求,各大平臺推出了相應的舉措保障出行安全。

據記者瞭解,共享汽車品牌GoFun提出了從源頭把控,嚴格落實各個環節的工作,全面升級員工個人防護、車輛消毒等各項措施,最大化保證車輛衛生安全。GoFun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源頭做好保障和監測。為配合防疫管理,GoFun出行升級車輛運維人員個人防護,統一為運維人員配備防護物資,口罩、手套並要求佩戴,保證員工安全。每天兩次報備健康狀況,在保障員工個人安全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放心的服務,這是運營服務中的關鍵一環。

另外,GoFun出行在日常清潔基礎上增加車輛消毒環節,不同於公共交通,共享汽車因一人一車、安全私密的特點成為不少用戶現階段的出行首選。疫情期間,GoFun出行在現有資源利用下,積極調配人員,全力應對消毒工作,對所有用於整租、短租、日租及分時租賃的車輛均做全方位消毒處理,並最大限度增加消毒頻次,降低交叉感染幾率。

據瞭解,針對共享汽車的不同應用場景,GoFun出行還推出差異化的消殺方案、用於分時租賃的車輛,GoFun出行推出“一客一消毒”措施,對於日租、整租、短租的車輛則在用戶取車前和還車後進行全面消毒處理。

“為了讓用戶能安心用車,門店及車輛都會進行全面消毒。”神州租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消毒後的車輛均會配備消毒告示牌,用戶可放心乘坐。以車輛消毒為例,每輛汽車在用戶還車後、取車前都會進行全面細緻的消毒,其中包括車內外的重點消毒。車外消毒部位為四個車門把手及後備廂把手,車內重點消毒部位包括方向盤、中控臺、座椅、中央過道、後備廂、鑰匙包、車鑰匙及行駛證等。另外,神州租車可以實現全程無接觸取還,取還車通過神州租車App自助操作,全程不與人接觸,與共享單車一樣快捷簡單。

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

實際情況並不樂觀

根據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小微型客車租賃經營者應加強對租賃車輛的日常使用管理,建立租賃車輛技術檔案,定期進行檢測維護,確保租賃車輛性能及安全狀況良好,車容車貌衛生整潔。在目前疫情之下,共享車輛的實際衛生消毒則應較平時的實施標準更高、強度更大。這就對共享汽車服務商的運維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記者對目前還在運營的部分共享汽車的衛生消毒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

調查中記者發現,很多共享汽車的車身與車內都並非整潔乾淨,有的車內甚至佈滿菸灰和菸頭,衛生狀況令人擔憂。有共享汽服務商宣稱的旗下每輛車都會有保養清潔標籤,但記者在實際走訪中卻並未發現有車輛貼有該標籤,因此每輛車最後的保養清潔時間也無法確定,特別是部分被使用者停放在非服務商指定還車停放點的共享汽車,其是否也能夠做到及時消毒就更加難以確定。

同時記者還注意到,通過對車輛牌照與車輛續駛里程變化的觀察,在記者調查的幾個設在居民較密集社區的共享汽車投放點的空閒車輛,在一週之內幾乎沒有被使用過。由此可見,疫情期間共享汽車的使用頻次似乎並不多,而共享單車的使用率反而更高。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針對當下疫情,共享汽車服務商幾乎都提出了車輛消毒的相應措施,但是從實際效果上看,“一客一消毒”的舉措似乎並不容易切實實現,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共享汽車的衛生狀況仍然沒有做到萬無一失,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衛生安全風險。

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

記者感言:疫情給共享出行敲響警鐘

除了疫情造成的全範圍的出行減少外,共享出行中“共享”這一特性會使其顯得更加顯眼。無論是網約車還是分時租賃,都會存在與他人接觸的可能性(包括間接接觸)。那麼在當前環境下,大家對共享出行在防止感染新冠病毒的安全性方面肯定存在擔憂,即使是日常出行,肯定也會優先考慮私家車、電瓶車/自行車、步行等出行方式。

對於網約車而言,大部分網約車司機會因為客源減少及害怕被乘客傳染等因素選擇在家休息。分時租賃雖然沒有固定司機,但目前的分時租賃還難以做到“一客一消毒”。雖然疫情對網約車與分時租賃有著同樣的衝擊,但對兩者帶來的影響卻有一定區別。

網約車的運營主體是由車主和平臺兩方面構成,由此帶來的損失也是由車主和平臺共同承擔。對於車主來說,受疫情影響,可能會有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收入受到極大影響。對於全職司機而言,尤其是貸款尚未還清以及租車的全職司機,這個影響較大。由於春運期間是傳統的出行旺季,保守估計全職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可能減少3萬~4萬元。對於平臺來說,一方面平臺服務費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辦公場地的租金、App的開發、服務器的維護以及工資等開支和往常一樣,因此平臺也會有較大損失。

分時租賃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其運營成本相比網約車平臺多了車輛貸款、保險、保養維修、折舊、網點租金、維護、車輛維護人員工資等,本來分時租賃的日子就不是很好過,2019年已經有一些企業撐不下去了,疫情影響下分時租賃企業現金流的壓力會更大,不排除部分企業會被淘汰出局。

從長期來看,疫情還是會對共享出行市場有所影響。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後,大部分沒車的人都體會到了私家車的便利和安全,之前一切正常的時候,我國物美價廉的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共享出行可以解決市內以及城際間的大部分出行,因此考慮到交通擁堵以及停車難等問題,很多人都不會買車,但是疫情過去之後這一現象可能會有所改變。

2019年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是173輛,在全球20個主要國家中僅排第17位,即使按人均GDP來計算,該數據也與我國的經濟實力不匹配。這一數據相較於人均GDP明顯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高鐵、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比較發達,可以達到甚至在部分地區超越發達國家的水平;另一方面是我國的共享出行非常便宜,換句話講就是打車極具性價比。

未來,人們為了在發生類似公共衛生事件時不那麼被動,有條件買車而不買車的人大多都會選擇買車,沒條件買車的人創造條件也要買車。由於出行的總體需求的大趨勢依然增加,所以消費者的這一轉變從長期看並不一定會使得共享出行行業的規模減小,但是對增速肯定會有一定影響。

當寒冬席捲整個汽車行業,共享出行也未能倖免。去年下半年以來,時不時傳出共享出行運營商倒閉或經營異常的消息。儘管隨著汽車行業進入衰退週期,很多汽車企業將共享出行視作新的增長點,積極部署出行服務運營戰略。但無論怎樣,企業想要在共享出行領域獲得良好的發展,在將大筆資金投入共享出行領域之前,如何提高共享出行服務的體驗和了解消費者對共享出行服務的期待,恐怕是一門永遠繞不開的必修課。

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记者调查:疫情之下的共享出行 | 中国汽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