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雙龍傳》中,如果寇仲繼續與李唐爭奪天下的話他的勝率有多大?

msiky


先說寇仲為何放棄爭天下吧:1魔門扶持李建成2巴蜀解暉在師妃暄勸說下中立3北方外族虎視眈眈4宋缺大戰寧道奇兩敗俱傷5徐子陵、宋玉致等人不想寇仲爭霸天下6寇仲自己的內心只是不願居人下享受的是爭霸的過程7寇仲本性善良不忍看百姓受苦

如果單純的以形勢而論,寇仲加宋缺、杜伏威、飛馬牧場,東溟派,揚州青竹幫橫掃南方基本不在話下,朱燦和錢獨關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巴蜀雖然中立,如果南方淨入寇仲手裡,必然歸降。慈航靜齋在說動寧道奇和宋缺決戰後基本已經退出支持李世民了,之少師妃暄不會再幫李世民(書中有寫),

北方劉黑闥絕不會降唐,宋金剛有突厥支持頻繁搗亂,李唐太原基地不保,王世充雖然昏庸但洛陽堅城天下文明,隴西更不用說了,年年作反直到大唐中期,外族勢力突厥吐渾谷等懼怕李世民更甚寇仲更不會放手李世民做大,李家兄弟之爭,魔門插手其中,沒有徐寇幫忙絕對贏不了。

如果寇仲爭霸,就說書中所寫,一統長江以南不成問題,修養生息,坐看北方亂鬥。何況楊公寶庫密道也能生出奇效。雖說由南統北在當時比較困難,勝算大概有八成。


安分的心跳


原著中的情節,太過繁瑣,不如電視劇拍得直白。所以,我們不妨根據電視劇來分析一下。如果寇仲繼續跟李唐爭奪天下,我認為他的勝率是0。

先說下寇仲和李唐當時的實力如何?

隋朝末期,手握兵權的一共是四大門閥,分別是宇文閥、獨孤閥、李閥、和宋閥。到了最後,獨孤閥和宇文閥的勢力,都相繼被滅掉。而以宋缺為代表的宋閥,一直對李閥有意見,卻一直韜光養晦,總是表現得不諳世事一般。但其實,宋缺早就和寇仲說好,要借他的兵,去攻打李閥。所以,最後的形勢,就是以李閥和宋閥,形成的牛股之勢。而李閥表面的主人是李淵,其實掌握兵馬,並且戰功卓著的,是李世民。而宋閥依靠的也是寇仲。所以,從根本上來講,天下之爭,就在李世民和寇仲之手,要分個高下。

李世民多年來體恤民情,連年征戰卻仍然收穫了很多民心。加上多年積攢的勢力,早就應該是天下之主。而寇仲和徐子陵,憑藉一股衝勁,也打下了無數座城池,加上宋缺的幫忙。論實力,寇仲的確是可以和李唐一爭高下的。

為什麼我認為,他的勝率是0?

  • 第一點,寇仲早就不是當初的寇仲

寇仲和徐子陵,本來就是個小乞丐。是因為長生訣,才得到了後來的一系列奇遇。而讓寇仲,真正想要打天下的,卻是因為另外一個女子,李秀寧。歷史上並無其人,是小說杜撰的。寇仲為了李秀寧,才會努力拼搏,打下了一份基業。當得知李秀寧為了李閥,甘願嫁給柴紹之後,他更是怒火中燒,才有了後來近乎屠城的行為。被邪帝舍利影響是表面原因,情難自制才是根本原因。

後來,當寇仲猛然發現,他和宋玉致才是真愛。對李秀寧只是憐惜的時候,他就已經冷靜下來了。這個時候的寇仲,才明白當初徐子陵的話。什麼皇圖霸業,都是過往雲煙。寇仲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自己心魔作祟。寇仲是善良的,他不想要生靈塗炭,更不在乎名利富貴。高手過招,稍有閃失就有性命之憂。何況還是面對李世民這樣的對手,寇仲失去了當初的雄心壯志,此戰他必敗。

