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巴鐵”兄弟建了100多個微信群幫助武漢

在武漢才能靜下心來困在家裡的他想做點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在武漢工作的國際友人沒有撤離,而是選擇留下來與中國人民一起共同抗擊疫情。來自巴基斯坦的聯想工程師哈榮就是其中之一。他自稱“半個武漢人”,把武漢視為自己的第二個家。抗擊疫情期間,哈榮成為了一名志願者,負責海外捐贈物資的對接。

哈榮說,今年是他來中國的第10個年頭,目前和妻子、兒子一起居住在武漢,習慣了快節奏的北京,他發現在武漢才能靜下心來。

哈榮:“我叫哈榮努曼,老家是伊斯蘭堡,2009年來到中國。我在北京理工大學讀碩士,我的老婆和孩子也在這兒。我來的時候,好多人說武漢是二線城市,你在北京花了那麼長時間,已經習慣了一線城市的生活,可能不會喜歡在這兒。但是我來武漢以後,我很喜歡武漢。北京生活節奏很快,而武漢一直節奏慢一點.”

这位“巴铁”兄弟建了100多个微信群帮助武汉 | 我是志愿者

哈榮一家人合照

一月底,哈榮本來打算帶家人先去北京玩幾天,再去東北看雪,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所有計劃,他從新聞中看到巴基斯坦計劃捐贈大量物資,困在家裡的他也想做點什麼,於是他聯繫上了武漢當地多個志願者群,開始協助海外物資的轉運。

哈榮:“我看到這麼多國家都在為中國捐贈物資,當時聽說巴基斯坦也要派遣醫生並捐贈大量物資,我想,自己已經在這裡了,為什麼不留下來幫忙呢?一開始武漢各大醫院的物資緊缺,於是我和武漢當地的志願者們一起,先了解武漢的醫院缺什麼,再和全球各地的捐贈者們溝通,從日本、新加坡到歐洲、美洲等國家都有。之後還要幫助他們清關,做運輸的書面文件。”

成為“環球溝通大使”添加了100多個微信群

跨國公司工作多年,懂中英文,再加上母語是烏爾都語,哈榮成了當地志願者裡的“環球溝通大使”。最忙的時候,哈榮要和東西半球不同時區的捐贈方溝通,再聯絡武漢不同的受贈方,全流程溝通都需要他來參與,包括確認採購到位、確定物流路徑、辦理免稅捐贈手續等多個主要節點,每個節點都涉及大量溝通、對接工作,

從2月開始做志願者至今,哈榮的微信裡添加了100多個不同的工作群。

哈榮:“一開始我只是個普通的志願者,之後過了一週多,志願者隊讓我帶領一個小團隊,專門溝通捐贈者和受助者。現在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我這裡有100多個微信群,也就意味著我們幫助了100多個受助機構,至於我聯絡了多少家國外捐贈方?真的沒法算了,當然我不是同時和所有群溝通。”

这位“巴铁”兄弟建了100多个微信群帮助武汉 | 我是志愿者

哈榮電話溝通捐贈者和受助者

由於同時聯絡東西半球多個國家的捐贈方,哈榮即便在家工作也要從一大早做到深夜,他形容自己基本上跟著時差轉。

哈榮:“每天我能解決大概8-10個問題,但這就需要從早上八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半了。先是聯絡亞洲國家,比如日本、新加坡,再聯絡土耳其、之後是美國、加拿大……同時聯絡這麼多國家,我給自己提了個要求,今日事今日畢,完成才能上床睡覺。”

在家辦公學會很多菜最想回老家看看父母

哈榮說,他在與各大醫院對接的一個月中,也逐漸感受到,各方面越來越有序。慢慢地,武漢本地的物資缺口不再緊迫,哈榮和志願者們終於可以喘口氣。全程在家參與志願工作的哈榮和家人,廚藝見長。

哈榮:“現在求助的越來越少了,很多醫院告訴我們現在物資非常充足,不需要那麼多物資了,原來一天可能會有上千件,現在形勢好多了,我們跟著網上食譜學會了好多菜。”

这位“巴铁”兄弟建了100多个微信群帮助武汉 | 我是志愿者

哈榮在家處理工作談到複雜的工作,哈榮覺得用英文表達更流暢,但說到日常生活,他又切換回了漢語,哈榮家現在和其他普通武漢人一樣,也會參與小區團購。公司知道了他的情況,讓哈榮可以在家辦公,但是哈榮最希望的還是等疫情結束,回老家伊斯蘭堡,看看父母。

哈榮:“我們小區也有一個微信群,如果有什麼東西,我們在微信群裡跟這邊的人說一下,比如說今天要買這個菜或者肉,請幫我們買一個,然後他們就送到我們小區的門口,我們就去樓下。因為我好久沒回去過,就想在那邊花一段時間,下個月有我們的節日,所以想要去看看。”

總檯央廣記者:任夢巖

記得經常出現在地震、洪水、山火現場的“藍天救援隊”嗎?他們在武漢!

一個90後武漢姑娘的故事,她的聲音你一定要聽

在隔離點,我們是生死之交 | 我是志願者

美麗的謊言: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漢打怪獸!| 我是志願者

“我會一直像騎士一樣,守好我的家我的城”

我不能倒下,不能給武漢添麻煩 | 我是志願者

戴著N95口罩和護目鏡,第一天感覺快要窒息了 | 我是志願者

滯留恩施一個多月,我是這樣度過的 | 我是志願者

不想當英雄的理髮師不是好司機 | 我是志願者

我媽覺得我肯定找不著買菜的地兒…… | 我是志願者

待到陰霾散去,陽光明媚,影子也會自動消失… | 我是志願者

@武漢青山小學所有同學,快聽你們校長這個冬天裡的故事 | 我是志願者

“00後”大學生:沒想到能以這種方式為抗疫出一份力 | 我是志願者

司機、工程師、魚販子,我就是這麼能幹!| 我是志願者

“作為武漢人不能在家乾坐著,只要還能動就堅持做志願者,直到疫情結束” | 我是志願者

我得幫社區說說話... | 我是志願者

奶奶一邊感謝,一邊不住作揖,我們心裡都不是滋味 | 我是志願者

兩個星期,我們幫菜農賣了6000斤菜丨我是志願者

我遇到一個“小小科學家” ,他的媽媽是醫生… | 我是志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