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

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院党委高度重视,由党委工作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联合行动,共同聚焦育人职责和使命,对“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组织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具体安排。当天下午,我院一万余名师生齐聚屏幕前,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准时收看了直播。

福建水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

本次“思政大课”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四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炳林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冯秀军四位教授分别以“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役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题为主题,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并讲述了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福建水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

通过学习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并在线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畅谈自身战“疫”的感想及对本次思政大课的体会与理解。冯秀军教授讲述的董振堂同志的故事令机电1831班的黄毅航同学非常感动,他感慨地说:“这是14亿中国人一起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保持素养,学习专业技能,在能为国家出力的时候帮助国家才是对国家最好的援助,我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厚植爱国情怀,将这场突发疫情的经验感受转化为人生的宝贵精神资源,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福建水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

“这是一堂思政大课,不但是给学生上,也让思政课教师受益良多,大大激发了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盛文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当下最紧迫的大事,思政课教师积极挖掘抗疫过程中的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各种教育元素,努力联通社会大课堂和教学小课堂,有情、有理、有据地讲好抗击疫情故事,将抗击疫情中表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及时传递给学生”。

福建水院万名师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堂

短短90分钟的“思政大课”贯通了人类史、中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融汇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知识,它旨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磨难中奋起,赢得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次次伟大斗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