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第一期,心情很低落,每天都覺得恐懼,癌症真的沒得救嗎?

怎麼這麼多已經註冊了


得了癌症,心情低落,這非常能理解,但不幸中的萬幸,得的是早期肺癌。癌症很可怕,但主要可怕在晚期,而早期癌症多數是可以治癒的,當然也包括早期肺癌,因此,你也不必恐懼,放鬆身心,不必要活在恐懼焦慮中。


癌症真的沒得救的嗎?當然不是這樣,得看具體情況,不只是癌症,其他疾病也是一樣,要看具體情況,不能簡單地說某種病沒得救,具體病情具體看待。就癌症來說,早期多數可以治癒,晚期多數不能治癒。不過,大家也要注意其中的用詞,不要抬槓,早期多數可以治癒,當然不等於百分百可以治癒,那是不是因此就悲傷呢?不必要,心情不好是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必要一直深溺在負面情緒中不能自拔,太較真的話,就沒法活了,你坐飛機開車甚至走路都不是百分百安全的,那怕是坐在家裡也不是百分百安全的,那是不是要天天為此擔心?當然不必要,否則就有擔不完的心,就成了杞人憂天。晚期癌症多數不能治癒,但也不等於就沒肯定沒有希望,少數癌症即便晚期也仍有治癒可能,比如某些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每次我說到這種問題時,有的人就會舉例說某某某沒有治癒來反駁,這用不著你說,我當然知道,我又沒有說是百分百。當然,晚期癌症多數確實不能治癒,但也有相當部分的晚期癌症通過綜合治療,可以實現帶瘤較長期生存。對於確實不能治癒又沒有有效控制手段的晚期癌症,那就儘可能去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當然也只能做到儘可能)。


總之一句話,遇事要辯證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疾病更是這樣,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腫瘤專科醫生


我就不明白題主的心態為什麼這麼差?若是晚期肺癌,心情一時很差,或許還可以理解,早期肺癌有什麼可擔心受怕的呢?

我們主任查房時,經常性的會順出一句口頭禪:趕早趕巧,說的是任何事情只要趕得早,結果都不會很差,說實話,肺癌對生命的威脅的確很大,但只是晚期階段的肺癌,對於早期來說,還是有可能全身而退的。

問題中題主透露的信息是一期肺癌,屬於早期階段的癌症,我們就先來說說一期肺癌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對於一期肺癌的分類標準是直徑小於3cm、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的腫瘤,此階段的肺癌大部分都可以手術根治,理論上手術成功後就可以達到臨床治癒,雖然遠期效果不及原位癌階段的肺癌,但手術後的五年生存率仍然高達80%左右,之所以用5年生存率表示手術效果,是因為腫瘤復發一般會在5年內發生,如果超過5年,發生腫瘤的概率就和正常人差不多了。

至於題主說自己心情低落,每天都覺得恐懼,我覺是陷入了恐懼情緒中,這是一種很消極的情緒,說實話,對於生活中的問題,陷入不良情緒對於問題的解決並沒有什麼幫助,反而會讓你喪失正確判斷的能力,對此我的建議是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為何不能像海倫凱勒那樣,已上帝只給我三天光明的心態去處理生活中該做的事情呢?

我是醫心雕龍,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關注與轉發~

醫心雕龍


按照肺癌的臨床分期,一期屬於最早期,如果肺癌病人在第一期被發現,屬於非常幸運的一群人。一期常規的治療方式是根治性手術切除,對於年齡較大以及不適宜手術的患者,通常採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對於所有的肺癌病人來說,肺癌一期的病人預後最好,IA期病人五年生存率接近90%,IB期五年生存率能達到70-80%。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只要是早期癌,及時手術,大部分病人可以完全痊癒,正常生活。我的好幾個同事和同學查出早期肺癌,手術治療後都投入了正常的工作。

發現肺癌第一期,出現心情低落,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這個真的很沒有必要。談癌色變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如今有這麼多的好的醫療技術,好的治療方法,即便是晚期肺癌,長期帶瘤生存的人也大有人在,更何況是早期肺癌呢。相信科學,相信醫生,規範的治療,擺正心態,丟掉不良情緒,這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得了癌症之後很多人的心態會發生改變,難免會出現抑鬱,尤其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如此,生活中一件極小的事便可使其焦慮不安,心情總處於緊張狀態,這個就是常說的C型性格,又稱為癌症性格。長期鬱鬱寡歡的人患癌症的危險性比性格開朗的人要高出15倍。精神因素雖然不會直接致癌,但在癌症的發生和疾病進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跨越的不是千山萬水,而是自己的內心。很多時候,你害怕的事情絕大多數並沒有發生,而永遠只在自己的想象當中。所以,要學會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長期的消極情緒,焦慮、恐懼會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對疾病的恢復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恐懼、害怕、低落不僅於事無補,還會產生負面作用。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