  • 第二點,寇仲在謀略方面,的確不如李世民

寇仲行軍打仗,雖然不至於有勇無謀,但在謀略方面,確實比李世民差太多。取得勝利的辦法,往往是通過武力。沒辦法,他有長生訣,還有井中月,加上徐子陵的幫助,才能攻城拔寨,無往而不利。但是這樣做的弊端,也在大結局體現出來了。寇仲雖然獲得了無數城池,卻是用城中百姓的鮮血換來的。因此,他不得民心。而李世民卻知人善用,不僅禮賢下士,對百姓也是十分愛護。李世民的賢名,早就人盡皆知。這也是為何太子李建成,視他為眼中釘的原因。

寇仲做事魯莽,徐子陵作為他的好兄弟,也只能在旁邊撫慰,卻從來無法阻止他。一個軍師沈燕,根本無法和李世民,手下的謀士相提並論。寇仲最後放棄天下,自己也親口承認,在打仗方面,他是不如李世民的。打仗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因此李唐必勝,只是時間問題。

總的來說,寇仲領兵打仗,當個將才是綽綽有餘,當元帥其實都有點勉強。打仗靠的從來都不是武功,否則張無忌為何不自己登基,而把位子讓給了朱元璋。寇仲和張無忌是一類人,都是發現,他比自己更適合當皇帝,他即位後,才會給百姓幸福的生活。這裡我想借用劉邦說過的一句話:“從來沒有萬世的霸業,只有萬世的民心。”

今日話題:

你認為寇仲該不該放棄江山?


十點歷史君


《大唐雙龍傳》畢竟是小說,那咱們就只談想說。李世民固然有歷史光環,可寇仲何嘗沒有主角光環呢?

寇仲最終願意將到手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讓,是態度層次的決定,而不是能力不行。

只看當時的陣容,寇仲手下的將領和謀士在水平上其實並不比凌煙閣功臣差上多少。特別是,寇仲的朋友圈層次極高,除了同有主角光環的徐子陵,還有跋鋒寒、侯希白等等。記得小說裡徐子陵說過一句玩笑話,“最好我把小公主和場主都娶了,這樣你要戰馬有戰馬,要兵器有兵器。”

有網友提到了李家背後的慈航靜齋,但是寇仲背後也一樣有天刀宋缺,這是擺在明面上的籌碼。

我們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假設,那我們不妨大膽假設一樣,寇仲如果一心想要爭奪天下,那麼石之軒和婠婠是否也能計入到戰力之中呢?

在小說的構成中,基本形成了李家和寇仲南北割據的陣勢,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倒是南方,特別是嶺南和沿海地區,物產富饒,經濟實力雄厚,如果劃江而治,數載經營之後,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呀。

《大唐雙龍傳》之所以成功,並不僅僅是依附了歷史的必然性,他塑造的寇仲這一形象,只是想在亂世之中證明自己的實力,卻不是野心勃勃的人。寇仲最後放棄了爭奪天下,是性情使然,而非能力不足。

可如果他真的為了奪取天下不顧一切,失了初心,恐怕也不再是我們喜歡的那個寇仲了。


錢淺千


如果寇仲繼續與李唐爭奪天下的話他的勝率有多大?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荊軻守的《大唐》,就會知道寇仲只要做到殺伐決斷,救一人,拉一人,殺一人,他的勝率可以達到100%。

首先,救魯妙子。

魯妙子是一個全才,武功、醫學、園林、建築、兵法、易容、天文、歷算、機關等等樣樣精通。如果寇仲得到他的幫助,軍隊的戰鬥力,士兵的防禦力將大大提升。大家想一想,在魯妙子的幫助下,寇仲手裡有了一直衝鋒能力不亞於李世民的玄甲騎兵,而又穿著魯妙子精心設計的盔甲,而且有楊公寶庫的加持,其規模又遠遠超過玄甲騎兵,在戰場上縱橫不敗,是何樣情景?

