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吃甜食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還是想吃甜食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週刊加星標!

吃甜食不好。

吃甜食易胖,易笨,會蛀牙,是對自己健康不負責任的表現。作為一個有自主意識行為的成年人,要自律,要早起早睡,要健身,要少吃脂肪少吃糖,要保持樂觀的態度…

是是是,我都知道。

但作為一個有自主意識行為的成年人,我們也知道,吃一塊黑森林或一碗楊枝甘露從來都不是為了果腹。吃甜從來都是一個有意識的自我放縱,是嘗試不去掌控一切的探索,是為了吃甜的那一瞬間,滿滿的幸福感。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01

一個秘密

“我跟你說,我有個很賤的應對(想吃)甜食的辦法。”一天晚上,一個好朋友突然悄悄發私信給我。她是一個健身小狂人,在飲食上自律到極致。“每次真的忍不住想吃甜食的時候,就悄悄走進麵包店,假裝逛一逛,試吃一口樣品然後就走。這樣既解饞,還不會因為吃太多而有負罪感。”

“不過得換著店逛,不然會被眼尖的人發現”,她追加了一句。

這意想不到的坦白,倒證實了我一直猜測的秘密:其實很多對外宣稱自己對甜食無感的人,都是嘴硬倔強的小騙子。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街角洋果子店》劇照

就拿我爸來說。這位60後,從我記事以來的第一天就聲稱從來不吃甜食。“大男人吃什麼甜的,這不是笑話麼!”每次當我把冰淇淋或巧克力塞到他嘴邊,想跟他一起分享的時候,他就這麼回覆我。

小孩子哪懂辨別,就這麼信了20多年。

直到有一年,帶他和我媽去國外旅遊。當地有一個吉拉朵(Gelato)特別正宗,我買了一份大的,進嘴才發現,馬上要去的餐廳不能帶外食。偏偏這個餐廳還火的要死,過點不候。我捧著一大碗榛果吉拉朵,看看我媽,她糖尿病不能吃。再看看我爸,腦海裡響起那句至理名言——“大男人吃什麼甜的,不是笑話麼!”

我爸卻突然發話了“吃不了我來吃吧,不要浪費。”我震驚了,把吉拉朵遞給他。他倒是也沒說什麼,就開始吃。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圖 | 攝圖網

我說,怎麼樣? 不會想吐吧。他說,這個榛子味道很正啊!不是那麼甜,沒想到這個東西還蠻好吃的。

我一下子雙眼斗大:你不是不吃甜食麼!

他這才吐露實情:其實不是不吃。小時候家裡窮,沒錢,也沒吃過甜的。長大了覺得冰淇淋巧克力都是女孩子的東西,一個大男人走在馬路上吃這個,太娘了,不想被別人說。反正也沒吃過,就說不愛吃好了。不過剛剛那個的確沒想到,真的蠻好吃的。

吃完飯,我假裝鎮定地又給他買了一個開心果做的吉拉朵,他不動神色地很快吃完了。

大騙子。

02

營養學家好討厭

“甜食的血糖負荷很高,對記憶有影響。”

“含糖食品直接和人的腰圍有關,會提高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而2型糖尿病是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在誘發原因之一。還可能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長期高糖的攝入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下降,並會對神經造成一定影響,可能導致頭痛,失眠等。”

在吃甜食這個點上,我一直很討厭營養學家。

要是真能把一生活成高度自律的模樣,也算是活出完美的價值。最怕的是道理都懂,但拒絕很難,一邊受著靈魂的折磨,一邊滿足口中的慾望,活生生讓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焦慮和不安情緒,何必呢?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與其這樣,不如坦然接受偶爾吃糖的慾望。要知道,糖最初之所以可以成為全世界人民如此日常的必需品,也正是因為它可以讓很苦的日子,稍稍甜一些

18世紀中期,從中國漂洋過海的茶在英國成了貧富皆飲的習慣。在那之前,最成功的殖民產物是糖。日不落帝國本國不產糖,是通過殖民巴巴多斯和牙買加,才讓糖成了日常用品。雖說殖民後,糖已經便宜得飛入尋常百姓家,百姓卻沒養成吃糖的習慣。直到茶的出現。

茶很苦,不好喝,但勞作時間長的農民,等到能歇下來吃口飯,飯早就冷了。茶作為風靡全英國的飲料,需要用熱水沖泡。這一口熱茶下肚,冷飯也能吃出暖暖的感覺,比啤酒好。但茶太苦了,怎麼辦?加糖。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從那以後,糖才真正成了貧富老少的日常生活:日子太冷,茶太苦,來口糖,舒緩舒緩。

03

一口幸福

吃甜食時,我喜歡一個人。

如果最近很忙,需要高度用腦,同時處理很多事,我就會把吃甜食當作目標完成的獎勵。待處理完所有事情,便不帶電腦,手機靜音,找一家本地評價不錯的甜品店吃甜食。

我很大俗,尤其是累到要死的時候,只愛吃奶油慕斯巧克力,插上一朵耀眼的紅草莓,當是自己頑強不屈鬥志的化身。再加一杯拿鐵,讓咖啡師畫一個大大的心,撫慰我高度緊繃的神經。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然後我會一點一點,專注而認真地吃。挖一勺,讓慕斯在舌尖慢慢地滑落,從微苦,到甜膩,到醇香。全程不用牙齒,只靠舌頭,在唇齒間四處追逐調皮的慕斯。等消失不見,再來第二口。偶爾來一口拿鐵,還會幻想自己上嘴唇長了一層白白的鬍子的樣子。

所以說,吃甜點的時候,人是傻傻的。很單純,很認真,冷不丁腦海裡冒出很多幼稚的畫面,還會邊吃邊傻笑。那是種久違的,像孩子般的狀態:沒有煩惱,沒有目的,只有此刻融化在嘴裡的甜甜。

好吃 | 道理我都懂,可我还是想吃甜食

《街角洋果子店》劇照

一生很短,一日卻很長。成年人都明白,生活不會永遠彩虹陽光,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漫長一天的某一個時刻,讓肩上的擔子稍微輕那麼一點點。吃上一口巧克力慕斯,忘記自己,忘記身份,等所有的甜都融化在心胃裡,再披上鎧甲,重新上路。

大家都在看

  • 寧澤濤退役:“亞洲飛魚”告別泳池

  • 起訴美國政府,華為的勝算有多大?

  • 父親六十

  • 每天跑步就勵志了嗎?小心“運動上癮”

【上癮】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週刊書店,購買更多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