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傳統文化中,梅以高潔堅強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被世人欣賞,被詩人詠頌。

被時節留戀,冬臨之至,就會冒出頭,與雪並齊。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予梅幾分清白,梅回以些許清香。

分則各自清冷,合則豔冠冬日。


踏雪,尋梅。


賞雪本就是古時文人休閒雅事之一,雪上寒梅,枝上皓雪,更能增添賞雪之美妙逸景,更有些耐人尋味的內涵。


“園林盡搖落,冰雪獨相宜。”

清白瑞雪,枝頭素梅,惹得文人揮毫潑墨,詩性大發,踏雪遍尋,希冀能留住眼前之美。


踏雪,尋梅。


白雪瀌瀌,梅花點點。

梅與雪的美妙意境——“踏雪尋梅”的典故,世人總津津樂道,口口相傳。

據張岱《夜航船》裡記載,相傳唐代詩人孟浩然酷愛梅花,情懷曠達,長期隱居鹿門山,常在風雪中騎驢踏雪尋梅,曰:“吾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背上。”


雪中一老翁,騎驢過灞橋,探手摺梅花。

騎驢奔走,踏雪尋梅。

其景緻清奇動人,佈滿了詩人的清歡與真趣。


踏雪,尋梅。

《三國》裡劉關張三顧茅廬時有一節文字,也是寫這踏雪尋梅:“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無數里”,不久就只見“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裝”。

大雪忽然從天而降,裝點江山一派素裹銀妝。

只見——


“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

詩曰:‘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宇宙。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踏雪,尋梅。

《紅樓夢》裡就有一回寫寶玉與眾姊妹踏雪尋梅的故事。

大雪後,天地成了一片琉璃世界。

妙玉門前櫳翠庵中有十數株紅梅如胭脂一般,應著雪色,分外顯得精神。

眾姊妹都換上避雪之衣,前往蘆雪庵炙烤鹿肉賞雪。

眾人一邊說笑的吃著肉,一邊錦心繡口的作著詩。

互賞時說寶玉聯的詩不好,寶玉便去櫳翠庵折梅代罰。寶玉取來了花吐胭脂,香欺蘭惠的紅梅,並作詩一首《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 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 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 衣上猶沾佛院苔。』

這一番踏雪尋梅之景,熱鬧雅緻又有趣。

大概是大觀園中寶玉和姊妹們最為開心的一段好時光。


踏雪,尋梅。

雪花潔淨,纖塵不染。

梅花孤傲,不畏嚴寒。

雅興自古不可多得,古人踏雪尋梅之逸興,外現秀美,內含詩意。

這份雅興留與今日,也值得細細尋味。


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