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孩子只會叫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阿麗的日常


您好,混跡育兒界的醫學、藥學、心理學、營養學四棲生物菁媽來回答這個問題。

菁媽以前有個親戚的孩子就是到了二歲多隻會叫爸爸媽媽,家長很著急,我瞭解到孩子已經去醫院做了相關的檢查,生理上沒有問題。而我為了瞭解這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就到孩子的家裡觀察了兩天

發現了三個問題:

1、孩子經常看電視

奶奶帶孩子,而奶奶平時喜歡看電視就經常帶著孩子看電視,要知道看電視時是電視在自導自演,孩子不需要說話,對於孩子來說電視會讓孩子沉迷其中,大腦也不怎麼動,話更不用說了。

研究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早,越容易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2、奶奶不愛說話

在我去他們家的三天,看到奶奶很少說話,能用詞表達的話就不想用句子表達,平時和孩子說話也不多,一句就一句,多的也不多說。

要知道對於學話期的孩子來說,主要是鸚鵡學舌,所以要有人說話讓孩子學,孩子才能學得更快。

3、遺傳有關

孩子的爸爸也是快3歲才開始學說話,所以孩子現在二歲多不怎麼說話也正常。

三個建議促進孩子說話:

1、用和寶寶玩耍代替寶寶看電視

不但是家長和孩子玩,而且還要帶孩子出去外面和其他小夥伴玩。在家裡大人一般都比較瞭解孩子,孩子可能不需要說話大人就幫孩子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而出去和小夥伴玩的時候,容易刺激孩子說話。

2、儘可能讓孩子說出門

當孩子想拿香蕉時,媽媽可以裝著不知道寶寶想拿什麼,就問寶寶要什麼啊!叫什麼啊!是不是香蕉。跟著媽媽說:香蕉........

3、如果可以帶孩子去上早教或者幼兒園。

合適的環境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開口,而早教中也有老師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

後來孩子提前上了幼兒園,很快就學會了說話。

話題:你寶寶什麼時候會說話?


菁媽育兒


孩子兩歲半還不會說話。我覺得你應該耐心,陪伴。

我有個同事因為工作原因把孩子留在了老家,她自己出來工作,一個月回去幾天。孩子也是兩歲半了除了爸爸媽媽別的會說的不多。原來帶孩子的姥姥本身就是個不愛說話特別安靜的人,她不想孩子鬧出動靜,也不願意和孩子多溝通交流,漸漸的就把孩子耽誤了。我同事果斷辭職回老家帶孩子。她每天都耐心陪孩子聊天,雖然孩子不會說,她就一直給孩子說,朗朗上口的童謠什麼都,現在孩子三歲半,說話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區別。

給你說這個例子是想讓你知道陪伴和溝通的力量。而且你家孩子會說爸爸媽媽,這說明他是沒有發音問題的,只是駕馭得還不好,這需要你耐心的陪伴和鼓勵。分享幾個小方法吧。

1.從簡單的字詞開始,如果孩子說出來了,儘管不對也要好好的誇獎,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孩子能感受到這種愛和喜悅,會激發他想要說的行動。

2.給孩子陪伴,陪孩子游戲。在遊戲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去表達怎麼做。如果孩子不會就慢慢教給孩子說,可以跟著孩子的步驟去解說他的行為。譬如“火車開動啦,嗚嗚嗚”“小鴨子叫啦,嘎嘎嘎”等等。

3.讓孩子多聽童謠,讓孩子對發音和語言更熟悉。

4.帶孩子做手指謠,手動起來腦就動起來,接上朗朗上口的詞語,孩子感興趣了,接收得更快。

5.帶孩子喜歡的地方,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渴望。有了目的和渴望會大大激發孩子說的慾望,孩子在興奮的狀態下,最放鬆和自然,語言也許就會脫口而出了。

