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黃氏族譜系偽造?非也,200前堂兄弟間生恨也!(一)


自貢黃氏族譜系偽造?非也,200前堂兄弟間生恨也!(一)


2019年韶關黃氏宗親會喜迎茂榮公各枝後裔,共得族譜62本,追溯往上釐清理脈時發現4本族譜出現異常,自貢支譜上把鶴山(江門)、懷集(肇慶)、高要(肇慶)三枝的支祖寫死了!而鶴山、懷集、高要三支也將自貢支祖寫死了!

這就真的是奇了怪了!一比三,若自貢黃氏的族譜非偽造的話,那麼又是誰在說假話呢?

我們先來釐清一下,四支記載相同的地方:基本上自明末大亂茂榮公舉家從湖北江夏遷至韶關至九祖顬幸公止四支記載都是相同的,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不過因為自貢一支的族譜是民國三年重新修過的,而且主修的人是一名道士(譜中原文記載為:道人郭先生),所以發現有一些增飾,如:七世端明公在鶴山譜中記載為“歲試高中”,自貢譜中卻記為“鄉試高中”,一個是秀才一個是舉人,懷集、高要二支則記為“經綸滿腹,聞達鄉里”,若是中舉人的話這等榮耀懷、高二支怎會不記呢?又有多處將無功名的祖先記上知縣、舉人等等。增飾嘛就是給祖上貼金倒也無傷大雅,總體來講支系脈絡還是很清晰的。

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了十一世六個堂兄弟上了!

九世顬幸公生二子,長子懷鳴、次子懷修。

十世獻亭公(即懷鳴)生四子:志浦、志恆、志良、志順。獻橋公(即懷修)生二子:志方、志允。

先來捋一下六兄弟與四支的關係,

志浦是懷集支譜上的十一世耀雲公;

志恆是高要支譜上的十一世耀憲公;

志良無子,過繼志順次子郊平為嗣,不過後來郊平後人又改回了志順一譜。

志順是鶴山支譜上的十一世耀辰公。

志方是自貢支譜上的十一世提堂公。

志允是自貢支譜上的十一世提元公。

志方獨孫其章夫婦早逝,其曾孫由志允長子祥安撫養後來也歸為志允一譜。

是為:懷集志浦、高要志恆、鶴山志順、自貢志允。

我們來看看他們互相怎麼寫的,懷集志浦支寫的是“志方惡敗祖產於蜀,路卒於車馬”,意思就是志方這個敗家子在四川把祖產敗光了路上出車禍死了。“志允與方同行,卒於暴病”,說志允得了暴病死了。言語之間似乎有一絲咒念。

高要志恆支寫的是“獻橋公二子,長方次允,卒於壯年”,這個似乎要溫和一些只說二人死了,言語平淡。

鶴山志順支寫的是“方,惡不聽勸,死於強志無德;允,縱兄行惡而不勸,卒於孽報”,這個讀書人看似處於中立視角找出了原因,其實還是處於自我傾斜的。

更厲害的是自貢志允支的記述,因為民國重修的緣故,還特意留用了上百字來記了他的堂兄弟們,寫志浦“……偽善而詐,佛前悖誓,七月趁圩斃於天雷,葬於劉文塘”,寫志順“言語煩碎如婦人,精於算計錢銀,常為錙銖背信義,七月被惡犬傷而不治,葬於竹基田”,寫志恆“怯弱無勇,凡事遠望,遁避於田,卒於冬鋤農事,葬於賴家沙田”。寫志良“勇而無志,與浦為惡,與順為奸,絲毫不得仍以為事,亡於七月酒,葬於襪子田”。最後志允支還煞有介事的以四人行徑寫了一大段教育後人的話。

就雙方記載來做個對比,似乎自貢一支的更為清晰,有死亡時間、死亡原因、葬於何處幾大要素,而鶴山、懷集、高要三支則語焉不詳很難讓人信服。不過仔細一看自貢一支記錄也有問題,有三人居然同在七月死去!有沒有那麼巧的事啊?而且相互言語記錄中很明顯是有仇恨的,那我們就不禁要懷疑了,是不是四支發生了什麼要相互詛咒到死而後快的事情呢?

族譜編修中常常會發現冒支現象,這個冒是假冒的冒,常常是一些小支套大宗或因為祖脈實在難以考證便攀附大家的,仔細對比的話,這兩種也容易對不上,但是對不上是對不上至少不會出現這種仇視啊,經過宗親會仔細調查,在宗親會之前粵、蜀兩方近200年沒有接觸過了,甚至雙方在召集之前都不知對方存在,盡皆以為如譜上所記,所以基本判定兩地支譜除結怨處存疑外其他均為屬實。

兩地宗支對矛盾處也是頗為疑惑,於是請求另外58本支譜共同查驗,看是否能找到一些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