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經濟的商業距離:地段為王,良好的溝通效率,促成完美的生意


傳統經濟的商業距離:地段為王,良好的溝通效率,促成完美的生意


傳統商業靠的是便利、距離、地段、人流。

我先引入一個“商業距離”的概念,用以描繪如何來度量商家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李嘉誠經營房地產的金科玉律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這不僅是李嘉誠衡量一塊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的價值標準,也是所有房地產商、商戶以及普通市民的標準。不管各種地產項目怎麼宣稱自己適於投資、開店和居住,地段永遠是大家考慮的第一要素。

為什麼大家這麼在乎“地段”呢?有人會說,這是常識啊,這還用討論?讓我們以商鋪為例,看看常識背後的道理。

如果價格不是問題,那麼開店的可能都希望在北京王府井百貨或者上海的恆隆廣場有一間自己的門店。這兩個地方不管週一還是週六,無論早上還是晚上,都是人流如織。如果價格不是問題,那麼租辦公室的,總希望在最繁華的地段——地鐵、公交、開車都很方便的地方——有一間自己的高檔辦公室,不僅可以很大程度地節省出行的時間,客戶也更願意上門拜訪。

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好的地段,溝通效率更高。

喜歡購物的人,已經養成了去逛王府井或者南京西路的習慣,那裡的商業密集,每到週末,大批的女孩子以及陪著女孩子的男孩子,就會出現在這些商場或者購物中心裡,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如果你想開一家商店,那麼你希望把店開在這裡的原因是,在這裡可以更加密集地和更多的潛在客戶“見面”,雖然你得付出更高的租金。

寫字樓也一樣。因為商業密集、人群密集,交通發達,所以不管你走出去,還是你的客戶登門,都方便你和他們“見面”。

在傳統經濟領域,很多生意都是“見面”後才最後敲定的。見面才有更高的溝通效率,因為你可以親自摸一摸“衣服”的質地、看一看顏色是否喜歡、試一試是否合身。而這些,在電話裡是比較難講清楚的。

好的地段,就是在同一時間段聚集更多的潛在客戶,用見面的方式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顏色、款式、大小、對人的信任、討價還價等),提供更高的溝通效率(人流更密集,溝通更深入),促成生意。

所以,你會發現,一些專業的公司決定在哪裡開店的時候,他們會派人在那裡蹲點半個月,計算白天以及晚上、工作日以及週末的人流量,計算人流密集度,用數字化的方法,決策開店的地段。

於是,我們就有了“地段為王”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