魯妙子堅持不讓他們救怎麼辦?以商秀珣動之以情,曉之以利害。怎麼救?《長生訣》加邪帝元精。

其次,拉攏石之軒。

看過《大唐雙龍傳》的朋友都知道,石之軒有多個身份,而他本人也有振興魔門的抱負。只要寇仲和石之軒達成協議,取得天下之後給他振興魔門的機會,石之軒完全可以倒戈,和寇仲合作。石之軒又是一個全才,武功是魔道第一人,又是能臣(裴矩是其另一身份),寇仲與其合作之後,奪取天下的機會又大大增加。至於魔門大興之後的危害問題,坐上皇位之後,用皇權來規範就行了。而事實上,無論魔還是道,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怎麼拉攏?在《大唐雙龍傳》後期,曾經不可一世的“邪王”已經被“陰後”祝玉妍架空,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加上徐子陵這個“女婿”來勸說,達成協議並不難。

最後,殺死李世民。

李世民必須死,不是因為其雄才大略,傑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因為他是慈航靜齋、寧道奇為代表的道門選出的代言人,道門對李世民的投入可謂孤注一擲,而李世民一死,魔門支持的李建成、李元吉就會上位,道門多年來的籌劃就會毀於一旦。無奈之下,他們只能轉而他們次好的選擇:寇仲。寇仲奪取天下的砝碼又大大增加了。

怎麼殺?石之軒加上他的徒弟,“影子劍客”楊虛彥。李世民如果已經掌握李閥大權,那自當別論,但其內部也再爭鬥。在這種情況下,“邪王”如果要殺李世民,那他是跑不掉的。

綜上,寇仲只要救了魯妙子,拉攏到石之軒,殺了李世民,幾乎可以說,天下已在其掌握之中,剩下的不過是時間問題了。


磊落故人


《大唐雙龍傳》的電視劇是看的我蛋蛋疼,《古惑仔》打群架的場面都比電視劇要拍的波瀾壯闊。


李唐必敗。

從北到南,四川,兩廣,江淮,山東,東北,包括草原,高麗。。各地的軍閥是支持誰的,你們到底有沒有仔細看書啊。

隨便上幾個地圖先。大家看了地圖再說話。


寇仲從洛陽突圍不死,宋閥北上,李唐再無半點機會。

宋閥的實力無須多說,嶺南,兩廣,福建,湖南,妥妥的是宋閥的地盤。宋閥的水師也不用多說啦,宋缺本人也是長江以南的黑社會頭子,大江聯的鄭石如這些人都是宋缺的小粉絲。長江以南,包括運河以東,等於就是寇仲的地盤。

少帥軍的據點陳留,現在叫開封。鍾離,是現在的鳳陽?彭梁,現在叫徐州。

江淮軍的杜伏威所在的歷陽,現在叫做安徽馬鞍山。他可是寇仲的乾爹。

蕭銑,林世宏,沈法興,李子通,輔公佑,簡直就是砧板上的肉。李唐連支援他們的機會都沒有。揚州的李子通投降,其他幾個,寇仲甚至都不接受他們投降。

巴蜀和漢中,解暉一個人中立,四大異族,羌瑤苗彝,是熱烈歡迎宋閥的。竟陵的飛馬牧場肯定不會中立,肯定會支持寇仲。同意嗎?竟陵,現在叫天門。綜述這兩點,李唐沒可能守得住襄陽,只能把湖北讓出來,退回關中。

竇建德死在李唐手上,劉黑闥起義,雖然被李世民擊敗,但是高開道,徐元朗,杜興等人的支持下,還在戰鬥。為了給竇建德報仇,劉黑闥多半會向寇仲投誠。瓦崗寨翟大小姐一派是死撐寇仲無疑,河北,山東,幽州,向山海關一帶幾乎就是寇仲的。