對於癌症患者如果出現了嚴重的抑鬱,這時候家屬應該多給予她一些關注和鼓勵,這樣使得患者感覺到被關心,病人自己也要學會傾訴,多交朋友,多一些戶外活動,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心理疏導。得了肺癌確實是比較不幸,但在一期就被發現並得到治療其實是不幸中之萬幸,規範的治療絕大多數人能夠得到臨床治癒。相比較其他惡性腫瘤,肺癌的治療方法最多,治療藥物最先進,所以,不必擔心,即便萬一將來出現復發轉移,也是有治療辦法的。


胡洋


肺癌第一期,屬於早期肺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早期肺癌,疾病屬於“萌發期”,病變一般都不大,侵襲性也不強,也沒有鄰近結構、淋巴結的侵犯,遠處淋巴結、器官的轉移肯定也是沒有的。所以,能在早期發現肺癌,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沒有比這個消息更好的消息了。

癌症患者,從發現癌症開始,心理肯定是受到非常大的打擊的,從不相信到憤怒、從憤怒到心情失落,從心情失落到平靜接受,這都是一個心理變化過程。

對於提問者來說,出現心情低落是很正常的事,看到癌症也不必恐慌,為什麼這麼說呢?

1、癌症並不是完全的不治之症,很多癌症的5年生存率很高,甚至10年生存率也不錯,比如鼻咽癌、胃癌等等,我見過許多鼻咽癌、胃癌活過20多年的,到現在都好好的,所以癌症並不可怕;

2、肺癌雖然屬於惡性程度比較高的癌症,但是好的是你的肺癌分期是早期,這對於治療和預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消息,早期肺癌的5年/甚至10年生存率其實也是非常樂觀的,所以,此時你應該“重振旗鼓”,樹立信心,千萬不要沮喪,一定要有“打敗癌症”的自信,千萬不要被“癌症”所嚇倒。

3、建議,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充分配合治療,注意隨訪複查;同時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合理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結局你定會超過你想象的好。

我是“愛醫學愛生活”,小編旨在科普健康醫學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並且關注、留言!如果文中有不足或者錯誤之處,歡迎指出,並積極更正!如果有喜歡本文的,歡迎在評論下方積極點評、轉發!

愛醫學愛生活


I期肺癌術後,心情鬱悶,每天活在恐懼和緊張中,這種情況非常多見。希望能用客觀的一些數據讓這部分人群迴歸正常生活。

總體而言,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後出現復發轉移的概率非常低。例如:依據胸科醫院的臨床數據結果,Ia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五年生存率超過96%,這其中還包括其他原因導致的過世。影像學表現為磨玻璃結節,病理為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的肺癌,這部分患者出現復發轉移概率更低。

除了Ia期以外,I期肺癌中還包括侵犯髒層胸膜的患者、腫瘤病灶大於3cm的肺癌患者,這部分屬於Ib期,出現復發的概率相對於Ia期要大。所以我建議這類人群如果腫瘤為低分化、侵犯胸膜、脈管癌栓的患者,行術後四次化療。但是這部分患者臨床上出現復發轉移的概率也是比較小的,五年生存率接近85%(包括其他原因導致的死亡)。

最後,總結一下,I期肺癌手術,為根治性手術,臨床復發概率非常低,已經是正常人,只需要做到正常生活,定期複查即可。選擇恐懼之中生活或者愉快的生活在患者本人心態。


醫療科普徐醫生


肺癌第一期:通常腫瘤比較小,且無淋巴結轉移,根據腫瘤的大小,又可分為IA期和IB期,腫瘤較小的為IA期,較大的為IB期,IA期指腫瘤直徑小於3CM,IB指腫瘤直徑大於3CM,小於5CM,手術可以完全切除,如果是肺癌第一期就發現了,首先恭喜你很幸運,早期就發現肺癌病灶,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病灶,對於無法進行手術或選擇不進行手術的患者可以選在放射治療等綜合治療,而且早期手術治療癌細胞還沒有發生轉移,預後相對較好,術後需要注意定期隨訪。

