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鴨湖事憶(一)(二)

宿鴨湖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是中國人工修建的面積最大、堤壩最長的平原水庫,建於1958年,是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養殖、旅遊等多項目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宿鴨湖事憶(一)(二)

距今,宿鴨湖位於汝南縣羅店鄉東2公里處,北起玉皇廟,南至野豬崗,東臨桂莊,西到別橋。始建於1958年,水庫東岸南北土壩全長35.29公里,高58米,擋防浪牆長0.5米,壩頂寬4—7米,攔蓄板橋、薄山水庫等上游來水,蓄水面積23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1萬畝,出產的魚達30多種,其中產量最多的是鯉魚、鯽魚、鰱魚。

宿鴨湖事憶(一)(二)

宿鴨湖是目前是亞洲面積最大平原人工水庫,有“人造洞庭”之美譽。可謂“百里長堤鎖洪水,萬隻野鴨戲游魚!”水庫東岸南北土壩全長35公里,湖水面最寬處15公里,庫區佔地35萬畝,庫容8.2億立方米。湖西岸有6萬畝森林植被和萬畝蘆葦蕩,環湖壩堤上有數萬棵綠楊翠柳,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目前已申報為省級溼地自然保護區。

宿鴨湖事憶(一)(二)

宿鴨湖事憶(一)

中央決定修建宿鴨湖水庫

宿鴨湖事憶(一)(二)

宿鴨湖水庫建設工地一角(圖片由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宿鴨湖是中國(也有人說是亞洲)人工修建的面積最大、堤壩最長的平原水庫。素有“人造洞庭”之稱的宿鴨湖天水一色,蘆葦盪漾,野鴨戲水,水鳥齊飛。這裡不僅是重要的防洪、灌溉工程,還是天中大地一道美麗的風景。

宿鴨湖水庫的修建是特殊歷史條件下一項重大的治水工程,其聲勢浩大、“飛速”建成,創造了一個歷史的奇蹟,也造就了一座歷史的豐碑。本報《天中歷史》工作室即日起,陸續刊發系列報道,講述修建宿鴨湖水庫那段特殊的歷史。

9月22日,記者到宿鴨湖水庫管理局採訪。得知記者的採訪意圖後,局長張東昇很支持。原來,他也正讓工作人員收集有關資料,擬建一個檔案館或是紀念館,讓更多人瞭解宿鴨湖水庫的歷史,為駐馬店水利事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借鑑。他希望記者能蒐集到更多的資料,將來能為他們建館所用。為便於記者採訪,他特意安排辦公室副主任朱琳幫助記者尋找有關人員和資料。

採訪從一份歷史檔案開始。

一份歷史檔案

在宿鴨湖水庫管理局檔案室,宿鴨湖水庫的檔案從1958年起,這也是宿鴨湖水庫的建設之年。

1958年2月2日,河南省信陽專區宿鴨湖蓄灌工程指揮部下發了《宿鴨湖蓄灌工程1958年春季工程工作意見》。這份文件的開頭是這樣寫的:為了保證農業豐收促進農業大躍進,早日減除洪汝河流域夾間地區的水旱災害和減輕淮河干流的洪水負擔,中央決定宿鴨湖蓄灌工程於1958年春季開工興建,要求汛前建成蓄水工程進行攔洪控制,汛後及1959年實際完成支流除澇和灌溉工程。

從此可以看出,修建宿鴨湖是中央的決定。

駐馬店市老水利工作者、離休幹部孔繁斌的介紹也證實了這一點。1950年夏,淮河流域普降大雨,河南許昌以南、信陽以北盡成澤國,下游安徽省、江蘇省也不同程度地受災,而受災最嚴重的地區為駐馬店。災情彙報到中央,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

孔繁斌介紹,1950年冬季,中央成立淮河治理委員會,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分別成立了治淮總指揮部,省長任指揮長,省以下的地區、縣、鄉也分別成立治淮專門機構。

在確定治淮方針上,周恩來總理在聽取各省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治淮“應蓄池兼籌,以達根治之目的”的方針,中央制訂了“上蓄水,發展水利為長遠目標”和“低窪地區舉辦臨時蓄水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戰略佈局。

“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1951年春,駐馬店境內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建水庫施工高潮。” 孔繁斌介紹,板橋水庫是駐馬店境內第一座開始籌建的大型水庫,1951年設計並施工。1952年開工興建薄山水庫。

板橋水庫和薄山水庫都處於山區,三面環山,適合修建水庫,而宿鴨湖位於大平原,為何要修建水庫?

