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学校都没开学,为了不耽误课程,各地教育局统一安排学生上网课。为了保证网课的顺利进行,的家庭需要满足两个先决条件:网以及手机、平板或者电脑。对于家境好的同学来说,这不成问题,但对于那些贫困户或者留守儿童来说,上网课就是一个现实难题。

2月29日,河南邓州一名初三的女孩因家中贫困,需要和上高中的姐姐以及小升初的弟弟共用一个手机,因为无法按时听网课,赌气喝药。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从出生顺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孩子会对自己感受到的环境做出不同解释,相应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各有差异。

排行最大的孩子

在家里排行最大孩子的相似性是很容易预测的,我们也很容易想到形容老大的词汇,像负责任、守规矩、完美主义者、独立、专横等。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成东日家的老大成宝拉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成宝拉韩国名校首尔大学数学系大二学生,占据家里最好的资源,买什么就是一句话的事。性情暴躁,是家里的小霸王,常常欺负打骂妹妹弟弟,就连邻居孩子都怕她,是个说一不二的主。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在成宝拉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现实中老大的影子,他们仗着年龄、经验等优势,对待弟弟妹妹很专横,也能占据家里比较好的资源。同样的他们责任感很强,成宝拉为了让父母放心会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在柳东龙离家出走后,会带着妹妹和她的小伙伴去接柳东龙回家。

虽说并不是所有的老大的性格特征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这么多的相似点,试着去推论一下河南服药女孩事件中,女孩姐姐的一些性格特点,类似于专横、循规蹈矩等,在手机使用中,肯定会利用自身优势,来占据一大半的使用权。

排行最小的孩子

说到家里的老小,很多人都能想到一个词:娇惯。是的,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老小能受到父母格外多的偏爱,也能享受被姐姐、哥哥宠爱。排行最小的孩子,总是能享受很多特权,这就很容易能让他们错误地认为,他们是不同的,能通过操控别人为自己服务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但是,老小也会在父母的偏爱和哥哥姐姐的怨恨中感到困惑,变得敏感。在《请回答,1988》中成余晖在别人都没有察觉出异样的时候,敏感的察觉到姐姐成宝拉和成善宇的暧昧,以及德善和崔泽的的粉红色气氛。

在回到河南服药女孩事件中,作为普遍重男轻女的家庭,小升初的弟弟,不仅是老小,还是男孩,双重优势下,他会受到父母更多的偏爱,在手机的使用权中,弟弟占据很大的话语权。

排行中间的孩子

夹在老大和老小中间的孩子常常会受到挤压,他们既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有老小的好处,无力抗争下,他们需要靠与兄弟姐妹的不同,来展现自己的价值,“社交蝴蝶”或者“含羞草”便是他们性格的外显。

在《请回答,1988》成东日的3个孩子中,排行中间的成德善无疑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她的需求永远排在姐姐、弟弟后面。德善和宝拉都需要一双鞋,如果钱只能买一双鞋的话,买的永远是宝拉的。记得有一集,家里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父母首先想到的是把宝拉和余晖拖到门外,等到一家人都在门外休息的时候,才想起来家里少了一个人,一氧化碳中毒时,谁都没有想到德善如何了。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再回到河南服药女孩事件,14岁的女孩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强,无法抗争姐姐、弟弟,又受到老师的批评,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压力很容易让其一时想不开。

在孩子竞争激烈的家庭中,很多父母可能意识不到,是自己的言行营造了这种竞争的家庭氛围。

现在2胎放开,很多家庭都有2个孩子,为了避免孩子间出现竞争,父母应该如何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呢?

利用出生顺序知识营造合作的家庭氛围

1、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公平,有助于营造合作的家庭氛围

一个家庭的家庭氛围的是由父母决定的,而家庭氛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竞争关系。

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面访中,简▪尼尔森遇见一位女士,她有一个大她18个月的姐姐。最开始简▪尼尔森猜测,她们姐妹俩的性格应该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没想到,简▪尼尔森猜错了,她们很相像。

当她们谈到女士的父母时,简▪尼尔森猜测说,她们一定很相爱、互相合作,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彼此认同,孩子都觉得父母很爱她们,对她们也很公平。

简▪尼尔森的猜测没错。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通常来说,同性别、年龄很接近的孩子,性格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第一个孩子还需要关爱的时候,父母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更小的孩子身上,为了吸引父母的目光,孩子间就会出现的竞争,这也是他们性格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孩子对事物的理解,不是基于事实,而是他们的所见,他们对环境做出了什么解释,就会做出相应的言行。

为了消减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的竞争影响,就需要父母一视同仁的对待孩子,不能因为一个孩子小,需要更多照顾就忽视另一个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间的矛盾,大人不能自己拍板,要和孩子商量给出彼此都满意的处理意见,对于孩子不能理解的事情,要多和孩子沟通、讨论,不能强硬的让孩子让大人的意见来。

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公平和爱,有助于营造一种合作的家庭氛围。

2、运用出生顺序知识鼓励孩子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营造合作的家庭氛围除了需要父母一视同仁外,还需要父母运用出生顺序知识鼓励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以为的鼓励,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失望的态度,例如“你只要努力就能考的更好”、“你只要认真点就不会做错了”。

如果这么对老大说,那追求完美的特性很可能会让他们更紧张不安,如果是考前父母这么对他们说,他们很可能考不好;

如果这么对排行中间的孩子说,那他们的错误观念很可能会觉得,不论自己多努力,都不如已经考第一的兄弟姐妹优秀,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

如果对老小这么说,他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习惯了别人帮自己安排好一切。

那什么样的表达才是对孩子正确的鼓励呢?

关注细节、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概念。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排行老大的孩子责任感太强,父母需要适时地松弦,不要去告诉孩子,类似“你是老大,要让着弟弟妹妹”、“你是老大,家里以后就靠你了”这类的话。

排行中间的孩子是“含羞草”,父母就需要适时地给孩子关注以及表现的机会。

排行最小的孩子缺少责任感,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让孩子从小自己穿衣、吃饭、帮忙做家务都是很好的选择。

初三女生没手机上网课的解决办法

女生家庭贫困,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父亲左腿有残疾,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补鞋维生。虽然有贫困补贴,但也只能勉强糊口。没有多余的钱买手机,也就没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手机上网课。在没有外界金钱资助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怎么做哪?

我们先来看一下,女生家里三个孩子的组成:上高中的姐姐、上初三的女生,以及小升初的弟弟。学生的网课一般有两种途径:直播和录播。

女孩因没手机上网课服药自杀,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忽视

我们先来说一下直播的情况怎么解决:

三个孩子都是直播的话,可以让三个孩子都去相熟的同学家询问是否可以一起学习,有很大几率能找到愿意一起学习的同学。如果三个孩子都找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如果有两个孩子找到了,家里还有一台手机,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哪怕是最坏的情况,三个孩子都找不到可以和他们分享手机的同学,父母可以让上高中的姐姐上网课,上网课的时候弟弟妹妹自己预习,等姐姐学完了,可以让上高中的姐姐教上初三的妹妹,上初三的妹妹教上小学的弟弟,或者也可以找其他同学教。这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让姐姐用和偏心没关系,因为姐姐的课程谁都不会,但是弟弟妹妹的,姐姐可以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无奈之选。

如果是录播:

如果是录播的话,更好解决,录播什么时间看都可以,只需要三个孩子协商好各自看视频学习的时间就可以了。

在家庭中,很多父母都在无意识中用出生顺序培养孩子的性格,但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公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只要这样才会兄友弟恭、姐妹和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