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這在國際上爭論很大。有質疑者認為中國已成為發達國家,但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所以當下的中國,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恆大研究院近日發佈研報,從不同角度來論證這個問題。

質疑者:中國已成為發達國家

1)證據一:中國按照 PPP 計算的 GNI 總值世界第一

2015年中國按照 PPP 計算的 GNI 總值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國際上部分國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按照 PPP 計算的 GNI 總值,2015年中國 GNI 總值19.7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因此,國際上部分國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理應承擔發達國家在國際上的責任,不應當繼續享受世貿組織給予發展中國家的特別待遇。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2)證據二:按照 PPP 計算的人均 GDP 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參考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人均 GDP 將國家分為先進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Emerging andDeveloping Economies),目前中國屬於新興經濟體國家。2017年,中國按照 PPP 計算的中國人均 GDP 達到16806.7國際元,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支持者: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

1)證據一:中國人均 GNI、GDP 僅為美國15%

世界銀行按照人均國民收入(GNI)將國家分4類,包括低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中高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2017年中國人均 GNI 為7310.28美元,僅為美國的15%,與高收入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0387.07美元。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2)證據二:中國人類發展指數(HDI)僅世界中游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每年發佈人類發展報告,計算和發佈人類發展指數(HDI)指標,對一個國家按照 PPP 計算的人均 GNI、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預期壽命進行綜合處理得出結論,指標從0-1不等,指標超過0.8即定義為發達國家。

1990-2017年,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快速提高,但是2017年中國HDI指數也僅達到0.752,世界排名86位,處於全球中游,與德國(0.936)、美國(0.934)、英國(0.922)、日本(0.909)和韓國(0.901)等發達國家比起來相差甚遠。可見,在綜合水平 HDI 衡量下,中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近年來,中國在高鐵、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在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科學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我們距離發達國家依然有較遠的距離。

科技領域成果顯著:發展迅猛,世界領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國家實力的關鍵,而獨角獸企業的誕生是科技領域成績的重要證明。從全球視角來看,美國和中國佔據超七成以上的企業,根據 CB Insight 數據統計顯示,從2011年至2018年,全球共有292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來自美國的共140家,佔47.9%;中國共84家緊隨其後,佔28.8%;其他國家合計佔比23.3%。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2000年以來,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科技期刊文章數量迅猛發展,2010年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專利申請數量第一的國家,201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科技期刊文章發表數量第一的國家。中國在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科學研發人員密度:數量領先,密度不足

科研人員密度是衡量科技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2016年我國每百萬人中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數量僅1205.7人,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473.2人,而最高的丹麥達到7514.7人,韓國和日本也分別達到7153.4人和7113.2人。富於創新精神的科研人員是經濟體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我國距離成為科技強國還有較大的距離。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高等教育入學比例:發展迅速,總量不足

高等教育院校入學比例佔總人口的比重體現了一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2017年中國高等教育入學比例僅51%,包括本科和高職院校,而韓國的高等教育入學率高達93.8%,美國、德國、日本的高等教育入學率也分別達到88.8%、68.3%和63.6%。我國傳統歷來注重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斷提高,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社會福利支出佔比:相對落後,有待加強

根據國家統計局科學研究院的數據,2008-2015年我國人均社會保障支出由1428.5元提高至5742元,社會保障總支出佔 GDP 的比重由5.9%上升至11.5%。但是,和歐洲國家相比,仍然相去甚遠。2014年,歐盟社會保障支出佔 GDP 的比重高達28.7%,人均社會保障支出7903.4歐元,按當年匯率,約為我國的13倍,即使是佔比最低的拉脫維亞,人均社會保障支出也達到1096.5歐元,社會保障總支出佔 GDP 的比重達到14.5%,遠高於我國。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衛生環境發展水平:相對較差,有待改善

中國農戶水衝式衛生馬桶使用率僅36.2%,衛生設施建設水平仍然較低。根據國家統計局2016年末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公報(第四號),全國使用水衝式衛生廁所的家庭僅8339萬戶,佔比36.2%;使用水衝式非衛生廁所的721萬戶,佔3.1%;使用衛生旱廁的2859萬戶,佔12.4%;使用普通旱廁的10639萬戶,佔46.2%;無廁所的469萬戶,佔2.0%,截至2016年,我國仍有大量居民未使用衛生馬桶,基本的衛生條件尚未得到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依然較為欠缺。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部分省份媲美髮達國家

從2017年各省人均 GDP 角度來看,地區差異較大,京滬津蘇浙閔粵七省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但絕大部分省份仍然處於中低收入國家水

平。按照2018年人均 GDP 衡量,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7個省市的人均 GDP 超過13000美元,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的下限,但與美國(5.95萬美元)、德國(4.45萬美元)、日本(3.84萬美元)等國相比依然相差甚遠。除此之外,剩下的24個省份的人均 GDP 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

當下的中國 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

恆大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我們需要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目前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距離成為發達國家還有較遠距離。從人均 GDP 角度考慮,按照目前6%的同比增速,隨後每年的增速給予0.2%的遞減,預計到2022年我國人均 GDP 水平將達到13000美元,剛剛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的下限,而2017年美德英法日等發達國家人均 GDP 均超已過30000美元。

從 HDI 角度考慮,按照目前每年0.004的增加值,預計2030年我國 HDI 水平有望達到0.8的水平線,與發達國家比肩,但美英日韓法等發達國家2017年 HDI 水平已經超過0.9,我國與他們的差距依然很大;結合科教文衛等綜合發展水平考慮,我國距離成為發達的現代化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恆大研究院在報告中建議:第一,更大力度的推動改革開放。建立更高水平的市場經濟和開放體制,降低關稅、放開投資限制、內部審查,在科技、能源、教育、衛生醫療、文化體育、金融等領域實現全面開放,充分競爭;第二,進一步補短板。雖然中國在部分領域成績斐然,但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的科研實力依然不足,應該加強對薄弱領域的資金投入、人才培養和體制改善,進一步提高綜合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