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大鵬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朋友們,兄弟我今天辭職了,晚上約著喝酒哈!”朋友們看了,有的點贊,有的留言,不一會動態下就累計了好幾十條的評論,好不熱鬧!

畢業5年,這已經是大鵬第8次換工作了,有的是自己主動辭職炒老闆的魷魚,有的則是因為公司改革被裁失業。晚上喝多的大鵬自嘲的說道:“換了這麼多工作,也沒混出啥名堂來,說到底還是因為錢多的工作自己熬不住,而錢少的自己又看不起!”“算了,不想了,喝酒!明天醒來,小爺我又是一條好漢!”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其實大鵬的故事不是個例,總是把工資收入當成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好多人仗著自己年輕隨意的跳槽換工作,總覺得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不滿意,想要性價比更高的崗位,但是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尷尬的處在中間的地段,不上不下,只能在旁羨慕別人,而又不自我反省,最後白白浪費了職業黃金髮展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而之所以會產生“錢多的工作熬不住,錢少的工作又看不起”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沒有調整好心態,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會看到一些人,他們嘴上總說著:現在的工作真不好乾,好想辭職呀,但是卻不見什麼行動。總覺得別人的工作好掙錢又多,可是真的讓他上手又覺得辛苦又費勁。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一邊羨慕著別人升職加薪,另一邊卻不自我反思進行改變。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他們容易被周遭的環境所影響,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又調整不好心態,所以只能把自己束縛在思想的牢籠裡。

2.能力和才華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把金錢當成衡量工作唯一標準的,大多都是不甘於現狀,但又能力不足的人,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

小李一直想從事培訓師方面的工作,正好趕上公司之前的培訓師離職了,於是小李信心滿滿地向老闆申請調崗。老闆答應讓他先幹一個月試試。

結果小李幹得非常吃力,不得不承認自己現有的能力還無法勝任這一工作。自己之前想的太過簡單了,以為培訓師口才好就行,沒想到這個工作還需要領導組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並且需要了解整個公司的業務流程,自己肚子裡沒貨,還怎麼培訓他人給別人當老師呢?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我們不要老羨慕別人的工作光鮮亮麗,真要把你放在那個位置上,先問問自己受不受的住,是否自己的能力能夠匹配自己的野心?

3.不能轉變思維,把錢當成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

雖然我們衡量一份工作最直接的標準就是薪水的多少,也就是我們能從這份工作中掙得多少錢。但是,工作的價值並不總是由金錢構成的,我們也要轉變觀念,多看看這份工作它能給我們帶來的真正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不要總抱有“錢少的工作就不好,所以看不起”的這種心態,要知道職業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我們能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把自己的能力真正發揮出來,這份工作就是有意義的。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要知道,一開始的我們都是從實習生做起的,那時的報酬更低,但是我們卻幹得非常開心,這是因為我們第一次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換取報酬,並且學習到許多在校園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

所以,有時候看待一份工作不要單單隻通過金錢來衡量,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這份工作中學習到什麼,獲得什麼。

那麼,當我們產生“錢多的工作熬不住,錢少的工作又看不起”的心態時,又該怎麼做呢?

1.樹立目標,做好職業規劃

從小到大,我們就知道樹立目標的重要性,有了目標才有了方向,不會讓自己做事的行為產生偏離,而當我們工作以後,也應該給自己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首先,通過科學的自我評價分析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再結合自己的所學專業、特長以及興趣愛好對自己未來要從事的職業進行一個全方位的瞭解和定位,最後是設定職業生涯的目標,在目標確定以後,最重要的還是要付諸於行動,只有行動起來,才不至於將計劃目標流於形式。

2.加強學習,提升個人能力

新東方的總裁俞敏洪曾經說過:“運氣水遠不可能持續一輩子,能幫助你持續一輩子的東西只有你個人的能力。”可見,能力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稍有鬆懈就會被這個殘酷的職場所淘汰,因此就要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我們在平時可以加強對時間的管理,通過一些科學的方法合理分配時間,讓自己工作的效率最大化。同時,也要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在工作時間之外不斷充電,廣泛涉獵專業技能和相關知識。

3.轉變心態,積極面對工作

當你覺得自己現在從事的工作苦逼又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不妨停下來反思一下,及時瞭解自己的定位和對工作的需求是什麼,不要一味的抱怨,而是應該客觀面對,轉變守舊觀念。

如果在自我反思之後還是找不到解決辦法,可以和你的領導或者同事溝通一下,畢竟有時候“旁觀者清”,局外人可以更加客觀的分析你的現狀,找到問題所在之後,接下來就是及時地轉變心態,然後樂觀積極的面對工作。

別再把“錢”作為衡量工作的唯一標準了,否則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因此,當你產生“錢多的工作熬不住,錢少的工作又看不起”這種心態時,千萬不要只羨慕別人,自己又懶得行動。我們應該正視自己,並勇敢地作出改變。在這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時代,只要你努力付出,就一定會獲得相應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