發現肺癌心情很低落?每天都覺得恐懼?其實這時候一定消除負面的情緒,恐癌的心理不僅不能幫不了你,只會讓你的機體免疫力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都受到影響,身體內環境不利於康復期的體質恢復。

因此,需要醫生和病人家屬一起做共同的努力,家屬需要積極與其主治醫生進行溝通,如何讓病人正確地認識和麵對疾病。一方面,醫生在為患者提供療效確切的治療的同時,要仔細體會患者的心理,注意將他們的負性情緒降到最低。以堅定的語氣告知病人合理情緒和對癌症的正確認知在治療中的積極作用,從而幫助病人樹立信心。家屬在患者心理以及藥物治療過程中,要起到溝通橋樑的作用。把患者平時情況與心態狀態及時向醫生反映。若發現患者在沒有嚴重腫瘤治療副作用的情況下,仍出現連續3天甚至2周以上睡不著的症狀,並伴有情緒低落觀念消極等現象出現時,必須及時就醫。

我是腫瘤醫生張國玲,以上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I期肺癌腫瘤是指只存在於一個肺內的原發性小腫瘤,I期肺癌沒有擴散到任何淋巴結,也沒有轉移。肺癌I期主要根據腫瘤大小分為IA期和IB期,較小的不超過3釐米的腫瘤為IA期,而稍大的超過3釐米,但不超過4釐米的為IB期。肺癌第一期意味著癌細胞沒有擴散到淋巴結。肺癌雖然以預後差而聞名,但是1期是肺癌的早期階段,很多患者都能長期存活,大部分肺癌患者被診斷時已經是中晚期,所以你還是比較幸運的,積極配合治療前景相對較樂觀。

每個肺癌患者的預後取決於很多變量,影響肺癌生存率的因素有以下這些。

腫瘤類型和位置。大約80-90%的肺癌被認為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NSCLC的擴散速度比小細胞肺癌(SCLC)要慢,儘管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和放療的反應很好。

癌症部位。手術通常是肺癌第一階段的最佳治療選擇,但其中一些腫瘤位於危險部位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如果不能手術,只有有兩種類型的放射治療可用於治療肺癌——立體定向體放射治療(SBRT)和質子治療,肺葉切除術比放療存活率更高。

年齡。患肺癌的年輕患者往往比老年人活得更長。

腫瘤的基因突變模式。EGFR,ALK,ROS1這3個基因突變對於的靶向藥比較多,因此可以對腫瘤中有一些基因突變進行基因檢測,但靶向藥一般用於中晚期患者。

存活率並不反映個體之間的差異,並非每個肺癌特定階段的患者都有相同的預後,身體更健康的人意味著能夠承受更強的副作用因而預後要好。此外還要要記住,統計數據往往是幾年前的,治療肺癌的方法一直都在改善。


科學閏土


你好,我是齊冬梅醫生,一位中醫腫瘤科的老中醫。長期從事腫瘤科的診治、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很榮幸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癌症落到誰的身上都會難受不已,但是你要慶幸現在才是肺癌第一期,有很多患者檢查肺癌的時候都是中晚期了,您現在是肺癌早期治療機會還有很多,不要放棄!癌症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癌症定義為慢性疾病,癌症是可以控制,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隨著現在醫學的 進步,很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延長,雖然無法根治,但可以長期帶瘤生存。對很多患者來說,帶瘤生存也是一種生活狀態,但是前提是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選好正確的治療方式,還是可以延緩患者的生存期的,一般延長三到五年,甚至五年以上的都是比較多的。癌細胞有複發性和轉移性,而且速度特別快,既然您現在確診了為肺癌一期,這還是很慶幸的,一定要及早去治療。肺癌之所以難以治癒,是因為癌細胞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和轉移,在確診肺癌後,早期肺癌患者會以手術切除為治療,把肉眼所見的腫瘤全部切除,這說明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控制,但是也不能說明癌細胞徹底清除了,患者體內還是有殘留的癌細胞。

中醫治癌在醫學中是比較重要的方式,常用的有活血化瘀法、清熱解毒法、扶正培本法、軟堅散結法、利溼逐水法等。“中醫三位一體療法”採用內服與外用,局部和全身,臟腑和經絡穴位相結合的綜合療法。有效緩解,消除症狀體徵,消減瘤體局部病灶,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保障免疫監視系統正常運行,以使機體主動消滅轉移的癌細胞。

