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挖好了,才能水到渠成

有一次,武則天賞賜給太平公主的寶物不翼而飛,武則天知道後,認為有損她的顏面,立即召來洛州長史,詔令他九日內破案。

洛州長史束手無策,派人找來神探蘇無名,請他幫忙。

蘇無名聽完後,要求面見聖上,稱他自會破案,但有個要求:不能做時間上的限制。

武則天應允了他的要求。蘇無名奉旨接辦御案之後,沒有動靜,一晃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年一度的寒食節來臨了,這天,蘇無名吩咐,所有破案人員全部改裝為尋常百姓,分頭前往洛州的東、北二門附近查案。無論哪一組,凡是遇見胡人身穿孝服,出門往北邙山哭喪的隊伍,必須立即派人跟蹤盯上,不得打草驚蛇,只需派人回衙報告即可。

這邊蘇無名剛剛坐定,就見一個遊徼趕了回來。他告訴蘇無名,已經偵得一夥胡人,此刻已在北邙山。蘇無名聽後,立即與來人趕往北邙山墳場。到達之後,蘇無名詢問盯梢的吏卒:“胡人進了墳場之後表現如何?”吏卒回報說:“一切如大人所料,這夥胡人身著孝服,來到一座新墳前奠祭,但他們的哭聲沒有哀慟之情,燒些紙錢之後,即環繞著新墳察看,看後似乎又相互對視而笑。”蘇無名聽到這裡,說道:“竊賊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致哀的胡人,同時打開新墳,揭棺驗看。檢點對勘之後,證實這些正是太平公主一個月前所失的寶物。蘇無名一舉偵破太平公主的失竊大案,震動了神都洛陽。武則天下旨再次召見蘇無名,問他是如何斷出此案的。蘇無名應召進殿,答道:“臣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神謀妙計,來神都彙報工作的途中,曾在城郊邂逅了這批胡人。憑藉臣下多年辦案的經驗,即斷定他們是竊賊,只是一時還不知他們下葬埋藏的地點,只得放長線釣大魚,耐心等待。寒食節一到,依民俗,人們是要到墓地祭掃的。我料定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贓物的胡盜,必定會趁這個機會出城取贓,然後藉機席捲寶物逃走,因此臣下遣人便裝跟蹤,摸清他們埋下寶物的地點。他們奠祭時不見悲切之情,說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們巡視新墳相視而笑,說明他們看到新墳未被人發覺,為寶物仍在墳中而高興。”

蘇無名繼續說道:“假如此案依陛下九天之限,因風聲太緊,竊賊們狗急跳牆,輕則取寶逃亡,重則毀寶藏身。官府不急於緝盜,欲擒故縱,盜賊認為事態平緩,就會暫時將棺中寶物放在那裡。只要寶物依然還在神都近郊,我破案捕盜就易如囊中取物!”

解決事情如此,揣摩人心也是同樣。

唐代京城長安有位竇公,聰明伶俐,極善理財,卻財力綿薄,難以施展賺錢本領,只好另想辦法。

他在京城中四處逛蕩,某日來到郊外,卻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遠處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顯要官宦的外宅。他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只見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零亂骯髒。竇公便向宅主請求買下那塊水塘,宅主覺得那是塊不中用的閒池,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又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玫瑰。第二年春,那位顯要官宦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到後花園一看,很是眼饞。竇公知道魚兒上鉤了,立即將此地奉送。

宦官非常感激,這樣一來,兩人成了朋友。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加照應。”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江南幾個州縣,因為有官府撐腰,不幾年便賺了大錢。

急於求成,反而難成,既慧眼識“魚”,又有耐心,有節奏地反覆松線、緊線,把工夫給做足了,不愁“魚”不上鉤。此法妙處在於:網已做好,絕不打草驚蛇,只是靜等“魚”上鉤,再一網打盡。

溝挖好了,才能水到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