這是宿鴨湖的地形地貌特徵和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水庫選址在“官場坡”

“坡”在汝南、平輿一帶,表示地勢比較低窪的地方。對低窪的田地常稱之為“坡地”。宿鴨湖以前叫“官場坡”,顯然是地勢比較低窪的地方。

關於“官場坡”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宿鴨湖原本沒有湖泊,而是一個溝壑縱橫、十年九澇、野獸時常出沒的地方。時過數年,元朝皇帝將其兒子封在汝南,這位王爺生性殘暴、善於騎射。一年春天,王爺帶領衛隊出城,代天子巡視一方,竟發現此處天有飛禽、地有走獸,心中狂喜異常,隨即拉弓搭箭,射中一隻狐狸,誰知狐狸未死,卻帶箭逃跑了。

王爺就在後邊緊追不捨,不料被村莊擋住了視線。王爺十分生氣,下令“跑馬圈地”,決定把這塊土地作為御用獵場,刻著“御用獵場,禁地”的標牌插在了方圓四五十里的土地之上。場內村莊一律拆除,百姓限期遷出,違令者全家抄斬!從那時起,直至明朝滅亡的三百多年間,這裡一直是汝南藩王的“御用獵場”。人們就稱這裡為“官場坡”。

那時長期河道失修,洪水氾濫,每逢夏季,一片汪洋。成群結隊的野鴨、水鳥,紛紛飛到這裡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官場坡”成了野鴨水鳥的世界,所以人們又改稱“宿鴨湖”。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率部40萬人血戰汝南城,活捉了王爺,“燕王廟”被焚,史稱“汝寧府之戰”,這片土地才又回到百姓手中。

據孔繁斌介紹,解放前,這裡是軍閥河南督軍趙倜的老家所有地。趙倜當上督軍後,縱容其族人在此強搶奪土地,僱傭大量農民佃戶為期耕種,“官場坡”稱呼由此而來。

這些說法,無從考證,但這裡地勢低窪、溝壑縱橫卻是實事。很多史料都記載,這裡地勢低窪,十年九澇,經常氾濫成災,衝倒房屋,吞沒田園。當地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無奈只好扶老攜幼,流落他鄉,致使周圍村莊稀疏、田野荒蕪。“宿鴨湖下草難生,人比黃連苦三分。野鴨悲鳴人哭叫,慘狀村村鬼神驚”便是過去宿鴨湖一帶的真實寫照。

解放後,經過治理,宿鴨湖一帶群眾的生活有所改善,但終因水患未除,農業生產連年受災,加之這裡是板橋水庫和薄山水庫下游河流汝河、練江河、臻頭河等十幾條河流的彙集處,符合中央制訂的“低窪地區舉辦臨時蓄水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戰略佈局。

宿鴨湖水庫修建應運而生。

工程指揮部成立

宿鴨湖水庫修建籌備工作從1955年啟動。

據宿鴨湖水庫管理局原副局長王振坤撰寫的材料記載,1955年10月1日,淮河治理委員會向水利部報送洪河流域治理工程計劃任務書。1957年6月25日,水利部批准洪河流域治理工程計劃任務書。宿鴨湖蓄灌工程勘測設計工作隨即展開。

據孔繁斌介紹,當時,他擔任汝南縣主抓農業水利工作的副縣長,經常接待中央和省派來的勘測隊,並與他們討論水庫修建方案。

1958年2月,河南省建設委員會批准宿鴨湖蓄灌工程施工,河南省水利廳隨即成立河南省信陽專區宿鴨湖蓄灌工程指揮部,負責指揮宿鴨湖蓄灌工程施工。時任水利廳辦公室主任劉一凡任指揮長。

《宿鴨湖蓄灌工程1958年春季工程工作意見》顯示當時初步確定的工程情況:宿鴨湖蓄灌工程系綜合性的水利樞紐工程,由蓄水庫、灌溉區及水電站三部分組成。

蓄水庫位於汝南縣西北部,汝河與臻頭河夾間地帶,原是一低窪易澇地區。灌溉區主要位於汝河與洪河之間的廣大平原,在汝南、平輿、新蔡三縣境內。水電站建築在汝南縣城西北大桂莊附近練江河邊。

