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報之源(文勇)

“吃虧”是福報之源(文勇)

女兒從幼兒園回來,向我炫耀:“爸爸,看這個彈力球多好看。”妻子告訴我,這是她拿變形金剛換的。那可值100多元呢,這個普通的彈力球頂多值5元。我問女兒:“一個變形金剛換了個小玩意兒,你不是吃虧了嗎?”女兒小嘴一努:“小胖喜歡,我也高興就行唄。”本是吃虧的事,女兒卻感到高興,讓我心生暗喜。

上世紀60年代,祖父做茶葉生意。每年都要到江蘇、浙江等地進一批茶葉。那時交通工具和保護措施都很簡陋,導致一些茶葉在運輸中受損。這種事情不可避免,人們對買到的茶裡有碎的也能理解,可祖父卻不想讓顧客吃虧,他在向外售茶葉時,已經稱好的茶,還要再添上一小撮,用以彌補客戶的損失。祖父賣茶添“一小撮”的事,在人們中間傳開了。人們紛紛來買茶,想看看是不是真的。祖父都會給來買茶的顧客添上一小撮。因此,人們就給祖父起了個外號叫“一小撮”,祖父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在建築隊幹活,結識的朋友也不少。有一次,父親與一位朋友合作收購地瓜幹,準備倒手賣給酒廠。父親就在秋後出錢代朋友收購了大批地瓜幹。可是,眼看快過年了,也沒見朋友來裝貨。父親一打聽,原來是朋友家中有難,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收購了,朋友想給少部分錢,以彌補父親的損失。可父親卻沒要,守著半屋子的地瓜幹過了一個寒冬。

第二年開春後,那些地瓜幹已有些發黴,不能再用以釀酒。開春就要種地,正是用錢的時候,眼看著那些地瓜幹就要爛掉。突然有一天,那位朋友出現了,他已聯繫好了幾家飼料廠,帶來三輛大卡車,把那些地瓜幹全部拉走了。那次的生意,父親不但沒賠,反而掙了不少,還結識了幾個新朋友。

說起吃虧的話題,父親的話我記憶深刻。他說,你祖父曾經說過,吃虧就像個布袋子,你吃得越多,裝得東西就越大。你能吃虧,就說明你心胸寬大,你會感到很高興,辦事就順利,人緣也好。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交往,往往是利益得失交匯、吃虧與得便宜並行。你佔便宜,對方就吃虧;反之亦然。對此,我深有體會。

從部隊轉業後,我做起電動汽車生意。當時,人們對電動汽車並不看好,因此生意並不好做。大都是老年人,只要他們喜歡,我賠錢也賣。有的老人不會開車,我就免費培訓到能獨立駕駛為止。售後中,我不收勞務費,配件也只收個成本。一年下來,我賠了不少錢。人家依靠售後掙錢,我卻在售後賠錢。轉過年來,那些老客戶帶來了新客戶,生意也好了起來。去年冬天裡,我給客戶免費上門修車凍感冒了,那位客戶買了禮品,特意上門來看我,讓我深受感動。

留心觀察生活,凡是合作多、朋友多的人,總是那些勇於吃虧而益於他人的人。相反,一個總是喜歡算計、愛佔便宜的人,既不會與人有很好的合作,也不會有太多朋友。清初魏禧曾說:“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每事好便宜”的人,貌似精明,實則愚蠢。而勇於吃虧看起來傻,實則智慧。令人心生歡喜的是,我的祖父、父親恰是深諳此理,他們甘願吃虧,進而贏得了人生的幸福。

更加可喜的是,一個變形金剛換一個彈力球,在我這個成人眼裡是“吃虧”,女兒卻為此感到高興。雖然她不懂“吃虧是福”的道理,可從她的舉動中我看到祖輩奉行的美德,已經在我女兒身上得到傳承。

吃虧是為人之本,更是福報之源。在繁雜的人世間,學會吃虧,益處多多,個人會感到生活幸福,人和人交往會順利快樂,社會也將變得文明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