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評丨應急響應“降級”高質量發展“加碼”

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廣大幹部群眾迎難而上、擔當作為、守望相助,無論是疫情防控戰場,還是復工復產舞臺,都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以辛勞的付出換來“兩戰”的階段性成果。一系列數據表明,各地各單位精密智控舉措正取得實效,戰“疫”成效不斷鞏固。日前,浙江適時下調下調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既給“恐慌後遺症”影響下的人們吃下一顆“定心丸”,也證實了“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實踐規律。無論風吹浪打,只要堅定必勝信念,鬥爭到底,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

下調響應等級,絕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疫情防控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三返”高峰帶來人員流動加快,疫情在全球多地蔓延,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劇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統籌推進依然任重而道遠。應急響應可以因勢而“降”,但思想防線不能“松”,“兩手硬、兩戰贏”的力度不能“減”。降級不能降質,只有安全得到保障,繼續繃緊防疫這根弦,復工復產才能高質量、可持續推進。政府職能部門要更加註重疫情科學管控、精密智控,通過健康碼、大數據等技術支撐,結合網格單元化管理,守牢“中門”“小門”,做好“防輸入”和“防集聚”。企業也要依法依規拿出防疫環節的硬招實招,增強員工健康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確保疫情防控的鏈條一環都不能掉。

沒有中場休息,疫情防控戰役直接進入“下半場”。調整響應等級,意味著相關部門不僅要按照相應的標準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更要為復工復產創造高效有利的環境,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隨著防控形勢的趨穩向好,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正在有序恢復,但復工復產千頭萬緒,越是形勢有利,越要精準佈局,穩妥推進。要先人一步,佔據主動,時刻保持“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危機感,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機遇,抓復工、抓項目、抓投資,利用“窗口期”,搶佔發展先機,把握倒逼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

成長、開篇是春天的主旋律,在歷經寒冬的磨鍊後,萬物復甦,帶來勃勃生機和美好希望。我們要主動適應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形勢,繼續發揚頑強鬥爭的英勇作風,鞏固防控成果,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在大戰中經受考驗,在大考中取得高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