從河南省信陽專區宿鴨湖蓄灌工程指揮部下發的準備工作與施工情況第二號簡報可以看出當時的準備情況:宿鴨湖蓄灌工程是在全國性的大躍進和多、快、好、省新形勢下,本著抓時間、早開工,準備足、不被動的積極與慎重相結合的原則,在地委、專署正確的領導下,在縣委政府、駐軍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按計劃要求於2月21日前後基本完成準備工作,22日至28日陸續開工,3月1日全面開工。

5縣出動11萬餘名民工

“當時修建水庫以人力為主,集聚了一支龐大的工人和民工隊伍。”今年88歲的離休幹部詹瑞慶是宿鴨湖水庫建設的直接參與者,也是較早來到宿鴨湖水庫的人員之一,現在市區居住。

當時,他在河南治淮總指揮部工作。受河南治淮總指揮部派遣,1958年農曆正月初五他就來到了宿鴨湖。

“當時治淮總指揮部派出了1000多人來修建宿鴨湖水庫,有鐵道隊、開山隊、汽車隊、抽水隊、電工隊、醫院、報社等。”詹瑞慶介紹,他當時在兩個鐵道隊駐隊,他們的任務就是修確山到宿鴨湖水庫的鐵路,然後運送石料。

《宿鴨湖蓄灌工程1958年春季工程工作意見》任務分配顯示,上蔡縣出工3萬人,西平縣出工1.5萬人,正陽縣出工1.5萬人,平輿縣出工3萬人,汝南縣出工2萬人,共計11萬人。

指揮部下發的準備工作與施工情況第二號簡報也通報了當時的民工準備情況:由於縣、鄉、社黨政重視,首先確定了總、大、中隊幹部,隨之分前後方兩套人馬,晝夜進行各項準備,經過前後方緊張突擊,於2月21日到28日先後完成了準備工作任務,總計組織民工110871人,搭建工棚9929間,伙房2344間,自帶成品糧1994320斤,紅芋幹290675斤,乾菜947762斤,準備各種工具453435件。

王振坤撰寫的材料記載,參加施工的除1000多名工人、近500名幹部和11萬餘名民工外,水利部武漢局第45工程處還派出100人的安裝隊參加,上級從部隊、西安市分別調來汽車40部,當地政府還集中了30輛馬車、800輛人力車等參加施工。

從當時的準備情況,可以看出工程之浩大。當年正值全國大躍進高潮,人們的肚子還不能完全填飽,而施工主要靠人抬肩挑,如何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項宏偉的工程?請關注本報下期望河樓週刊《天中歷史》工作室。

宿鴨湖事憶(二)

大幹快上 水庫大壩50多天建成

修建宿鴨湖水庫時已進入“大躍進”時期,為使工程任務完成得多、好、快、省,工程指揮部提出了60天完成建設任務的奮鬥目標。各總、大、中隊通過各種方式向民工大講工程、大講躍進,貫徹60天完成83天建設任務的號召。11萬餘名民工靠鐵鍁挖、肩膀抬,不足60天就完成了建設任務。

一個水庫的建設,一段歷史的縮影。窪地建湖,大幹快上。宿鴨湖水庫的建設有著太多的故事,讓我們通過親歷者的回憶,一起走進宿鴨湖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

宿鴨湖事憶(一)(二)

1958年,宿鴨湖水庫大壩施工工地現場(本圖由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宿鴨湖事憶(一)(二)

何廣亭激動地講述宿鴨湖水庫修建時的情景。魯峰/攝

一家酒店與宿鴨湖的淵源

10月8日中午11時,駐馬店市解放大道西段西京酒店一樓大廳,老闆石國太收拾一下案板,拿起長長的擀麵杖,開始擀麵條。這是他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情。

手擀麵是西京酒店的一大招牌。石國太坦言:酒店開了10多年,正因為有手擀麵才使酒店長盛不衰,要不是手擀麵,酒店也許撐不到現在。

“這裡的手擀麵勁道、爽口,讓人回味無窮,來西京酒店要不點碗手擀麵,就等於沒來。” 顧客胡德軍是西京酒店的常客,他說,再沒有食慾,一吃這裡的手擀麵就有了胃口。

“你不知道,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就給我擀麵條。吃過他做的麵條,我就覺得嫁給這樣的男人會很幸福,是他擀的麵條成就了我們的姻緣。”石國太的妻子閆玉鐲說起往事,笑得合不攏嘴。

