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日本導演北野武的作品,有很強的北野武式風格,一貫堅持暴力美學,乾淨利落又不動聲色,用一種幽默的筆調講述平凡的故事。他以冷眼看世界,也照應出每個人的不同世界,電影《花火》便是如此。

《花火》由北野武自導自演,在 1997 年上映後,獲得第 54 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及眾多大獎。即使在上映多年後,這部電影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北野武式集大成之作。

北野武在其中飾演的是一名冷峻寡言的刑警西佳敬,他幾年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後來妻子又罹患白血病,時日無多。面對警局搭檔的癱瘓,同事的喪生,以及黑幫的追債,最後他選擇做一件冒險的事,之後陪妻子走上一段沒有歸途的旅行。

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花火》片名原文為《HANA-BI》,HANA是日語的花。 BI是火。這部電影用美麗的鮮花和燃燒的火焰來象徵愛與暴力,表現生與死的永恆主題。在影片中有一幕,西佳敬陪著妻子放煙火,煙花在夜空絢爛綻放,轉瞬即逝,似乎在述說著她們的命運。

影片中的臺詞非常少,男主只有幾十句,女主角幾乎沒有,有好些地方甚至是靜音。卻也正是這樣的表現方式,讓這部電影達到了絕佳的效果。今天本文就從電影的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這三個角度,來欣賞一下這部作品的藝術魅力。

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01. 表現手法:極富表現力的蒙太奇手法,交叉畫面剪輯,帶動視覺與想象

《花火》這部電影的剪輯非常巧妙,特別是進行到後半部分的時候,蒙太奇的手法愈加鮮明。每當這樣的場景交疊呈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似乎是導演的刻意為之,以衝擊我們的視覺,帶動我們的想象。

比如影片中西佳敬與妻子在旅途中的許多畫面,都會與西佳敬癱瘓的前搭檔堀部的繪畫作品重疊在一起,不同地點、不同景物的重合,將普通的內容賦予了嶄新的意義。導演不厭其煩的使用這種表現手法,在我看來,有以下幾種含義。

① 使畫面的銜接產生新的意義

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指出:“上一個鏡頭一經連接,原來潛在於各個鏡頭裡的異常豐富的含義便像電火花似的發射出來。”這種“電火花”似的東西,就是指單個鏡頭所潛在而人們並沒有察覺的東西,一定要在鏡頭的“組接”之後,才能讓人們產生一種新的,特殊的想象。

《花火》中諸多鏡頭的組合,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相關的聯想,而這聯想正是鏡頭的銜接所產生的新的意義,從而大大豐富了電影所呈現的主題,並增強了對觀眾的感染力。

在我看來,這種刻意為之,不僅是一種技巧,也是對導演內心思想的一種傳達。

②現實與夢想、過去與現在的重組

影片中,西佳敬的前搭檔堀部,在一次任務中嚴重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只能與輪椅為伴。隨後他被妻女拋棄,只能孤獨無助地生活在海邊的一所房子裡。直到某一天,他開始拿起筆畫畫。

至於西佳敬,則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掙扎後,搶了銀行,帶著妻子走上一條沒有迴歸的旅行。但是,這可能是他們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前者的畫,有著許多對過去的回憶,他畫的既是現實,也是對過去的緬懷;後者的旅程,則是他們在當下對自己夢想的實現。

在我看來,導演將兩者交織在一起,更多的是說明,沒有一個人會一直處於現在或過去,也沒有人能夠一直活在夢想或者現實中。生活的多種狀態,其實是交疊在一起的,一個人所經歷的,必然是多種狀態的組合。

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02. 人物塑造:將人物置於多重關係之中,從不同關係的反應彰顯主角的性格

在《花火》中,二元對立的主題有很多,比如個體與社會、美好與暴力、生存與死亡。當這一切被這個叫西佳敬的男人打破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人的形象便愈加鮮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所以我認為在這種虛構的情節下,導演哪怕只針對一個人物進行主要的描繪,但他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那麼他具體是怎麼塑造出這樣的人物形象呢?其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① 將人物置於重大的矛盾中,從人物的不同選擇呈現其思想

影片中營造了非常多的重大矛盾,比如西佳敬的搭檔因為好心讓其去看望生病的妻子,卻在獨自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受傷,導致下身癱瘓,終被妻女拋棄;比如在一次逮捕行動中,因為西佳敬處理失當,導致同事田中喪生。

這些都是與主角西佳敬有關的,且無法抹去的痕跡,在這裡,對於前者,他的表現是安慰老友堀部,從他無意的言語中得知他想畫畫時,通過一些手段,為他買好畫畫的顏料。對於後者,他是引咎辭職,並想辦法供養同事的寡妻。