6.讀繪本,找那種簡單又漂亮的繪本,最好是疊字的,多給孩子講幾遍。

7.玩對話遊戲,可以是“回聲遊戲”,就是我來重複你的話。爸爸媽媽可以先做示範,也可以爸爸媽媽學寶寶的發音,總之運用所能調動孩子參與進來。

希望可以幫到你。





愛子思考


你家是不是就你一家三口人,我仔細觀察了,一般家裡人口少的孩子都說話晚,我孩子是四個多月就會喊媽媽了,因為她哭時就叫媽媽的,然後我弟和我媽就教她,長找我時叫媽媽,後來回自己家就不行了,對象是個孩子事紗都不管,也不配合的人,好了孩子兩歲之前會說也不說,直到兩歲多和大孩子一起要才愛說話的,沒有那個語言環境,一塊玩的另一個小孩就是姥姥姥爺帶,愛逗他說話,旁邊液都是親戚,都愛逗他說話,一歲多,話還說不好呢,就會告狀,不過你可以給孩子看看光頭強,這動畫片我也跟著看了,還可以,比小豬佩琪強,弄不跟著喬治學得愛哭,我孩子看光頭強一星期左右,明顯說話特別順溜了,中間又老了幾天小豬佩琪,天天哭幾回,我不給看了就好了,孩子不說話並不是多給她說就行的,但是孩子不說話我照樣教她學這學那,積累知識,到愛說話時,啥都知道


o第幾個一百天o


只要是其他的行為和理解力都正常就沒有什麼問題的,我見過一個女孩兩歲多了你問她時只笑而不答,父母都對她說你啞架,她也是笑笑,到三歲多了父母都離家上幹校勞動,就剩下他跟姥姥,姥姥每天揹著她去菜市場買菜,這時她已能在姥姥的背上替不懂廣州話的姥姥與賣菜販溝通講價錢做翻譯。到大了一直是學霸,工作了跳槽去外國銀行應聘,能與人天南地北連帶業務用英文聊上個把小時。一直做到高級管理人員才退休。

所以不用太擔憂,只要培養得當,講話遲的小孩長大了,也有很有成就的人。


小笙常談


首先,我覺得你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下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先排除一下!

其次呢,平時在家沒事多跟孩子聊天,隨便聊,不要讓他看電視看手機,有研究發現,看電視多的孩子就比不看電視的孩子表達能力差一點!

最後我想說很多小孩子說話晚,我有一個朋友的孩子四歲以前都不開口說話,就會爸爸媽媽,他們一度懷疑自閉症,後來四歲以後,把前幾年沒說的話都說了,小嘴巴巴的,忽然就說話了,而且啥都會說,所以可能就是說的晚!多引導,多溝通,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玩,然後多跟他介紹一下看到的這些東西!


瓏驤932


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也是這種狀態,當時我和寶爸也是非常擔心,到處找書籍找原因,也去過醫院,問過專家、早教機構、幼兒園老師,尋找解決辦法。現在她已經正常說話了,我把一些方法分享給你,希望能有所幫助。

首先需要確認孩子的聽力是否有問題,俗話說啞巴必是聾子,如果孩子無法聽到外界的聲音,他是無法模仿的。聽力的簡單測試辦法是:在寶寶的側面拍手,看寶寶是否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轉過頭來。也可以去醫院做這方面專業的檢查。

排除了聽力問題,孩子說話晚可能有下列原因,寶爸寶媽們可以逐一對照分析。

1、感統失調造成寶寶不會控制聲帶發音。我家寶寶就是這種情況,在早教中心、幼兒園,也遇到其他寶媽說到這種情況。感統失調怎麼引起的,怎麼改善,我發在頭條文章裡了,這裡就不重複了。


2、多語言環境造成寶寶語言系統混亂。如果家裡有老人說方言,然後教孩子用的普通話,同時寶寶又在接受英語的教學,多種語言環境下,有些寶寶的語言系統容易產生混亂,這時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可以儘量先讓寶寶接觸單一的語言,建立他說話的信心。



3、錯過了寶寶的語言敏感期。我家的寶寶也是因為這個時期和她說話太少,語言刺激不夠,導致在3歲半才開始大規模說話。一般來說,在3歲左右還有一個敏感期,多引導他說話,比如在超市裡教他認識水果,引導他說出來,最好配合感統系統調節一起做,慢慢的他就正常說話了。


寶媽手牽手


兩歲半能說多少話不重要,重要的還是看孩子的狀態。

如果除了說話,其他方面都很正常,能和你互動正常互動,也能用其他肢體語言表達他的意願,就無需太擔心。孩子學說話也是需要積累的過程,他現在不說但是其實都記在心裡,等到能表達的時候就都能說出來了。所以即使他現在不會說也要多和孩子交流,看見周圍的事物要給他講,尤其是物品的名稱或者你想讓他學會的詞,語速要慢,反覆的說兩三次。而且表達事物的時候語言要豐富些,這樣有助於孩子的語言表達。