“天中第一面”,西京酒店顯著位置張貼著五個醒目的大字。看到記者質疑,石國太笑著說:“我家的面可是有故事的,與我母親有關,也與修建宿鴨湖水庫有關,要不也不敢掛這個招牌。”

“我母親姓馮,大家都叫她石馮氏,今年82歲,平輿縣人,她從少女時廚藝就很好。1958年,修建宿鴨湖水庫,每個生產隊一個伙房,當時25歲的母親便被請去做了炊事員。”說起母親的故事,石國太滔滔不絕。

工地廚房承擔為100多人做飯的任務。石國太的母親因麵條擀得好,就負責為工地民工擀麵條。當時白麵不多,很多時候都是用紅薯面摻白麵做麵條。

“紅薯面不好擀,總是擀不成,母親想了很多辦法,竟把紅薯麵條做得有滋有味,民工吃了讚不絕口。從這以後,很多人就喜歡上了母親擀的麵條,再後來白麵多了,母親做起來更是遊刃有餘。”石國太說,通過在宿鴨湖水庫的鍛鍊,他母親擀麵條的技藝變得更加精湛,後來老家方圓幾個村裡的人辦酒席,都請他母親做廚師。

因為村裡的人都誇母親擀的麵條好吃,石國太從小就很喜歡看母親擀麵條,只要母親擀麵條,他就會趴在案板一角看。他8歲時,母親便教會了他擀麵條,長大之後通過自己的領悟及改良,他的手藝漸漸超過了母親。

因為有了擀麵條這門手藝,才有了今天的西京酒店。

一名民工的回憶

一名民工的回憶,也是從工地上的吃飯說起。

“當年我25歲,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生產隊說要修宿鴨湖水庫,每家至少出一個勞力,並說到工地上能填飽肚子,還能為家裡掙些口糧。家裡就我是壯勞力,我就高高興興去了。”上蔡縣無量寺鄉慄莊村的慄賴貨老人今年82歲,身體還算強健。談起當年修建宿鴨湖水庫時的情景,老人記憶猶新。

上面通知下來沒幾天,慄賴貨就和村裡其他20多名壯勞力一起去了宿鴨湖。大家帶著乾糧和行李結伴出發,因為是步行,從上午走到下午,才到宿鴨湖。

“報到之後,我們就開始搭工棚。當時條件簡單,就用高粱稈織的箔和幾根木棍,搭成‘人’字形的棚子,然後再在箔上苫上草,抹上泥土。”慄賴貨老人回憶,當時天還很冷,搭好棚子後,大家就找來麥秸稈鋪在地上,打成地鋪。晚上睡覺,除了蓋薄被子外,大家簇擁而睡,互相取暖。即便這樣,晚上大家還不時被凍醒。

到工地第二天,天不亮大家就開始上工。大家你追我趕,毫不示弱。

“我們都是兩個人一組,從下面挖土,抬到大壩上,每天天不亮就幹活,一直幹到天黑才能歇息下來。身體不夠強壯的,幹了幾天就吃不消了。”慄賴貨回憶。

“民工們幹活非常辛苦,為保證民工吃飽,工地上的伙房專門為大家做飯。每到吃飯時,大家排著長長的隊伍領飯,場面非常壯觀。” 慄賴貨講,剛開始吃雜糧饃,後來還吃大米飯,他兩個月回家一次,自己捨不得吃的雜糧饅頭就帶回家,因為家裡人吃不飽。

老人告訴記者,他參與修建宿鴨湖水庫最深的感受便是當時的辛苦和吃飽的滿足。

村裡其他勞力也都這麼做。

“我那時候還小,當時18歲的哥哥去了,我記得他每次回來,都給我帶工地上的雜糧饅頭,現在回想起來,還回味無窮。”慄莊村的慄書奎老漢提起哥哥當年從宿鴨湖水庫帶回來的雜糧饅頭,仍然十分激動。遺憾的是,老人的哥哥已於幾年前去世。

慄莊村當年參與修建宿鴨湖水庫的20多人中,只有慄賴貨老人和82歲的李貞老人還在世。慄賴貨老人說,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去宿鴨湖看一看。

民工吹著衝鋒號幹活

作為從河南省水利廳施工總隊到宿鴨湖修建水庫的幹部,宿鴨湖水庫管理局離休幹部、83歲的何廣亭老人參與了宿鴨湖水庫建設的全過程,並且留在宿鴨湖工作,參與水庫管理工作多年,直至離休。對當時水庫修建時的情景,他的記憶更為清晰。