從以上的行為中便不難看出,西佳敬不僅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也是一個責任感極強的人。他表面上看似平淡,但是心中所受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通過這種方式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會更加深刻的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② 花與火,美好與暴力的相互衝突,彰顯其溫柔又冷酷的一面

對於主角西佳敬來說,他生活中的最美好,就是他的妻子。但是生活的重壓一再向他襲來,不僅失去了孩子,妻子又罹患白血病,時日無多。

在這種時候,他的選擇非常的暴力,先是借高利貸為妻子治病,後是搶劫銀行還清債務,對朋友盡了自己的義務之後,他與妻子走上一條沒有歸途的旅程。

在這一路,他與妻子過著簡單而溫馨的日子,一起放煙花,一起釣魚,一起看雪。如同神仙眷侶一般,美好得讓人難以置信。但是另外一邊,他一直被黑幫的人追趕,他用非常暴力的方式解決掉這些麻煩後,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繼續與妻子相守著最後的時光。

在我看來,導演將兩種不同的性格放在一個人身上,這種刻意的對比反而使人物形象越加鮮明;他越是對妻子溫柔,便顯得對黑幫的人越不近人情,反之亦然。一種是對家人的守護,另一種是對惡的暴力抗爭,在同一個人身上兩相對比,才會表現得如此精彩。

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03. 主題呈現:基於愛與暴力,生與死的主題,談談對現實的思考

這部影片的整體色調是略微壓抑的藍調,但是在陰鬱的同時,還多少帶了一些童話的色彩。雖然結局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灰色的,但是這樣的結局很令人震撼,震撼的同時還會讓觀眾放下懸著的那顆心。

導演幾乎處處都設置了一些懸念,通過這些懸念,可以引發無限的思考。下面就結合作品的主題,來談談對現實的思考。

① 真正的生活是美好與殘酷並存的

在電影《花火》中,既有美好的二人世界,也有令人絕望的現實壓力。導演將最美好與最殘酷的現實統統擺在我們面前,其實不過是展現了生活最本質的模樣。

有很多事情無法避免,但是更多時候,我們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當生活的美好發生時,我們敞開懷抱去迎接;當殘酷冷漠地走來時,也坦然的面對。這或許是我們可以做的最好選擇。

所以,既然生活的本質就是如此,那麼我們就不必糾結更多,一往無前的迎接上去便是。

②人需要有為人的底線和敢於掙脫命運的勇氣

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西佳敬一樣,他不管遇到多麼難以排解的事情,絕對不會傷害無辜。他的暴力,只會用在黑幫的那些人身上,那便是他的底線。

《花火》的最後,一個女孩在放風箏,但是怎麼也飛不起來。後來她換了一個風箏,戲劇性的是,翅膀被西佳敬攥在手裡,身體跟著小女孩的線走了,很明顯,沒有翅膀的風箏是飛不起來的。

有些人好比失去了翅膀的風箏,命運早已註定,但是他選擇掙脫自己的命運。

電影結尾那兩聲意味悠長的槍聲,似乎就是掙脫命運的吶喊。那時候,他們的人生如絢爛的花火,美好過後,便消逝於這個世界之中。但是他們美好過,勇敢過,從不曾後悔過。

我認為,這便是導演在隱隱地告訴我們的真相。人生如花火,轉瞬即逝,但是你選擇了什麼,該如何選擇,電影中的一幕幕,便是指引。

③ 人需要情感寄託,使自己做的事變得有意義,有價值

對於西佳敬來說,家庭便是他的全部情感寄託。在影片中,凡是西佳敬與妻子在一起的畫面,基本上都是溫馨美好的,他將外界一切不好的事情都切斷,讓妻子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保持著一份美好。

透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因為情,才讓一個這麼冷峻寡言的男人有了柔情。使他在遭受一系列的打擊時,還能夠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所以,情感寄託,不管是對誰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可能會成為一個人的軟肋,也能成為一個人的盔甲,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讓他們做的事情因此有了意義。

從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欣賞劇情電影《花火》的獨特魅力

綜上所述,《花火》這部電影沉重與溫馨並存,不管是人物塑造還是主題呈現,都通過導演的獨特技巧,超高的表現方式,將其賦予了重要的意義,引人深思。

十幾年前的電影,至今看來仍然令人震撼。面對不宣自明,即將到來的死亡,也許每個觀影者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悲傷,但當看到西佳敬的妻子如天使般的笑顏時,悲傷中便也有了一絲溫暖。

這些溫暖就是生命之花,生命之火,儘管短暫,但是絢爛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