去東北,室韋,靺鞨。操刀子和李唐幹不一定,但是百分之百是支持寇仲。

李唐的實力就是關中一地,肯定要從襄陽撤軍,除非他想和寇仲在襄陽決戰。這樣子看,江浙,兩湖,兩廣,山東,河北,華北,東北等等都是寇仲囊中之物,等於是大半壁江山是寇仲所有。


李唐和寇仲爭奪天下,雙方的軍力是持平的,李唐攻打洛陽是傾巢而出,20萬大軍就是全部。少帥軍+江淮軍+宋閥,明面就是15萬,水軍更是絕對性優勢。整軍備戰的話,隨時能動員30萬以上的大軍,而且養得起~~~~沒有兩湖江浙的輸血,長安洛陽是死地,關中根本就養不起李唐的20萬大軍。


很多朋友的答案裡,還高端武力,謀士人才,基礎軍隊,你們想笑死我啊。不過說起來,李唐還真的就只有斬首行動一個機會,集齊李閥,獨孤閥,宇文閥等各派高手,突襲少帥軍的大本營。正常的話,任何一個大本營估計一兩萬軍隊是有的。


李唐的唯一機會就是聯合突厥和寇仲對耗,而且這個也不可能聯合,慈航靜齋的民族融合理念還不至於這麼前衛。


後果就是三分對峙,突厥和少帥軍把李唐夾在中間。


突厥狼軍打進東北,把整個東北,高麗給征服了。


之後在慈航靜齋的壓力下,李世民主動向寇仲投誠,李閥則向突厥投誠。


寇仲和突厥開打。後果如何,李世民同學在真實的歷史已經給大家演示過了。


為了尊重歷史而已,書寫到後來就是尬聊了。果然熱情才是創作的原動力啊,這幾天為了把問題說清楚,又看了看書,把問題總結了一下。以後有空了繼續更新。2020年1月4日更~


同意的請舉手。謝謝。

向黃易老師致敬。


有畫圖漂亮的同學,請做一個地圖演示一下,好嗎?我自己選了個地圖,用PS畫了兩下,難看的一bi。


隆小兮


說實話,如果寇仲真的決心要和李唐爭奪天下,他的勝算有五成。如果再加上徐子陵,那麼就有七八成了。

寇仲這個人物,和徐子陵是一對難兄難弟,幸好機緣巧合學得了《長生訣》,輾轉於諸多勢力之間越來越強,最後,兩人成為當世雙龍。寇仲更擁有了與李唐爭衡天下的軍事力量。李唐的屏障,主要靠的是李世民和慈航靜齋。李世民不用多說,當世英雄人物,無論是手腕還是謀略,都堪稱頂尖。李世民當時支持李淵在長安稱帝,依次打敗了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佔據了北方,軍事力量強橫,虎視天下。

另外,李唐還有慈航靜齋的支持。慈航靜齋代表的是正道武林勢力,在《大唐雙龍傳》實在不容小覷。每當亂世,慈航靜齋便要出世來扮演救世主,扶持真龍天子平定天下。而這次,她們選取的對象是李淵。坐擁如此強大的力量,按理來說,天下無人可以爭衡,可偏偏寇仲也有等同的實力,甚至還有其佔優之處。

一,宋家支持,實力對等

寇仲除了自身武藝屬於當世一流高手,手下的少帥軍兵精糧足。另外,侯希白,跋鋒寒等人都是智勇雙全之輩,和李世民凌煙閣眾人也是不相上下。和李唐相比較,他的劣勢在於底蘊不足。除了隋朝政府,書中天下還有四大門閥最為強大,分別是李家,獨孤家,宋家和宇文家。宇文家族在宇文化及死後幾乎喪失了勢力,而李家和獨孤家關係很好,宋家一向偏安南方。和他們相比,寇仲起兵太晚,沒有底蘊。可寇仲為了贏得宋家支持,前往宋家尋求幫助。而宋家家主天刀宋缺為了考驗寇仲的實力,和寇仲展開了一場對決,宋缺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用刀高手。戰鬥的最後,寇仲雖然沒有贏,卻成功征服了宋缺,宋缺認為寇仲是可造之材,決定支持寇仲和李唐爭衡天下。宋家久居南方富庶之地,財力尤其雄厚,可以說,此時的寇仲真正有了和李唐對抗的資本。

