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後,英國統治期間所建的軍工生產設施基本上都在印度境內,巴基斯坦幾乎沒有軍事工業。50年代初,巴基斯坦接受英國的軍援,軍事裝備和軍事指揮大都在英國人控制之下。1953年在英國皇家兵工廠顧問牛頓•布思的指導下建立了巴基斯坦軍械廠,生產一些輕武器和彈藥,產量十分有限。到60年代末,輕武器與彈藥生產已能自給自足。武器禁運的深刻教訓,財政收支的捉襟見肘,政治因素的各種制約,都促使巴基斯坦選擇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軍事工業發展途徑--滿足基本需求,追求自力更生。

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巴基斯坦軍工廠

巴基斯坦軍械廠(POF)位於瓦赫,是一家擁有14家分廠和6家子公司的大型工業複合體,僱員超過3萬名。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三軍生產了70多種主要產品和軍用部件,該廠正在應用現代化的尖端製造技術,例如機器人、CNC機械、微型處理控制程序、自動化工藝等等。該廠已成為巴基斯坦最大的兵器產品製造商和最大的出口商。該廠的主要產品是:G3突擊步槍、MG1A3通用機槍、MP-5A2半衝鋒槍、12.7毫米重機槍及其彈藥和各種火炸藥、迫擊炮彈藥,以及火炮防空炮、坦克、反坦克武器、炸彈、手榴彈、地雷、煙火彈、信號裝置等。該廠最初的產品採用英國方式和標準,很快又引進了美國的產品和標準,接著又引進了德國和中國的產品和標準。

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90年代後期,巴基斯坦軍械廠按照北約和其它國際承認的標準進行生產。多方面技術的結合使巴基斯坦軍械廠發展^成在工藝和質量上都具有高標準的企業。1971年,塔克西拉(Taxila)重型工業公司(HIT)在外國的技術支援下,設計了一項重要改造計劃(P-7 1 1),重新裝配T-5 9坦克。80年代,該公司由塔克西拉重型工業公司重新改組而成。1998年,該公司擁有的僱員超過7000名。其軍、民品生產比例為30:70。該公司生產設施先進,並附設工程支援廠,主要進行T型坦克的改造、變形和翻新工程。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翻新的坦克超過了1545輛,改進的坦克發動機超過3225臺,改造的裝甲人員輸送車也超過223輛。在生產能力方面,該廠從1988年開始,至今已生產了近5 0 0輛現役的裝甲人員輸送車、T-69改型坦克、裝甲搶救車、T-85坦克,並且正在生產哈里德主戰坦克。

核工業

巴基斯坦是一個低收入低能耗的國家。國內可利用的能源資源十分貧乏,沒有充足的水力資源用於發電,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不多,煤礦資源少,而且又多為低品位劣質煤。因此,巴基斯坦人均年消耗能量僅相當於1.5加侖石油,這比所有發展中國家平均數的一半還少,約是世界平均數的八分之一,僅為美國的六十分之一,因此,核工業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發展核動力,利用核電來解決能源嚴重不足問題。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PAEC)於1972年建成一座13.7萬千瓦的卡拉奇重水堆核電站,至今已安全運行了30年之久。但巴基斯坦是一個經濟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核工業的開發較大程度上受到經濟力量的限制,自第一座核電站建成之後,核電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

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隨著工業、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加之社會其他經濟的增長,使巴基斯坦對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特別是對電力的需求量更為突出。由乾電力不足,已使巴基斯坦的經濟和生產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為扭轉這種局面,加快核電開發步伐,巴基斯坦採取國家重點投資、重點抓研究的方針,計劃今後大力發展核電,充分利用核能來解決能源的不足。計劃建造的核電站以輕水堆為主。第一座輕水堆核電站已選址在恰什馬。在大力開發核電的同時,努力建立自主的核燃料循環系統,以實現核燃料自給的目的,並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核工業體系。

繼印度1974年5月核試驗之後,巴基斯坦為與印度相抗衡,也著手實施發展核武器的計劃,為研製與試驗核彈創造條件。巴基斯坦也是人們一直認為雖未宣佈但實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在印度進行核試驗後,為了與印度進行對抗,巴基斯坦也在1998年5月28日和30日共進行了6次核試驗。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設在拉合爾的礦業中心在該地區建立的中間規模鈾加工廠是巴基斯坦建立核燃料鈈工業的開始,此後在德拉加齊汗省建有一個鈾礦加工廠,生產能力為30噸鈾/年。

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另外,為了擴大鈾的生產,巴基斯坦在尼日爾投資718萬美元開展探鈾的活動。巴基斯坦有一個轉化工廠,位於德拉加齊汗省,生產能力為200噸UF6/年。另有一個元件製造廠,其生產能力為24噸天然鈾元件/年。+還有一個規模很小的鋯-4包殼生產廠。1984年開始運行卡塔胡離心濃縮廠。它的離心機基幹歐洲鈾離心工廠的G1和G2機器的設計。工廠有3000臺離心機,年分離功能力為9000到15000公斤分離功,毎年能生產55-95公斤高濃縮鈾。該廠除生產髙濃鈾外,可能還生產核武器級的鈾芯。除了卡塔胡離心工廠外,巴基斯坦還有兩個鈾濃縮裝置,一個位於戈爾拉,另一個位於錫哈拉。前者主要用於試驗先進離心機,後者主要用來培訓幹部。另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報道,卡塔胡離心工廠的規模可能擴大到14000臺離心機。

據西方一般估計,到1991年巴基斯坦已生產了武器級鈾約130-220公斤,大約可生產10枚核彈頭。但是有消息說,1990年總理貝_布托下令停止武器級鈾生產後,實際上巴基斯坦在1992年已恢復了武器級鈾的生產。如果按3000臺離心機生產規模計算,每臺的年分離能力為5公斤分離功,工廠每年可生產約75斤的武器級鈾。到1995年巴基斯坦武器級鈾的庫存可能已達到430-520公斤,足以製造20-25枚核彈頭。

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從無到有,並且可以製造核武器

巴基斯坦研製核武器走的是鈾路線。根據西方專家分析,從印巴的核試驗來看,顯然印度已經掌握了氫彈的製造技術,而巴基斯坦還沒有掌握。印度核試驗爆炸威力大幹巴基斯坦,這說明印度確實爆炸了含熱核材料的核裝置。但是巴基斯坦走的是鈾路線,比鈈路線具有易擴大規模生產的優點,在短時間內,巴的武器級鈾生產能力就可擴大一倍,因此可以生產更多的核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