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的商业距离:地段为王,良好的沟通效率,促成完美的生意


传统经济的商业距离:地段为王,良好的沟通效率,促成完美的生意


传统商业靠的是便利、距离、地段、人流。

我先引入一个“商业距离”的概念,用以描绘如何来度量商家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李嘉诚经营房地产的金科玉律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不仅是李嘉诚衡量一块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的价值标准,也是所有房地产商、商户以及普通市民的标准。不管各种地产项目怎么宣称自己适于投资、开店和居住,地段永远是大家考虑的第一要素。

为什么大家这么在乎“地段”呢?有人会说,这是常识啊,这还用讨论?让我们以商铺为例,看看常识背后的道理。

如果价格不是问题,那么开店的可能都希望在北京王府井百货或者上海的恒隆广场有一间自己的门店。这两个地方不管周一还是周六,无论早上还是晚上,都是人流如织。如果价格不是问题,那么租办公室的,总希望在最繁华的地段——地铁、公交、开车都很方便的地方——有一间自己的高档办公室,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出行的时间,客户也更愿意上门拜访。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好的地段,沟通效率更高。

喜欢购物的人,已经养成了去逛王府井或者南京西路的习惯,那里的商业密集,每到周末,大批的女孩子以及陪着女孩子的男孩子,就会出现在这些商场或者购物中心里,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如果你想开一家商店,那么你希望把店开在这里的原因是,在这里可以更加密集地和更多的潜在客户“见面”,虽然你得付出更高的租金。

写字楼也一样。因为商业密集、人群密集,交通发达,所以不管你走出去,还是你的客户登门,都方便你和他们“见面”。

在传统经济领域,很多生意都是“见面”后才最后敲定的。见面才有更高的沟通效率,因为你可以亲自摸一摸“衣服”的质地、看一看颜色是否喜欢、试一试是否合身。而这些,在电话里是比较难讲清楚的。

好的地段,就是在同一时间段聚集更多的潜在客户,用见面的方式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颜色、款式、大小、对人的信任、讨价还价等),提供更高的沟通效率(人流更密集,沟通更深入),促成生意。

所以,你会发现,一些专业的公司决定在哪里开店的时候,他们会派人在那里蹲点半个月,计算白天以及晚上、工作日以及周末的人流量,计算人流密集度,用数字化的方法,决策开店的地段。

于是,我们就有了“地段为王”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