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在新乡市辉县,提到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当地人都会发自肺腑地说出这句话。上个世纪60年代,辉县人在郑永和的带领下开山铺路,开渠引水,辉县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定格到现在,曾上演“战天斗地”故事的辉县方山成了景区,老的水利设施逐步被新型设施所代替。但是,曾为辉县发展建立牢固基础的水利设施却没被遗忘,在方山景区内的南太行“益民洞”内,美酒正在呼吸。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共城美酒斟满杯 佳酿醇香飘千年

辉县自古就是一座文化之城。透过历史的尘烟,推开太行的窗棂,千年故事在向人们述说,古共城(辉县旧称)经过了一个个“欢歌狂饮”的时代。

公元前841年,一场“国人暴动”将残暴的周厉王赶下了天子宝座,天下共拥身居共城的共国国君共伯和为代理天子,代行王政,至此天下百姓再无“莫敢言,道路以目”之景象,人们手捧“共城老酒”雀跃相庆。时至今日,共城当年的盛世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以百泉泉水酿造的“共城老酒”仍带着那共城大地的芬芳气息,散发出诱人的醇香,让人们大饱口福。

据《中州杂俎》记载:北宋时期,卫州治朝歌(即今河南辉县),就有著名的百泉美酒。明代武将诗人刘玉在方山曾写下“方山千古翠屏新,相对苏门五度春。今日苏门一樽酒,方山为主我为宾”的诗句。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实现他的政治野心,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给汉献帝刘协作妃,曹操实现他自己的霸业之后,把“岳父”刘协贬到峪河。汉献帝没了政治仕途,于是就在峪河一带自酿良醪,给黎民百姓治病疗疾。无独有偶,考古人员在商朝祖辛皇帝的畿地褚邱,挖掘出了为数不少的“簋、爵、鼎、卣”等酒具。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天赐厚土出佳酿 传承创新造“儒香”

酿酒之地总会得到造物主的厚爱。辉县处于南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接合部,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但由于受山脉走向和海拔高度影响,山水交错,地质条件特殊,微生物种类丰富,当地土质为弱酸性黄黏土,黏性强,富含多种矿物质,是酿酒所需微生物生存的沃土,空气和泥土中的微生物构成了酿造寿酒特有的微生物群落。“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使用,寿酒生产基地已经成为纵贯黄河、海河、长江水系的独特地带,产品既有北方烈酒的特性,又有南方美酒的柔情。”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谈到创新,寿酒的创新不仅仅在于工艺,还有香型。寿酒集团成功研制出了“儒香型”白酒,其原因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据牛广杰介绍,中国白酒根据地域板块,分为以“甘爽纯正、醇厚柔和”为特点的“川派白酒”,以“窖香优雅、绵软醇爽”为特点的“江淮派白酒”和以“幽雅甘绵、丰满味长”为特点的“北方派白酒”。而寿酒集团恰恰位于中国白酒的“酒道长廊”中央,兼具三大地域的优势,兼融三大派系酒体之长,以“醇正陈雅、滑喉爽口、丰满和谐”的特点著称,更适合囊括“川派”“江淮派”和“北方派”三大地域板块以及豫北、华北地区消费者的味蕾之需。

“室藏不如窖藏,窖藏不如洞藏。”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白酒界专家学者公认的顶级贮酒方式。经过洞藏的白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升到了极致,而对人体有害的醛类、杂醇油等降到了最低程度。2008年,寿酒集团董事长周明新带领有关专家学者,通过多方考证,率先研发出了省内第一家洞藏酒——南太行洞藏酒。

由于洞藏资源的稀缺性,洞藏白酒的区域属性十分明显。据寿酒集团员工介绍,南太行洞藏酒处(原“益民洞”),气候湿润,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昼夜恒温在17摄氏度~20摄氏度,是洞藏酒最理想的温度。年均相对湿度在70%~80%,属于中、低温相交型微生物繁衍、生长和活动频繁的区域。山洞全长1公里多,里面存放着606个500公斤装的大酒坛,约有300吨。随着洞藏时间的延续,加速了新酒老熟过程,酒体变得醇、绵、爽、香。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神奇!山洞居然藏着300吨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