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拿起白蒸饃,想起鄭永和;拿起人民幣,想起鄭書記”。在新鄉市輝縣,提到輝縣原縣委書記鄭永和,當地人都會發自肺腑地說出這句話。上個世紀60年代,輝縣人在鄭永和的帶領下開山鋪路,開渠引水,輝縣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時間定格到現在,曾上演“戰天鬥地”故事的輝縣方山成了景區,老的水利設施逐步被新型設施所代替。但是,曾為輝縣發展建立牢固基礎的水利設施卻沒被遺忘,在方山景區內的南太行“益民洞”內,美酒正在呼吸。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共城美酒斟滿杯 佳釀醇香飄千年

輝縣自古就是一座文化之城。透過歷史的塵煙,推開太行的窗欞,千年故事在向人們述說,古共城(輝縣舊稱)經過了一個個“歡歌狂飲”的時代。

公元前841年,一場“國人暴動”將殘暴的周厲王趕下了天子寶座,天下共擁身居共城的共國國君共伯和為代理天子,代行王政,至此天下百姓再無“莫敢言,道路以目”之景象,人們手捧“共城老酒”雀躍相慶。時至今日,共城當年的盛世仍為人們津津樂道,以百泉泉水釀造的“共城老酒”仍帶著那共城大地的芬芳氣息,散發出誘人的醇香,讓人們大飽口福。

據《中州雜俎》記載:北宋時期,衛州治朝歌(即今河南輝縣),就有著名的百泉美酒。明代武將詩人劉玉在方山曾寫下“方山千古翠屏新,相對蘇門五度春。今日蘇門一樽酒,方山為主我為賓”的詩句。

東漢末年,曹操為了實現他的政治野心,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送給漢獻帝劉協作妃,曹操實現他自己的霸業之後,把“岳父”劉協貶到峪河。漢獻帝沒了政治仕途,於是就在峪河一帶自釀良醪,給黎民百姓治病療疾。無獨有偶,考古人員在商朝祖辛皇帝的畿地褚邱,挖掘出了為數不少的“簋、爵、鼎、卣”等酒具。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天賜厚土出佳釀 傳承創新造“儒香”

釀酒之地總會得到造物主的厚愛。輝縣處於南太行山與華北平原接合部,為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但由於受山脈走向和海拔高度影響,山水交錯,地質條件特殊,微生物種類豐富,當地土質為弱酸性黃黏土,黏性強,富含多種礦物質,是釀酒所需微生物生存的沃土,空氣和泥土中的微生物構成了釀造壽酒特有的微生物群落。“同時,隨著南水北調工程建成使用,壽酒生產基地已經成為縱貫黃河、海河、長江水系的獨特地帶,產品既有北方烈酒的特性,又有南方美酒的柔情。”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談到創新,壽酒的創新不僅僅在於工藝,還有香型。壽酒集團成功研製出了“儒香型”白酒,其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據牛廣傑介紹,中國白酒根據地域板塊,分為以“甘爽純正、醇厚柔和”為特點的“川派白酒”,以“窖香優雅、綿軟醇爽”為特點的“江淮派白酒”和以“幽雅甘綿、豐滿味長”為特點的“北方派白酒”。而壽酒集團恰恰位於中國白酒的“酒道長廊”中央,兼具三大地域的優勢,兼融三大派系酒體之長,以“醇正陳雅、滑喉爽口、豐滿和諧”的特點著稱,更適合囊括“川派”“江淮派”和“北方派”三大地域板塊以及豫北、華北地區消費者的味蕾之需。

“室藏不如窖藏,窖藏不如洞藏。”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白酒界專家學者公認的頂級貯酒方式。經過洞藏的白酒,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成分升到了極致,而對人體有害的醛類、雜醇油等降到了最低程度。2008年,壽酒集團董事長周明新帶領有關專家學者,通過多方考證,率先研發出了省內第一家洞藏酒——南太行洞藏酒。

由於洞藏資源的稀缺性,洞藏白酒的區域屬性十分明顯。據壽酒集團員工介紹,南太行洞藏酒處(原“益民洞”),氣候溼潤,冬暖夏涼,一年四季晝夜恆溫在17攝氏度~20攝氏度,是洞藏酒最理想的溫度。年均相對溼度在70%~80%,屬於中、低溫相交型微生物繁衍、生長和活動頻繁的區域。山洞全長1公里多,裡面存放著606個500公斤裝的大酒罈,約有300噸。隨著洞藏時間的延續,加速了新酒老熟過程,酒體變得醇、綿、爽、香。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著300噸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