“南北35公里長的工地上,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民工住的‘人’字形工棚,一片連著一片,到處顯現著大躍進、戰天鬥地的景象。”何廣亭老人描述當時工地上的情景。

據何廣亭老人介紹,當時剛開工沒有這麼多民工,每個縣大約有10000名民工。施工中各縣的比賽高潮一浪高過一浪,每個縣又都陸續上了一萬多人。當時因機械較少,主要靠肩挑人抬,工地上只見人晃動,只聽見鐵鍁的響聲。

“沒有碾壓的機械,大家就到附近的村莊找石磙,綁上四根槓子,八個人一起抬,一點一點地碾壓。”何廣亭老人介紹,這就是大家俗稱的“打夯”,以前蓋房時常用,一個人領著喊口號,然後大家再一起喊著口號,一起抬起石磙不停地碾壓地面。

施工中,各總隊(縣)之間,大隊之間、中隊之間都進行了激烈的比賽。民工們吹著衝鋒號,喊著“衝啊”的口號,抬著土跑著幹活,誰也不願意落後。大壩上,各隊接頭處的土都堆得很高,以此顯示自己的進度快。

機械短缺是當時修建水庫時最大的問題。《宿鴨湖工程機械動力工作總結》顯示,水庫開始施工初期,機械未能及時調抵工地,直到3月下旬及4月初,各地機械才先後到達,大小各類機械共341臺。

碾壓機械到達工地後,一些隊為了充分利用碾壓機械,就在白天多挖些土堆在一旁備用,夜間安排一些人轉土上壩,讓機械晝夜不停碾壓,提高機械的使用率,加快工程進度。

充滿激情的勞動口號此起彼伏

對於工地上各個隊之間的勞動競賽情況,工程指揮部1958年3月15日印發的《準備工作與施工情況簡報》(第2號)也有描述。

簡報稱,為使工程任務完成得多、好、快、省,政工會議上批判了右傾保守思想,強調了勤儉建國的方針,並以工程質量和生產率為中心,貫徹了“五比”競賽運動,提出60天完成任務的奮鬥目標。隨之,各總、大、中隊通過各種方式向民工大講工程、大講躍進,貫徹60天完成83天任務的號召,鼓起了幹群的幹勁,工程進度較前更加迅速。

口號,是動力,也是目標。工地現場,充滿激情的勞動口號此起彼伏。通過當時的一些口號,可以看出工地現場激烈的比賽情況。

如,平輿總隊射橋大隊通過10查10算(查任務算時間,查質量算翻工,查民工算工具,查勞力算出勤,查工效算收入,查病號算防疫,查生活算衛生,查干部算勞動,查思想算教育,查文盲算學習)10比(比干勁、比質量、比先進、比工效、比創造、比安全、比生活、比衛生、比團結、比學習),達到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定額50%,每工平均得工資1.03元(一天)。西洋店大隊為改變落後現象,指導員郭金靈兩眼熬紅,兩手磨繭,下決心說:“千方百計苦戰50天,少活十年也不當促退派。”全大隊提出“學良橋、建三橋,快馬加鞭過射橋”的戰鬥口號,生產效率較之前顯著提高。張營大隊患病民工劉閨女帶著14名病號到工地幹活,並提出口號:“鼓起勁、拼命幹,任務再大不怕難,只要把水治理好,災害變良田,養魚種稻點電燈,子孫幸福萬萬年”。

汝南縣的民工也不甘示弱。汝南總隊2000名民工寫決心書、倡議書、保證書、挑應戰大字報達23845張。殷店大隊由每工平均得資0.45元,提高到1.13元。姜坡大隊提出口號:“戰晴天、趕陰天、電燈底下當白天,不怕北風寒,學習紅軍過雪山。”水屯大隊三中隊提出口號:“壯年學武松,青年學羅成,戰鬥40天,人人爭當英雄。”

簡報稱,這些口號進一步掀起了幹群的幹勁,顯著地推動工程進度。據3月10日、11日統計,各總隊均普遍突破生產定額。上蔡總隊平均每工得資0.8元,西平總隊0.77元,汝南總隊0.7元,平輿總隊0.6元,正陽總隊0.662元。