二,李唐不和,內部不穩

李唐,對寇仲威脅最大的,肯定是李世民,但李唐的掌舵者卻不是他,而是李淵。

先不說李世民功高蓋主,對李淵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他的兄長李建成也絕不會允許李世民成為下一任君主。這是寇仲可以利用的點。


派幾個親信和李建成說以厲害,指出李世民功勞太大必定會威脅李建成太子之位,相信李建成絕不會允許李世民繼續坐大的。李建成這個人也不是等閒,手下還有魏徵等謀士,如果發力掣肘李世民,李世民在前方肯定無法展開手腳,甚至可能李淵會考慮陣前換將。而除了李世民和他的一眾手下,其他人,根本不是寇仲的對手。

三,兄弟情深,雙龍合璧

如果說寇仲是翱翔九天的飛龍,那麼徐子陵一定是深藏北海的蛟龍,兩人一旦聯手,天下之間,沒有任何事情難倒過他們。

和寇仲野心勃勃相比,徐子陵其實更像一個隱者,用現在的話說,他很佛系。但是面對寇仲的要求,徐子陵也是很少去拒絕的。寇仲如果決心爭奪天下,那他要做的,就是對徐子陵曉以兄弟之義,把徐子陵拉上自己的戰車。徐子陵武藝高強,加上智謀超群,絕對是寇仲最強大的助力。而拉攏徐子陵,義氣要面對的,其實還是他的老對手,愛情。

當年徐子陵曾經和慈航靜齋聖女師妃暄有過一段同行的經歷,這兩個人的脾氣秉性都十分接近,於是產生了情愫,兩人談了一段戀愛。可是慈航靜齋是不允許結婚的,師妃暄後來將這段愛情埋藏心底,和徐子陵告白了,兩人的美好愛情,最終只是一段回憶。如果師妃暄出面勸說徐子陵,徐子陵有可能會因為這段愛情選擇中立。這一點,不好說。
當然,此時的徐子陵已經有了如花美眷,石清璇,一個各方面都不輸師妃暄的女子。所以,徐子陵的最終決定可能還要參考她的意見。(電視劇和書不同,電視劇裡師妃暄和石清璇是同一個人)

【喜歡的朋友點一下關注,謝謝】


蜉蝣在塵埃


寇仲是大唐雙龍傳中的人物,歷史上沒有這個事情,今天就大唐雙龍傳中的情形來談談這個勝算問題。

在這部小說裡,最後可以一爭天下的就只有李唐與寇仲兩兄弟的勢力了,先看看李世民方的實力,李世民家族在隋朝末年就是四大門閥勢力之一(四大門閥分別為宇文家族、天刀宋缺家族、李氏家族及獨孤家族),早在寇仲還是無名小卒時,李世民就已經躋身四大門閥之中,可見其實力是相當的強悍,後期獨孤閥投靠了李世民一方,宇文閥被寇仲和李世民各自佔了一部分;

而寇仲兄弟是憑藉長生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後來宋閥一族將自己的勢力全部給了寇仲兄弟,而這也是寇仲一方的最強力量基礎,從這個方面看,寇仲實力與李世民相比差不多就是1:3,李世民在這方面強於寇仲;

另外武力值方面,寇仲方只有子陵是當代高手,兄弟倆長生訣更是所向披靡;李世民方面卻有秦叔寶、程咬金、李斯等一大批武將,更有諸多的謀士,若論論單打獨鬥,寇仲是強於李世民的,但是爭天下是靠總體實力,從這點看,李世民也是強於寇仲的,所以如果寇仲與之爭天下,除非李世民方面出現重大決策失誤,不然寇仲難以勝出,頂多有三成勝算!