孩子說話晚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家長照顧的細緻,不等孩子表達就把想要的拿到他面前;比如輔食吃的太精細,咀嚼較少,沒有讓舌根部的肌肉得到很好的鍛鍊,導致孩子語遲或者吐字不清等。

但是,如果孩子不僅僅是不說話,還不願意和你交流,你喊他他也時常不理你,獨自玩耍,或者脾氣暴躁不易控制等。那麼你就要重視起來了,最好帶孩子去權威的醫院檢查一下聽力,甚至是做一些自閉症方面的檢查。

我家孩子說話就比較晚,23個月的時候只會說阿爸媽媽和單字,拿,打,之類的,後來也是由於家裡沒有人幫忙帶孩子,就送去了幼兒園,看著同齡的孩子都會說話,他就開始試著說了。一旦打開了語言的閘門,進步就很快了,小時候給他念的兒歌、故事和三字經,他都記得,時不時的就會背出來幾句。


春天不上火


家長要多多跟孩子交流與他對話。2歲半隻會叫爸爸媽媽但如果對大人說的話和一些指示都能聽懂也愛和人互動應該問題不大。2歲左右正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從孩子張開嘴零零星星說出幾個字開始,到磕磕巴巴能大致表達清楚自己的思想,往往用不了多長時間,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不管是詞彙量,還是使用句子的流暢程度都在飛速發展。這個時期孩子特別會模仿學習發聲,想要幫助孩子學會說話表達,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

1、有耐心對孩子的咕咕聲聲、咯咯含糊不清的發音做出反應,當孩子和你說話時,一定要看著他的眼睛,並傾聽和感受;

2、給孩子唱歌和講童謠,有些孩子聽覺系統發育非常好,很喜歡爸爸媽媽講故事,而且有些故事反覆聽,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喜歡重複,其實他是在學習呢;

3、去公園玩耍或去超市時都可以有意識地指給孩子日常物品的名稱;

4當你和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情時,要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並且要簡單、清楚、慢慢地說;

5對於孩子說的模糊的詞語,可以溫和地讓孩子多說幾遍,並且你可以先用標準的發音示範一次,那麼孩子也會模仿的越來越標準。

對孩子不能陪伴過少也不要干預過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時家長不要干預指使讓玩這個,玩那個,甚至還會說教孩子,說太笨了,把他跟別的小朋友比較,這樣反而會給孩子壓迫感讓孩子就閉口不言,不願交流。


家有小兒成長記


一般小BB九個月才開始對語言有所提升,差不多一歲的時候才會有所理解深一點,比如媽媽給孩子說什麼東西之類的小寶寶知道的,包括對周圍的反應都是比較靈活的,只是不會說而已,所以孩子說話比較快,和大的教育有關係的,寶爸寶媽,好好加油努力哦💪💪💪

沒事可以放一下英語過山車給小孩看,放些兒歌給孩聽,還有童話故事,那些都可以放給孩子聽,有教育性的動畫片又好看好玩又好學孩子比較喜歡。

按醫生的指定時間去體檢,孩子是否正常發育?體重方面發育方面都很重要,我記得以前的醫生給我女兒小時候開過貝特令魚肝油吃,吃眼睛挺好的,還有開鋅鈣特補鈣補鋅什麼的。

兩歲多的孩子說話慢點,我覺得屬於正常😄😄😄

祝所有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心寬容納百川


兩歲半的孩子只叫爸媽說明他語言發展是沒有問題,但這種情況還是給家長一個提醒,先探究是否營造了多彩的語言環境;再探究是否給孩子了用語言表達自我需求的機會。

在我的《嬰幼童媽媽課堂》上有一講是關於孩子語言的發展與環境關係,主要有兩點:一.和嬰幼兒說話用正常的言語,語速來和他互動,利於他語言的發育;二.遵循孩子直觀思維的特點,採用“實物演示,重複”的方式來刺激孩子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與理解,促進孩子的語言發育。

無論如何,家長只要和嬰幼兒多互動,給予溫和的語言環境刺激才是養育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