大壩就是在這種戰天鬥地的激烈比賽中,靠人力一鍁一鍁挖、一筐一筐抬土壘起來的。

修閘門剷平了一個小山頭

在大壩建設的同時,夏屯閘(五孔洩洪閘)、桂莊渠道閘等建設也同時進行。與大壩相比,這些建築的建設難度更大,一方面需要技術工人、機械,另一方面還需要石料。為了運輸石料,工程指揮部專門鋪設了一條由確山貫山到宿鴨湖的輕便鐵路。

今年88歲的離休幹部詹瑞慶全程參與了輕便鐵路的鋪設和石料運輸。1958年農曆正月初五,他從河南省水利廳施工總隊來到宿鴨湖水庫,著手開始鋪設輕便鐵路。輕便鐵路當年3月10日試車,3月11日正式通車。

“不到一個月就修通了確山貫山到宿鴨湖的輕便小鐵路。”詹瑞慶說,當時大家的工作熱情高,天天不分晝夜地幹,鐵路修通後,他們就開始往水庫工地運送石料,全天24小時不停地運,一運就是幾個月,硬是把貫山一個小山頭剷平了。

“最初的五孔洩洪閘、桂莊渠道閘,都是用從貫山運的石料修的。”談起當年修建宿鴨湖水庫,詹瑞慶老人仍然感到很自豪。

宿鴨湖水庫修好後,工程指揮部有20多人留在宿鴨湖水庫,負責水庫的管理工作,很多人都撤回去了。詹瑞慶也先後到洛陽、南陽等地修水庫。機緣巧合,詹瑞慶後來又調到薄山水庫管理局工作,直至離休。

宿鴨湖事憶(一)(二)

1958年,《宿鴨湖工報》編輯、記者合影。後排左三為楊廷楨,前排左五為高洪增(本圖由高洪增提供)。

宿鴨湖事憶(一)(二)

1958年,高洪增(左)與工地醫院院長薛蘭西在工地一機械前合影(本圖由高洪增提供)。

除“四害”運動熱火朝天

水庫建設工地,不僅勞動競賽轟轟烈烈,而且除“四害”運動也一片熱火朝天。《宿鴨湖第一期施工衛生工作總結》用“波浪洶湧”來形容當時工地的群眾性衛生運動。

從以下幾個片段可以看出當時工地除四害運動“波浪洶湧”的景象。

4月3日,工程黨委及指揮部發出聯合緊急指示,要求各級黨委書記親自掛帥,興師動眾,苦戰七晝夜向“四害”發起總圍攻,並提出4月11日前“重點圍剿蝨子、蒼蠅,徹底實現二無(無蠅子、無蝨子)工地(民工工棚),五無(無四害、無蝨子)單位(工人、幹部住地)”。五個總隊黨支部作了細緻的研究佈置。居住分散的總隊,以大隊為單位召開了除四害誓師大會,組織捕蠅、挖蛹突擊隊。居住較集中的正陽總隊,成立了總隊除“四害”指揮部,總隊黨總支書記王松林任總指揮長,於4月6日晚,召開了15000名民工參加的誓師大會,宣佈了各級除四害組織。王松林向全總隊職工發出了向四害進軍的號召,並提出口號:全黨動員,人人動手,短期圍剿,速戰速決,一鼓作氣,全殲四害,9日前實現“二無”工地。

當時還提出口號:一切汙物管起來,所有蠅蛆消滅淨。民工住地的垃圾全部掩埋,各中隊建立垃圾、汙水坑,汙水坑全部縮小坑口並加蓋,廁所打掃乾淨,便後蓋土,幹部、工人住地附近的村莊,由各單位分片負責協助居民整理環境衛生,要求農村居民廁所內的蛆撈淨,工地現有的蠅子全部打死。當時還採取了各種方法,如西平總隊數千人手持掃帚、鐵鍁,圍在廚房周圍,總隊政委一聲令下,各廚房一齊動手,翻抬糧包,糧包下老鼠無所躲藏,逃出房外,民工群起而圍攻。對麻雀的撲捉,主要是幹部夜晚用氣槍打、用手抓,並配合採用搗雀巢、掏雀蛋等辦法。

《宿鴨湖第一期施工衛生工作總結》說,這一時期,全工地的除“四害”運動,形成了翻天覆地、萬馬奔騰之勢,白天喊聲四起,圍剿蠅子;夜晚燈火遍野,刨除蚊蠅孳生地。

開展熱火朝天的除四害運動,是形勢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保障工地民工和幹部、工人的身體健康。當時,工地建立了比較健全的衛生組織。