江湖影院


說實話,如果寇仲真的決心要和李唐爭奪天下,他的勝算有五成。如果再加上徐子陵,那麼就有七八成了。

寇仲這個人物,和徐子陵是一對難兄難弟,幸好機緣巧合學得了《長生訣》,輾轉於諸多勢力之間越來越強,最後,兩人成為當世雙龍。寇仲更擁有了與李唐爭衡天下的軍事力量。

李唐的屏障,主要靠的是李世民和慈航靜齋。李世民不用多說,當世英雄人物,無論是手腕還是謀略,都堪稱頂尖。李世民當時支持李淵在長安稱帝,依次打敗了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佔據了北方,軍事力量強橫,虎視天下。

另外,李唐還有慈航靜齋的支持。慈航靜齋代表的是正道武林勢力,在《大唐雙龍傳》實在不容小覷。每當亂世,慈航靜齋便要出世來扮演救世主,扶持真龍天子平定天下。而這次,她們選取的對象是李淵。

坐擁如此強大的力量,按理來說,天下無人可以爭衡,可偏偏寇仲也有等同的實力,甚至還有其佔優之處。

一,宋家支持,實力對等

寇仲除了自身武藝屬於當世一流高手,手下的少帥軍兵精糧足。另外,侯希白,跋鋒寒等人都是智勇雙全之輩,和李世民凌煙閣眾人也是不相上下。和李唐相比較,他的劣勢在於底蘊不足。

除了隋朝政府,書中天下還有四大門閥最為強大,分別是李家,獨孤家,宋家和宇文家。宇文家族在宇文化及死後幾乎喪失了勢力,而李家和獨孤家關係很好,宋家一向偏安南方。和他們相比,寇仲起兵太晚,沒有底蘊。

可寇仲為了贏得宋家支持,前往宋家尋求幫助。而宋家家主天刀宋缺為了考驗寇仲的實力,和寇仲展開了一場對決,宋缺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用刀高手。戰鬥的最後,寇仲雖然沒有贏,卻成功征服了宋缺,宋缺認為寇仲是可造之材,決定支持寇仲和李唐爭衡天下。宋家久居南方富庶之地,財力尤其雄厚,可以說,此時的寇仲真正有了和李唐對抗的資本。

二,李唐不和,內部不穩

李唐,對寇仲威脅最大的,肯定是李世民,但李唐的掌舵者卻不是他,而是李淵。

先不說李世民功高蓋主,對李淵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他的兄長李建成也絕不會允許李世民成為下一任君主。這是寇仲可以利用的點。

派幾個親信和李建成說以厲害,指出李世民功勞太大必定會威脅李建成太子之位,相信李建成絕不會允許李世民繼續坐大的。李建成這個人也不是等閒,手下還有魏徵等謀士,如果發力掣肘李世民,李世民在前方肯定無法展開手腳,甚至可能李淵會考慮陣前換將。而除了李世民和他的一眾手下,其他人,根本不是寇仲的對手。

三,兄弟情深,雙龍合璧

如果說寇仲是翱翔九天的飛龍,那麼徐子陵一定是深藏北海的蛟龍,兩人一旦聯手,天下之間,沒有任何事情難倒過他們。

和寇仲野心勃勃相比,徐子陵其實更像一個隱者,用現在的話說,他很佛系。但是面對寇仲的要求,徐子陵也是很少去拒絕的。寇仲如果決心爭奪天下,那他要做的,就是對徐子陵曉以兄弟之義,把徐子陵拉上自己的戰車。徐子陵武藝高強,加上智謀超群,絕對是寇仲最強大的助力。

