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传统文化中,梅以高洁坚强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被世人欣赏,被诗人咏颂。

被时节留恋,冬临之至,就会冒出头,与雪并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予梅几分清白,梅回以些许清香。

分则各自清冷,合则艳冠冬日。


踏雪,寻梅。


赏雪本就是古时文人休闲雅事之一,雪上寒梅,枝上皓雪,更能增添赏雪之美妙逸景,更有些耐人寻味的内涵。


“园林尽摇落,冰雪独相宜。”

清白瑞雪,枝头素梅,惹得文人挥毫泼墨,诗性大发,踏雪遍寻,希冀能留住眼前之美。


踏雪,寻梅。


白雪瀌瀌,梅花点点。

梅与雪的美妙意境——“踏雪寻梅”的典故,世人总津津乐道,口口相传。

据张岱《夜航船》里记载,相传唐代诗人孟浩然酷爱梅花,情怀旷达,长期隐居鹿门山,常在风雪中骑驴踏雪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雪中一老翁,骑驴过灞桥,探手折梅花。

骑驴奔走,踏雪寻梅。

其景致清奇动人,布满了诗人的清欢与真趣。


踏雪,寻梅。

《三国》里刘关张三顾茅庐时有一节文字,也是写这踏雪寻梅:“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不久就只见“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装”。

大雪忽然从天而降,装点江山一派素裹银妆。

只见——


“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

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踏雪,寻梅。

《红楼梦》里就有一回写宝玉与众姊妹踏雪寻梅的故事。

大雪后,天地成了一片琉璃世界。

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应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

众姊妹都换上避雪之衣,前往芦雪庵炙烤鹿肉赏雪。

众人一边说笑的吃着肉,一边锦心绣口的作着诗。

互赏时说宝玉联的诗不好,宝玉便去栊翠庵折梅代罚。宝玉取来了花吐胭脂,香欺兰惠的红梅,并作诗一首《访妙玉乞红梅》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这一番踏雪寻梅之景,热闹雅致又有趣。

大概是大观园中宝玉和姊妹们最为开心的一段好时光。


踏雪,寻梅。

雪花洁净,纤尘不染。

梅花孤傲,不畏严寒。

雅兴自古不可多得,古人踏雪寻梅之逸兴,外现秀美,内含诗意。

这份雅兴留与今日,也值得细细寻味。


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