史料記載,當時工程指揮部設有衛生科、衛生防疫站、工地醫院及職工門診部。衛生科負責全工地的衛生行政管理工作,衛生防疫站負責工地衛生防疫工作的全面規劃與指導,工地醫院設簡易病床300張,負責收容治療工地上的重傷病員,並負責全工地醫療單位的業務領導,職工門診部負責幹部、工人的門診醫療工作。

五個縣總隊除西平距工地醫院近未設休養室外,其他四個總隊都設有休養室,上蔡、平輿總隊各設病床40張,汝南總隊設病床30張,正陽總隊設病床20張。大隊設衛生組(股),負責本大隊的衛生醫療工作。全工地所有衛生醫療部門中,共有衛生醫療人員282名。

市中心醫院今年83歲的離休幹部史相臣是當時衛生科的幹部,全程參與了工地的醫療衛生工作,也見證了工地醫院後來的發展。

“市中心醫院的前身就是工地醫院。”史相臣說,宿鴨湖水庫修好後,工地醫院轉戰到南陽鴨河口水庫工地,1959年下半年又到信陽出山店水庫項目工地。到達工地後,因自然災害,出山店水庫項目下馬,工地醫院醫務人員就在出山店休息。

1960年春,工地醫院改為河南省水利醫院,並由水利廳劃歸省衛生廳管理。醫務人員到信陽明港鎮開門診部運營,後經河南省衛生廳和信陽專區協商,工地醫院改為信陽衛校的附屬醫院,但醫院還沒建好,信陽分專,設駐馬店地區,駐馬店地區沒有醫院,水利醫院就搬遷到駐馬店,改為駐馬店地區人民醫院。2000年駐馬店撤地設市,醫院更名為駐馬店市中心醫院。

“工報”二字出自傅作義題詞

工地不僅有醫院,還有報社,《宿鴨湖工報》承擔著工地宣傳工作的重任。採訪中,記者有幸找到時任宿鴨湖蓄灌工程指揮部政工科科長、《宿鴨湖工報》總編輯,今年91歲的離休幹部楊廷楨。

楊廷楨,河南南陽人,早年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解放前參加革命,從事治淮工作20多年,先後在板橋水庫、南灣水庫、宿鴨湖水庫、衛河、鴨河口水庫等工地從事政工工作,在板橋水庫工地工作期間,曾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治淮模範”。1961年調到省水利廳工作,1979年調至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直至離休。

雖然已經91歲,但老人精神矍鑠,思維清晰,談起往事,娓娓道來。

1951年,楊廷楨從南陽淅川中學調回南陽專署教育科不久,被抽調到河南省治淮總指揮部板橋水庫指揮所政工科,負責籌辦工地報紙。時任水利部部長傅作義到工地視察,楊廷楨等就請傅作義為工地報紙題詞,傅作義就題寫了“板橋工報”四個字。以後河南治淮大型工地報紙都不約而同地沿用“工報”二字,如《南灣工報》、《白沙工報》、《薄山工報》、《宿鴨湖工報》、《鴨河口工報》等。

報社和施工現場一樣繁忙。楊廷楨介紹,當時報社有編輯、記者、校對、美工等10多個人,報社還有印刷廠,已經使用鉛印,報紙四開四版,每天出版(也可能是隔一天出版)。編輯、記者白天採訪,晚上寫稿、編輯,印刷後發到民工的住地和工地,一般都是忙到中午,才能休息一下。下午又開始採訪寫稿,幾乎每天都是連軸轉。

今年86歲的退休幹部高洪增當年是報社的美工。據他介紹,當時除辦報外,還要幫助民工幹活兒,農忙時還要幫助附近農民收麥子,但大家熱情高漲,幹勁十足。

千方百計勤儉節約

“千方百計勤儉建設宿鴨湖”是當時工程建設的行動口號。工程指揮部在每次會議上,都強調要深入貫徹反浪費、反保守的鬥爭。工程指揮部印發的《準備工作與施工情況簡報》(第2號)記載:通過算細賬,制訂節約6236186元的奮鬥目標(佔總費20%)。

為了節約費用,指揮部對7個較大工程項目的設計進行了修改。下面是當時的一份工程設計修改及節約詳單:

一是宿鴨湖土壩高程原設計為58.70公尺,壩頂高程降低為58.00公尺,共計減少土方810400方,石方15000公方,節約經費929000元。二是土壩上游坡54.00公尺高程以下,利用不夠質量的土方放緩壩坡,共計節約土、砂、石方217600公方,節約經費120000元。三是土壩下游坡54.00公尺高程以上,邊坡由1:1.25改為1:2,土壩下游用砂料代替石料,兩項共可節約經費400000元。四是夏屯閘由7孔改為5孔,可節約鋼筋混凝土2000餘公方、基礎開挖土方33000公方、閘門兩扇、啟閉機兩座、發電機兩臺、臨時閘門一座,共摺合經費826395元。五是土壩北崗段5200公尺,改用加高培厚老堤的辦法,另在老村、白莊處刨除右堤,提前將來洪收入庫內,減少洪水對舊堤的威脅,這樣設計可節減土方356376公方,摺合經費149736元,並可遷移兩個村莊,設計節省遷賠費用75000元。六是土壩改為曲線後,壩軸縮短195公尺,減少土砂石方806公方,摺合經費42193元。七是土壩某工段經過重新修正設計,包括一些邊坡改變及下游排水設計用砂料代替石料後,可減少土方253280公方,砂石13675公方,摺合經費617200元。

勤儉節約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如工棚材料的供應,均由民工自帶,正陽、西平兩縣距工地較遠,工棚材料不易攜帶,工棚由工地附近的農業社支援搭蓋。

經過方方面面的努力,千方百計節約資金,宿鴨湖水庫原計劃投資2400萬元,實際只開支了1800萬元,實現了制訂的節儉目標。

“躍進水庫”不“躍進”

節約的不僅是資金還有時間。資料顯示,宿鴨湖水庫大壩工程2月22日~28日陸續開工,3月1日全面開工,5月下旬基本竣工,除去雨天不能施工外,實際施工日期只有50多天。水庫整個工程7月1日前大頭落地,8月20日前全部竣工。

在那個物資極匱乏的年代,短短50多天時間,靠人力築起了一條北起玉皇廟,南至野豬崗,長35公里的攔洪大壩,創造了一個歷史的奇蹟。

史料記載,當時水庫最高設計水位為56.04公尺,控制流域面積達3395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8.2億公方,攔截了汝河、臻頭河等大小河流10餘條。

宿鴨湖水庫是“大躍進”時期的工程,實現了時間和節約資金的“躍進”,水庫也曾更名為“躍進水庫”。在查閱有關資料時,記者發現宿鴨湖水庫管理局1969年、1970年的很多文件中,水庫名稱都是以“躍進水庫”的名稱出現,水庫管理局也更名為“躍進水庫管理局”。

然而,事實證明,“躍進”水庫並不“躍進”。水庫建成後,防洪、灌溉效果顯著,但也存在很多問題,防洪標準偏低,大壩原設計迎水塊石護坡,在施工中改為1:8無護面緩坡,受風浪衝刷嚴重,當年便有多處被衝坍,多處出現管湧,危及大壩安全,洩洪閘下游幹砌塊石護坡被沖毀嚴重。

10年前,楊廷楨在自己出版的一本書中,對宿鴨湖水庫工程作了這樣的描述:修建宿鴨湖水庫時已進入“大躍進”時期,邊規劃、邊設計、邊施工的主張佔了上風。在施工中,有人建議採取大壩無護坡辦法,可以節約資金,縮短工期。採取這個辦法,宿鴨湖水庫不到半年就完工了,土壩沒用塊石護坡就蓄了水。記得土壩合龍蓄水時,宿鴨湖內麥浪滾滾,一派豐收景象。指揮部動員全體職工冒雨搶收湖內麥子。大壩合龍後,一夜之間蓄滿了水,數萬名治淮大軍聚集在大壩上,歡聲雷動,宿鴨湖水庫也改名為“躍進水庫”,但不久就發現這種急於求成的做法不行,無塊石護坡的大壩經受不住風浪的衝擊,以後不得不重新組織人力、物力進行護坡加固。

“欲速則不達。‘躍進水庫’並不‘躍進’。”這是楊廷楨對當年宿鴨湖水庫工程的總結,也和很多人的看法和史料記載一致。存在諸多問題的水庫如何經受住洪水的衝擊?“75·8洪水”期間,水庫如何經受住考驗?請繼續關注本報望河樓週刊《天中歷史》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