有很多患者患得癌症後覺得自己活不久了,就自己嚇自己,也不治療,每天就一味的等死,破罐破摔,這樣是不行的,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心態,您要保持一個良好、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是戰勝癌症的關鍵,有一些心態好的癌症患者,鞏固性治療多年還是生活幸福,您也千萬不要放棄,積極治療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以上就是我的解答,歡迎關注和轉發,大家有什麼癌症方面的疑問,都可以私信、評論您的問題,我將盡力為您解答您的疑問。


齊冬梅院長


肺癌分為四期,主要根據腫瘤大小,部位,淋巴結轉移情況來決定。一期主要是指腫瘤比較小,小於3cm,又沒有肺門的淋巴結轉移。二期是指腫瘤大於3cm,小於5cm,伴有同側肺門淋巴結轉移。三期是腫瘤大於5cm,小於7cm,伴有縱膈淋巴結轉移。四期是有遠處轉移。通常將一期和部分二期稱為早期肺癌,二期和部分三期稱為中期肺癌,三期和四期稱為晚期肺癌。

你是肺癌一期,發現的早,比較幸運。因為肺癌早期是沒有什麼症狀的,當患者因為痰中帶血絲去醫院檢查時,通常已經到了中晚期。肺癌一期腫瘤小,沒有淋巴結轉移,通過手術和放化療,有治癒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你現在一想到癌症就心情低落,心有恐懼,這對病情非常不利。好多癌症患者並非死於癌症,而是被癌症嚇死的。一個健康的人,如果每天都懷疑自己得了癌症,恐懼害怕,他也有可能最終會得癌症。

癌症是體內的癌症基因和抑癌基因失去平衡,癌症基因表達,腫瘤細胞失去控制瘋狂複製引起的。對肺癌來講,長期抽菸刺激肺部是最常見的誘因。癌症沒什麼可怕的,大不了就是提前終止生命,人總是要死的。

綜上,建議你積極治療,肺癌一期通過手術和放化療,有治癒的可能。術後要注意戒菸、保證營養、遵醫囑服藥並定期複查。也可以適當鍛鍊,增強身體免疫力。再強調一次,一定要看開一點,放鬆心情,保持心情愉悅對病情非常有利。如果能接受中藥的味道,也可以術後看有口碑有經驗的中醫,通過辨證論治開藥方調理身體。

我是盈盈一水間12345,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醫藥知識。祝早日康復!


盈盈一水間12345


首先建議自問,為什麼每天都會覺得恐懼?肺癌第一期治癒率是很高的,預後效果也是很好的,術後生存率能達到70%-80%,臨床上也有很多肺癌一期患者治癒的案例。

癌症真的沒法治癒?

這是比較悲觀的念頭,醫學發展到現在,多數癌症如果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癒率是很高的,還有一些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是可以治癒的,比如某些亞型的淋巴瘤、睪丸癌等等,對一些難於早發現早診斷的癌症,即便到了晚期也有較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治癒或控制癌症。

所以,隨著醫學的進步,有效放化療手段的出現,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了。

積極的心態很重要

不要過度害怕和緊張,心情低落恐懼,只會加重病情,從臨床治癒案例看,積極樂觀無所畏懼容易滿足的性格對癌症的治療有很大的助力。

雖然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但心態可以調整,要儘量自我開解,深陷抑鬱、恐懼的情緒中,說實話沒有必要,醫療技術的發達,即使是晚期癌症患者其生存期也有延長。

很多人應該也聽過這樣的事,一個人被診斷為癌症晚期後,並沒有出現擔憂驚懼的心態,反而一下放下束縛,活的瀟灑自我,最後不僅沒有早逝還逐漸痊癒了,可見心態對癌症的影響,用個通俗的說法,對於癌症你越怕越擔憂,那它就越猖狂,相反,你越冷靜越樂觀,它才會被控制被扼制。

家人的陪伴同樣重要

癌症患者的負面情緒會讓患者拒絕、不配合治療,還會促進癌細胞進一步生長、擴散,此時家屬要做的就是理解和陪伴,不用講什麼大道理,只要陪伴理解感同身,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階段。

所以此時你應該做的,就是積極配合治療,和家人多溝通交流,不要有負面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抗癌症。

瞭解更多腫瘤相關問題,請關注腫瘤專家王傑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