而拉攏徐子陵,義氣要面對的,其實還是他的老對手,愛情。

當年徐子陵曾經和慈航靜齋聖女師妃暄有過一段同行的經歷,這兩個人的脾氣秉性都十分接近,於是產生了情愫,兩人談了一段戀愛。可是慈航靜齋是不允許結婚的,師妃暄後來將這段愛情埋藏心底,和徐子陵告白了,兩人的美好愛情,最終只是一段回憶。如果師妃暄出面勸說徐子陵,徐子陵有可能會因為這段愛情選擇中立。這一點,不好說。

當然,此時的徐子陵已經有了如花美眷,石清璇,一個各方面都不輸師妃暄的女子。所以,徐子陵的最終決定可能還要參考她的意見。(電視劇和書不同,電視劇裡師妃暄和石清璇是同一個人)




初夏檸檬6


寇仲有多少勝算更多取決於宋缺有多大決心!宋缺是唯一堅持漢人血統入主天下的人,天下高手無人敢說穩勝宋缺,宋閥在宋缺的掌管下運籌帷幄數十年,就是等待機會一較長短!

當時的情況是李閥和宋閥兩家獨大,李閥稍勝一籌。還有杜伏威、劉黑闥等其他勢力在。如果宋閥堅持打下去,極有可能兩虎相爭被他人漁利。李閥和宋閥哪個坐天下都是老百姓的福祉,但其他人得了天下就不好說了。所以說如果宋閥堅持,就得硬下心腸捨棄天下蒼生。這不是宋缺和寇仲想看到的結果。所以兩家獨大之中稍弱一方退出,能最快速的促成天下一統!

這種情況很像張作霖死前的中國形勢。當時蔣介石和奉系是兩個最大的勢力,如果奉系坐看蔣介石和其他軍閥中原大戰,最後倒是極有可能坐收漁人之利。可惜,張作霖死了!張學良不能獨自守住東北。最後的情況極有可能是中原大戰死傷殆盡,東北又被日本人奪了去。之後日本輕鬆進入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中國。

張學良權衡之後的東北易幟,兩強聯手,迅速的讓中國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免去了全國百姓的戰亂之苦,也為以後抗日戰爭保存了力量。於國於民,都是大功一件!

所以說寇仲退出爭奪天下是明智之舉,因為即使戰勝了李閥,他也不一定能夠取得天下,如果外族趁虛而入,他的罪過就大了。畢竟隋朝統一時間太短,五胡亂華就是昨天的事!

他退出之後,為了天下蒼生,又為李二送出了神助攻,因為他相信除了他自己,只有李二能夠和他一樣對天下蒼生負責。

他和李二,誰當皇帝都一樣!


小炁圓寶兒


根據歷史書寫的小說,斷然不可能違背既定的歷史結局!如果非要在小說中找一個結果,我覺得最後勝出的會是李世民,只是李世民!

01,氣運之說未必不可信,李世民天定之子!

李唐王朝可以說是歸功於李世民。雖然李淵也算是一代明主,但是缺乏一種主宰天下的魄力。不管是小說中,還是影視劇中,李淵起兵都離不開李世民及一眾謀臣的極力說服。

為什麼說李世民是天定之子呢?李世民有用有謀,善用人!文韜武略又有容人之量,身陷絕境卻又總是能化險為夷!



02,寇仲可以稱霸江湖,但又缺乏逐鹿天下的底蘊!

寇仲的少帥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又有天刀宋缺的支持,摯友徐子陵的幫助。可以說是勢力盛極一時!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寇仲的性格並不適合管理天下。寇仲此人勇武有餘,謀劃不足!真正歸心的謀臣有誰呢?沒有寇仲的少帥軍又有多少戰力呢?

反觀李世民麾下,能人謀臣無數。李世民只需要掌握大局即可!寇仲可以打敗一個內部不合的李唐,卻未必能算計過李世民。最後的結局可能是李家父子被寇仲殺死,而沒有掣肘的李世民依然會收攏天下人心,雖然可能殺不了寇仲,卻可以用天下大勢逼得寇仲退隱江湖。除非寇仲願意揹負禍亂天下的一世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